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一杯 发表于 2016-11-23 07:53:49

他确实是贝多芬

11月6日晚,有“稀世鬼才”之称的俄裔钢琴大师瓦莱里-阿凡纳西耶夫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了贝多芬最著名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和“热情”。本场音乐会也开启了钢琴家的首次中国巡演之旅。

  阿凡纳西耶夫是俄罗斯钢琴学派大师吉列尔斯和扎克的高足,擅长贝多芬、舒伯特等德奥古典主义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并以其对音乐和哲学的独特思考、特立独行的演奏风格闻名于世。本场音乐会最吸引人的并非显而易见的、钢琴家招牌式的慢速演奏,而是钢琴家对于和声的精妙处理。阿凡纳西耶夫在今年9月刚出版的日文新书《钢琴家谈话》中指出:“音乐就是和声,必须(在同一时空中)对所有元素进行调和。”这种对于和声的强调,在上半场的“悲怆”奏鸣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悲怆”第一乐章呈示部的副部主题,左手每个小节的全音符固定低音异常清晰,和肯普夫、巴克豪斯德奥钢琴大家的录音相比甚至有些突兀,但这样的和声处理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贝多芬音乐中的巨大张力。同样的和声处理在下半场的“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中也有很突出的体现。阿凡纳西耶夫在“热情”奏鸣曲的很多乐段中延音踏板用得很足,造成了一种前一个和弦的残响和后面旋律在同一时空中融合的奇妙听觉体验。即使在“热情”奏鸣曲末乐章最后的急板中,这种对于和声的强调也没有因为速度的加快而被削弱。

  慢速演奏也是整场音乐会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阿凡纳西耶夫曾说:“寂静是音乐的基础。”上半场“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展开部重现序奏部分动机时,钢琴家在一个和弦砸下去后,将手抽离键盘,用充足的延音踏板等待下一个和弦的到来。这种慢速处理带来的寂静,由于先前提到的对于和声的强调,并不给人老态龙钟之感。相反,慢速中前后各个音符仿佛藕断丝连般,在流转的时空中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流畅感。这种流畅感在其他以慢速演奏闻名的钢琴家的演绎中都很难找到,是属于阿凡纳西耶夫独有的一种“魔力”。

  另外,阿凡纳西耶夫的触键音色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不同于其恩师吉列尔斯那金灿灿的音色,阿凡纳西耶夫的触键果断、冰冷,让手指下的钢琴发出金属般的寒光,犹如极北之地的寒冰。上半场“月光”奏鸣曲首乐章中,这种冰冷的触键音色和慢速演奏,在钢琴家卓越的手指控制力下,完美地为听众描绘了一幅萧索与死亡的画卷,将这个原本带着葬礼进行曲风格,却被误称为“月光”的音乐的本来面目真实还原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日本文艺评论家川村二郎把阿凡纳西耶夫的演奏称为“来自冥府的声音”。听完阿凡纳西耶夫演绎的“月光”奏鸣曲后,首乐章那宛如丧钟一样的三连音固定音型,似乎真的来自地狱。

红酒一杯 发表于 2016-11-23 07:54:13

 钢琴家在数次返场致谢后加演了肖邦的一首玛祖卡舞曲,同样带着极其强烈的个人印记。虽然加演的玛祖卡活力充盈,且贴切地表达了半苦半甜的情感指向,但这位擅长德奥曲目的钢琴家只加演了一首肖邦,让人总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阿凡纳西耶夫在去年签约日本索尼唱片公司后,推出的第一张唱片取名《我是贝多芬》,意在表明对于贝多芬音乐的捍卫和对通俗流行文化的抵抗。听完整场音乐会,阿凡纳西耶夫对和声的强调、独特的慢速处理和冰冷果决的触键,让听众注意到了贝多芬音乐里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帮助听众重新认识了乐圣。不禁让人感叹:他确实是贝多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确实是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