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20071231 发表于 2016-12-2 10:14:36

中国新歌声不是中国好音乐

作为音乐爱好者,《中国新歌声》我一期不落的看了。

评论说本季《中国新歌声》至今也没有话题性强的学员和传唱度广的歌曲,难言成功。

我看到灿星文化负责人为此说的一番话,我真是笑哭了。吃相那么难看,话却说得那么体面。

他说,“几乎没有一个选手一下就找到一首合适的歌,都要找二三十首歌才能够定下来,各种各样的音乐节目基本上把华语乐坛能够唱的歌全部都唱过一遍,但每年新歌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是没有办法跟上电视节目对于音乐的要求的。”

这个节目都娱乐了观众5年,每次事后,观众爽了,你收钱了,音乐人(家)呢?是,音乐行业整体不景气,可作为行业的一份子,你们的作为呢?

我说的是音乐,不是娱乐。

这些年,各类综艺节目客观上提高了观众的音乐审美水平,推广了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但是,为什么最终除了几个零敲碎打的娱乐明星,没有更多的音乐人出现,重要的是,没有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诞生?

音乐作品有两种:声乐和器乐。《中国新歌声》是声乐类节目,说白了,就是唱歌。灿星文化既然言必称原创,能不能除了形式上的“与它不同”,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原创音乐作品的推广和保护上呢。

一、没有好的词曲,选手唱什么?

地球人都知道歌有词曲,可是会知道词曲是谁写的?这个节目让我们记住词曲创作者么?没有。有没有让观众意识到词曲的重要性?没有。

早年间,你会说"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如今,你觉得呢?

港台的作词人通过媒体宣传,让我们记住了林夕、黄伟文、方文山。作曲人有谁呢?好像没记住。大陆的词曲创作者呢……哦,不好意思,别提了。

不重视词曲创作导致的一个现象是,不管是在音乐网站还是在网上搜索歌词,大部分都没有注明词曲作者。

没有认识、认可、尊重、感谢、鼓励这些词曲创作者,还能期待有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诞生么?

《中国新歌声》导师在提问环节有时会问一道问题:“你为什么选这首歌?”这本身已经说明词曲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这首歌的原唱是谁。导师为何不进一步提一下词曲创作者,评论一下词曲的创作?增加的几秒时间也许会对音乐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是的,大家都懂台前幕后各有各的位置,但偏就喜台前,耀眼风光;不喜幕后,阴暗寂寂。但是,幕后不是墓后,可以遮蔽词曲创作者的光彩,请不要埋葬他们的才华。

wd20071231 发表于 2016-12-2 10:14:55

二、一首歌,不只是歌手的演唱。

一首歌除了歌手的演唱和词曲创作,还有编曲、乐器演奏、录音、混音及制作。是,这些对歌手来说是伴奏,可是音乐人(家)不只是歌手,对吧?

来来来,说点高BIG的美国格莱美奖。大家都知道这个奖哈,但是知道这三大奖项么?

1)年度制作,获奖对象:演唱该歌曲的艺人、制作人、录音工程师以及混音师(Recordof the Year: Record of the Year is awarded for a single or for one track froman album. This award goes to the performing artist, the producer, recordingengineer, and/or mixer for that song. In this sense, "record" means aparticular recorded song, not its composition or an album of songs.)

也就是说,你们怎么能把这一首歌做的这么好?有奖。

注意,不只是歌手。

2)年度专辑,获奖对象:该专辑的艺人、制作人、录音师以及总监。(Album ofthe Year: Album of the Year is awarded for a whole album, and the award ispresented to the artist, producer, recording engineer, and mastering engineerfor that album. So, in this context, "album" means a recordedcollection of songs (a multi-track LP, CD, or download package), not theindividual songs or their compositions.)

