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本帖最后由 千丝 于 2017-12-20 11:52 编辑本来就是一家人,
至亲的炎黄子孙,
聆听百年三民训,
都有一个博爱的魂。
滚滚黄河水,
她唤儿直到今;
遥遥鼓浪屿,
声声都是乡音。
回家吧,回家,
一颗依恋的心,
海峡两岸盼统一,
万水千山一往情深;
回家吧,回家,
一颗游子的心,
走到天涯难忘本,
断了的骨头连着筋;
回家吧,回家,
一颗思念的心,
血浓于水情相连,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血浓于水情相连,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QQ1530285028
点击动图查看其他作品
这个题目最好再推敲一下。 本帖最后由 千丝 于 2016-11-5 17:04 编辑
刘晋夫 发表于 2016-11-5 13:10
这个题目最好再推敲一下。
南京中华门位于明代南京城正南,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改称聚宝门为中华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北京中华门指故北京皇城的正南门,原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时期改名为中华门,在北京中轴线上,原址在正阳门北侧,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毛主席纪念堂一带。此门曾是明清两朝的国门象征,平常日子不得开启。1976年,在原址修建了毛泽东纪念堂。中华门与正阳门、天安门不同,不是城楼,而是一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
我觉得国民党两届政要都已与共产党握手言欢,海峡两岸也已在经济文化上往来频繁,中华门对世界各国都已打开,早已结束了闭关锁国之局面,更何况对同为一奶同胞的台湾呢?好像并不为过。
另外,在最初也考虑过是不是用“祖国敞开回家的门”,您看哪个更妥呢?或者您还有别的名字赐教吗?
特别感谢您细心地提出质疑,真是火眼金睛啊!祝好! 千丝 发表于 2016-11-5 14:10
南京中华门位于明代南京城正南,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改称聚宝门为中华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 ...
北京的中华门已不存在了,南京的中华门开、关都不是这个时代国门的象征,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开放,如何命题还真是得好好琢磨,琢磨。寓意很好,求精呗。 刘晋夫 发表于 2016-11-5 15:29
北京的中华门已不存在了,南京的中华门开、关都不是这个时代国门的象征,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开放,如何 ...
您说的都对,我就是觉着中华门即中华家门的简称,又与历史上的中华门谐音,比较顺口儿,用别的,一时没有更好的,您费神帮我琢磨琢磨。{:1_8:} 祖国敞开中华门——祖国和中华意思相同,作为歌来表达,咋一听却有赘述之嫌。歌毕竟主要靠演唱的声调来打动人。{:1_20:} 本帖最后由 千丝 于 2016-11-8 10:49 编辑
美一年 发表于 2016-11-6 13:53
祖国敞开中华门——祖国和中华意思相同,作为歌来表达,咋一听却有赘述之嫌。歌毕竟主要靠演唱的声调来打动 ...
非常感谢刘老师和美主编的点评,决定更换歌名,所以也对末尾段做了删改,去掉了“祖国敞开中华门”这一句,题目暂时空缺,以待各位词友们慷慨赠名,先在此谢过! 欣赏佳作!赞! 佳作,支持,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支持朋友佳作{:1_1:}{:1_1:}{:1_1:}{:1_3:} 醉朦胧 发表于 2016-11-6 16:14
欣赏佳作!赞!
感谢老师支持,尚多不足,还需努力。{:1_1:} 1540674518 发表于 2016-11-6 17:56
佳作,支持,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习作待评,还需指正,谢谢您的鼓励,遥握祝安!{:1_1:} 庄永祥 发表于 2016-11-7 10:46
支持朋友佳作
感谢老师鼓励,向您看齐,还望赐教! 欣赏老师佳作,大课题,支持{:1_1:}{:1_1:},《炎黄儿女一家亲》,《回家吧,我们的兄弟姐妹》提供的歌名一般,拙见,见笑了, 雨田 发表于 2016-11-9 18:53
欣赏老师佳作,大课题,支持,《炎黄儿女一家亲》,《回家吧,我们的兄弟姐妹》提供的歌名一 ...
