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 发表于 2016-11-22 07:31:41

艺术相通在哪里?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两种论调截然相反、但所持理由却相同的家长。一种家长让孩子在学钢琴的同时学小提琴和葫芦丝,当老师觉得孩子学习项目太多而建议只把一件乐器学好学精一些时,家长会说“艺术是相通的,多学几件乐器没啥,孩子学几件乐器用的时间并不多,有些乐器不用怎么学就能弄得差不多了”。另一种是只逮着一件乐器使劲学,当你建议孩子去参加其它乐器的音乐会以开开眼界时,家长会说“艺术是相通的,现在把这件乐器学好了,将来再学其它乐器,不用费力很快就学会了”。

  我们平日里经常听到诸如“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艺术是相通的”这些高谈阔论,你只需追问一句,他往往答不出了——比如“艺术相通在哪里?”弄不懂没关系,但把弄不懂的东西当作金科玉律,尤其是把它当作行动指南,就显得可笑了。

  “艺术是相通的”这句话出自哪里,我不知道。“通”指的是什么,笔者也不是大家,对于艺术特征论这类宏大领域,研究甚少,但根据现实中碰到的一些情况,却也有一些看法和思考。

  那些同时学了几件乐器(当然包括同时学习舞蹈、绘画等其它艺术的情况)的孩子,据我在现实中观察,基本上每样乐器学得都不怎么样,只处于能捣鼓两下的水平,要想达到自如流畅有表现力的表达——比如登上舞台完整有感染力地露一手,基本上是不能指望的。应该说,每一样乐器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手段、艰深的技术训练、广阔的表现空间,哪怕是演奏家,谁也不敢轻易放话说,自己已经达到了一件乐器的表达极限,需要另起炉灶重新发明创造出一种新玩意来。一般来说,当演奏达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时,也就是对一件乐器的表现特征和手段有一定的掌握时,这些特征和手段可以用概括化、抽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面对钢琴音阶,一个具有良好基本功和演奏经验的演奏者,并不需要像考级的学生一样,死记硬背从某个音开始、从某个手指开始、从某个音开始换指等。在他们眼里,那只是一个音阶的概念,他们可以立刻从任何音、用任何指法,弹出一串流畅连贯的音阶来。如果需要稍加注意或者略微费神的话,也只是这个音阶并非完整的自然音阶,而是有所变形或有其它方式参与而已。当他们对这个音阶的表现手段在诸多作品中的不同运用有了丰富的体会时,他们心中对音阶的知识和经验,就是概括化和抽象化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具有非常强大而方便的迁移作用,比如迁移到小提琴的声音中去,很方便地就能理解小提琴作品中一串音阶的上行,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体验,也能很方便地理解单簧管作品中一串音阶的下行,作者大概是什么意图。如果说艺术是相通的话,这个通的基础,一定指的是对某种艺术的学习掌握,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以概括化抽象化的方式来表达和实践了。

  在自己一门艺术的学习演奏都是半生不熟没入门的状态时,又怎么可能去相通其它的门类呢?

254969084 发表于 2016-11-22 07:32:03

对于本文开始说的第二种人,以上的分析似乎对他是合适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已。以钢琴为例,与音阶同时具有迁移作用的,肯定还有半音阶、琶音、和弦等很多的方面,这些东西必然是同时发展成长的,不可能把某一项单独抽出来。就好像体育锻炼时,胳膊、腿、心、肺的能力必然是一起提升,绝不会出现右臂一举千斤、左腿站都站不稳的情况。既然此一件乐器中概括化抽象化的东西是一个整体的迁移,那么钢琴作为音乐、作为艺术之一个门类,又只是一个局部而已,局部要想达到一定高度,局部本身当然要去追求和训练,但这个局部是在整体的全面营养跟得上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发展。就像打乒乓球,当然要去训练挥拍那只手的力量与耐力,可如果没有脚法的灵活、腰部的柔韧,光去训练手臂力量是没用的。所以,要想在一件乐器的学习中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向其它众多的姊妹艺术汲取全面的营养,否则,就如同坐在椅子上只练一只手的力量一样,胳膊练得再粗,我们仍然不能说你是一个体质良好的人。通了一门艺术,进而会通其它艺术,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相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