也就是说,你们怎么能把这一张专辑做的这么好?有奖。

注意,不只是歌手。

3)年度歌曲,获奖对象:该歌曲的作词人以及作曲人(Song of the Year:Song of the Year is also awarded for a single or individual track,but the recipient of this award is the songwriter who actually wrote the lyricsand/or melodies to the song. Thus, "song" in this context means thesong as composed, not its recording.)也就是说,你(你们)怎么能把这首歌的词曲写的这么好?有奖。

注意,不是歌手。虽然表演环节还是歌手上台。

可惜,一首歌到了《中国新歌声》的节目里,就成了这首歌是谁唱的?谁唱的?谁唱的?哇,明星。哇,偶像。

《中国新歌声》也可以说是一档翻唱节目。说到翻唱,《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有记载的有史以来翻唱次数最多的歌曲是The Beatles的《Yesterday》,至今它的翻唱版本已超过了2500多种。不是换个歌手就叫翻唱,对吧?当然,你要是只听阿卡贝拉,我就服。

《中国新歌声》应该要给幕后的乐队更多的镜头(和字幕),而不是那些象征性的秀。除了歌手的声音(vocal),乐队的编曲和演奏也赋予了翻唱歌曲更多的生命力。

说说乐队的四大件吧,吉他、贝斯、键盘和鼓。我所知道的是老美早在2008年就推出一个名叫《吉他英雄》(Guitar Hero)的游戏,请注意这不是小众游戏;2014年一部电影《爆裂鼓手》(Whiplash)更是提名和获奖无数,仅奥斯卡就6项提名、2项获奖。

英国玩得更high,我还记得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伦敦8分钟",一个白发老头拿了把电吉他与歌手同台演出。Jimmy Page,摇滚乐队Led Zeppelin乐队的吉他手。

有人会说这一定是配角喽,不不,导播给了他一半的镜头;假把式喽,不不,他脚下摆了个吉他监听音箱。哦,《Guitar World》杂志公布的由读者投票选出的史上最好的100首Guitar Solo第一名就是他的,《Stairway To Heaven》。

编曲、乐器演奏、录音、混音及制作相对词曲创作而言更是幕后,幕后不等于不重要、没价值,不能无知、无视。观众可以不知不觉,一档音乐综艺节目难道还能后知后觉么?

《中国新歌声》是在迎合观众的音乐审美,还是引领呢?是在掠夺音乐产业的财富,还是创造呢?

在娱乐大行其道的今天,有必要把音乐界和娱乐界分开看看,逃跑计划乐队因为选秀节目唱红了《夜空中最亮的星》,难道以后只能吟唱《一万次悲伤》了么?

说完声乐,不得不再多说说器乐,虽然这个更小众。

器乐分为民乐和西乐。

从小就听过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瞎子阿炳的故事,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民乐的发展就只能呵呵了;摇滚盛世,何勇在中国乐势力红磡演唱会唱《钟鼓楼》的时候介绍:“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亲”,全场爆燃,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民乐的地位就只能呵呵了;有一阵子我沉迷于中阮大师刘星的音乐作品,环顾四周,也就只能呵呵了。

西乐的音乐家,大家都知道郎朗与李云迪。钢琴总是高雅的,很多做父母的本着“有用主义”,自己未必喜欢都还逼着孩子学。

但如果看到第56届格莱美颁奖盛典上郎朗与全球重金属之王Metallica乐队合作的这首歌《One》,估计很多吃瓜群众的瓜掉了一地。放心,这在西方就是主流音乐呀。

前段时间,李宗盛对乐坛放了一句狠话:“你喂消费者什么,它就变成什么。”还好还好,《中国新歌声》有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被观众听到,李志的《天空之城》,马条的《寂寞有多长》,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GALA乐队《追梦赤子心》,宋冬野的《安河桥》。不是说独立音乐就一定好,只是说要提高大众的音乐审美水平,总要做出一些改变。

《中国新歌声》作为一档音乐综艺节目是扛不起,也没有责任去扛音乐产业复兴的大旗,只是在挣得盆满钵满的时候,是不是也顺手给音乐界、音乐人(家)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你好我好大家好,作为生意人,这句话总是没错的。

这一次《中国新歌声》没有引进国外版权,采用所谓的原创模式制作节目,下一次也许就会有更好的节目内容,那一档节目就叫《The Next Great Chinese Band》吧,有演唱、有作词、有作曲、有编曲、有演奏,多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新歌声不是中国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