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后 呐喊喷薄而出
彷徨之后 呐喊喷薄而出时隔四个月,2016年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三位获奖者又登上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舞台。第二名获得者谢尔盖-多加金与曼弗雷德-霍内克执棒的上海交响乐团首先于1月4日晚亮相演绎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首协奏曲可谓同类作品中的翘楚,尽管是音乐会上的常客,却叫人百听不厌。其艰深华丽的演奏技巧固然是乐迷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那些高度艺术化凝练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感人如诗的旋律、勇武催人的力量,又何尝不是人们如痴如醉之所在呢。这样一首作品,在俄罗斯小伙多加金的弓弦变幻中呈现出更富朝气与希冀的一面。
在乐队短暂而逐渐激扬的引子之后,小提琴独奏从容不迫地登场,如一缕清风扑面。多加金的音色明亮高亢却不尖锐,在乐队轻淡的应和中,气息悠长,充满暖意。在发展部最后的华彩段落中,两个主题的所有素材竞相杂糅在一起,小提琴诸多技巧轮番上阵,多加金的演奏既有释放,又有控制,既张扬又不乏内省,着实沉稳大气。与第一乐章抒情性和英雄性相互交替的音乐形象不同,第二乐章宛如一篇浪漫的美文。多加金的小提琴演奏处理得哀而不伤,质朴无华的旋律接连反复,层层递进,似铺陈着内心独白。木管组在乐章前后交相呼应的两次重奏中表现得尤为出彩。紧接着的第三乐章是全曲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浓郁的音乐色彩充满欢快节庆的画面感,多加金对技巧的掌控在辉煌的尾声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第三乐章的管乐有稍许瑕疵,但不得不说,上海交响乐团与多加金的配合颇为默契,如雷的掌声背后,军功章也该有乐团的一半。随后,多加金加演了帕格尼尼的《磨坊女主题变奏曲》,看来他是誓要将炫技进行到底。
中场休息时,观众席外出乎意料地热闹,“拉得好轻松”成为笔者从观众口中听到的高频词。轻松的背后不仅是多加金对技巧运用的纯熟、日积月累的舞台经验和合理的体力分配,更是他那份了然于心的自信。在这位不靠颜值吃饭的年轻独奏家身上有一种吸引你目光聚焦的独特魅力,这恐怕是最难能可贵之处。
上半场的成功不禁让人担心起下半场同样分量十足的柴科夫斯基《e小调第五交响曲》。多加金可以掌控好手中陪伴了二十多年的小提琴,指挥家曼弗雷德-霍内克对于相处仅有短短几天的交响乐团这把“琴”,是否也能拨弄自如呢?尤其是面对老柴这首充满创作更迭期的探索和彷徨,呈现出复杂性和矛盾性,引来诸多不同见解,各式版本精彩纷呈的作品。事实证明,曼弗雷德-霍内克不愧为演绎这部交响曲的个中好手。脱谱指挥不说,他对作品框架结构的把握也非常清晰,显然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阴郁而充满戏剧性的“命运主题”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激变、明朗色调,乐曲的推进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霍内克肢体语言丰富,时而激动得手舞足蹈,但又不觉多余。他善于激发调度每一件乐器的歌唱线条,在它们的此消彼长中凸显层次感和互动性。霍内克把第三乐章的速度处理得很快,少了些慵懒和轻巧,多了些紧张和诙谐感,乐句间的速度突变仿佛传达着内心欲言又止的情绪。第四乐章,乐队奋力掀起的光明与热情的力量如火山般喷薄而出,胜利终究降临。
无论曾经如何犹疑彷徨,相信光明和美好必定战胜一切,这是老柴窥探自己的内心发出的呐喊,也是我们从他的音乐中所感知到的力量。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