真够朋友,两个名字都好,我会选一个,谢谢了!另外,别再叫老师就叫千丝同志不好吗?压得透不过气儿来!拜托! 题目二女不对头,应是儿女吧?另外炎黄有一定局限,不如中华儿女包容性好。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后代,就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后代,即炎黄子孙。 千丝 发表于 2016-11-11 10:12
真够朋友,两个名字都好,我会选一个,谢谢了!另外,别再叫老师就叫千丝同志不好吗?压得透不过气儿来! ...
哈哈,叫老师我心里舒服,向您学习,……老师打错字了,再改一下 本帖最后由 西风的故事 于 2016-11-11 14:33 编辑
要考虑我们是多民族国家,起码很多少数民族不祭拜黄帝陵和炎帝陵。炎黄和中华不是一个概念。例如歌曲唱到,中华儿女多奇志。当然,炎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但这样的歌曲还是严谨些好。楼主自行定夺即可。 西风的故事 发表于 2016-11-11 14:21
要考虑我们是多民族国家,起码很多少数民族不祭拜黄帝陵和炎帝陵。炎黄和中华不是一个概念。
知识浅薄了,向老师学习,{:1_1:} 雨田 发表于 2016-11-11 14:27
知识浅薄了,向老师学习,
不必客气,共同学习。 西风的故事 发表于 2016-11-11 14:34
不必客气,共同学习。
我查了史料,,炎黄子孙代表中华民族是正确的,但不代表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后者只是政治意义上的正确,中国大陆及台湾,港澳华人,海外侨胞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也无可厚非,跟老师学习长知识了 西风的故事 发表于 2016-11-11 14:21
要考虑我们是多民族国家,起码很多少数民族不祭拜黄帝陵和炎帝陵。炎黄和中华不是一个概念。例如歌曲唱到, ...
匆匆忙忙打完字没回头看,也是思虑欠妥,谢两位朋友悉心指正,{:1_1:}祝好! 本帖最后由 西风的故事 于 2016-11-11 15:13 编辑
雨田 发表于 2016-11-11 14:54
我查了史料,,炎黄子孙代表中华民族是正确的,但不代表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后者只是政治意义上的正确, ...
你讲的不错,炎黄子孙的说法没有错误,正如我前面所提是包容性的问题。讲到海外侨胞,说自己炎黄子孙的不少,讲自己是华夏子孙和华裔后代的更多一些。 学习佳作赞! 张天平歌词 发表于 2016-11-11 15:55
学习佳作赞!
多谢老师鼓励,会继续向真正的佳作努力。祝好!{:1_1:} 好题材,好作品,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心愿 一个歌名,引来这多评论,读后热血喷!难忘怀,评者的学识,楼主的谦逊!拜读了。 江音 发表于 2016-11-12 15:45
好题材,好作品,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共同心愿
期待您也加入到这一题材中来,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愿,愿意看到更多更美的心声被抒发出来! 刀砍斧截 发表于 2016-11-12 18:53
一个歌名,引来这多评论,读后热血喷!难忘怀,评者的学识,楼主的谦逊!拜读了。
前辈乃性情中人,可敬可佩!是啊,一个歌名儿引发的评论,也许可以窥见歌词网一贯的学风,能与诸多良师益友切磋学习也是一大幸事! 千丝 发表于 2016-11-12 19:23
期待您也加入到这一题材中来,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愿,愿意看到更多更美的心声被抒发出来!
多年前写过一些港澳回归题材的诗词,两岸统一倒真没有涉及过,有时间或许也可尝试写写。只是朋友写那么好,压力不小呀! 桃红李白,自居一彩;山高水深,各有所爱,每个人的风格不同,不存在孰优孰劣,只有欣赏的角度不同罢了。大胆的写就是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