anxin 发表于 2017-4-22 06:58:50

“不讨好”的舒曼 如何演出彩?

“不讨好”的舒曼 如何演出彩?

  3月10日,上海交响乐团在指挥家张国勇的执棒下,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带来了全场舒曼作品的乐季音乐会,近年来在欧洲享有盛誉的德国小提琴演奏家伊莎贝拉-福斯特的加盟更让这场音乐会备受关注。

  谈及德国作曲家舒曼,可以说无人不晓,但人们对他的肯定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其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在管弦乐领域,不消说在中国、即使是在德奥文化地区以外的欧洲各国,舒曼作品的上演率也无法和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相比。舒曼的部分管弦乐作品遭受冷遇,确有其自身的原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敢于安排全场的舒曼作品更为难得。

  如果说音乐会开场的《曼弗雷德》序曲已经让人感觉到舒曼交响作品的突出特点:主题动机繁多、和声变化丰富、戏剧冲突强烈等等,那么接下来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将这种特点全面放大,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打破了浪漫主义器乐协奏曲的“框架”。这部创作于1853年的作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命途多舛,直到尘封八十余年后才在公众面前亮相。从“演奏成本”角度考量,它确实难以得到独奏家的青睐,或许只有演出曲目覆盖了几乎所有核心曲目并仍对音乐充满好奇心和挑战欲的演奏家才愿意尝试——幸运的是福斯特正是这样一位音乐家。醉心于古乐与室内乐演奏的她拥有辨识度极高的琴音,这使第二乐章主奏小提琴与分成两个声部的大提琴组形成了醉人的呼应,到了第三乐章意趣盎然的回旋曲段落,小提琴与乐团有大量的轮奏与对话,福斯特用灵动的肢体语言与指挥交流,会心一笑间抒情动人的经过句与密集的断奏音阶“无缝衔接”,技巧扎实而不炫目,为作品带来不竭动力的同时又绝不喧宾夺主,带来了难得一见的高格调演奏。如果考虑到独奏家与乐团极为有限的排练时间,这部作品的完成度之高几乎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下半场的曲目则是大家更为熟悉的《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通过第一乐章铜管奏出的嘹亮主题来观察指挥家的审美趋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近年来一些欧洲指挥家很喜欢将开头演绎得尽量绵延和缓慢,这既能以厚重的音响使之符合人们对于“德奥”音乐的理解,又可以为其乐章尾声的加速做出足够鲜明的对比效果。但这样的处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舒曼所处的早期浪漫主义时代风格,及作曲家在初涉交响曲体裁时受莫扎特、贝多芬等前辈的影响之深,毕竟将舒曼等同于布鲁克纳是不够恰当的。张国勇选择以更为明快、果决的速度赋予音乐不竭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作品本身在逻辑上的瑕疵,弦乐更为敏锐的反应速度也与上交音乐厅相对较长的混响时间形成了完美的互补。第三乐章对于指挥与乐团的考验显然更大,舒曼在总谱上模糊的速度标记,为“双三声中部”曲式的呈现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在相对独立乐段的结构完整与下一乐段的推进间保持平衡,是十分见功力的,当晚的演奏无论是略带笨拙的三拍舞曲速度选择还是减弱的尾声和弦微妙变化,都体现出诠释者对于作品结构清晰的认识。当乐团意气风发地完成全曲后,现场观众将掌声与欢呼毫无保留地献给舞台上的演奏家。

  这场音乐会再一次证明,演绎的质量才是决定一场现场音乐会精彩与否最本质的评判标准,一味以“耳熟能详”的曲目“讨好”观众,无意间形成了自我封闭,这对于经典艺术的传播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诠释出一部作品的精髓,自然会长留于观众的耳畔心间,这一次,上交做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讨好”的舒曼 如何演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