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歌词创作看病
中央电视台举办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期间,许多观众和专家也在议论大赛演唱的歌曲有生命力的太少,尤其是歌词乏味。现在的歌词创作到底怎么了?症结在哪儿?我们特别邀请几位词曲作家、评论家就此直截了当地发表看法。阎肃(词作家):一窝蜂和追名逐利不可取
创作最忌赶浪头,一窝蜂,没有独立的品位和思维,可如今的歌词偏偏喜欢一哄而起,大家挤到一条道上凑热闹。比如一首写西部的歌词诞生了,于是就有许多人赶着写西部,其实连什么是西部,西部究竟如何都不知道。
写歌词已经成了一些人追逐名利的捷径。他们一没文学修养,二没音乐训练,三没写作基本功。他们就是想借此出名,再捞点别的利益。他们写音乐又实在没那个本事,以为玩歌词好混,结果现在歌词满天飞。
歌词的语言也非常混乱。汉语都没搞懂,就在那里吟歌词,根本不通。
付林(曲作家):传媒也有责任
歌词创作出现的问题,传媒也有责任。一些词作者竭力投传媒所好,结果出现两种倾向。一是概念化,非艺术符号太多,而且老一套,总是那么点东西来回说,很少有自己的真切的情感体验,为了赶潮流,上晚会,又不得不这么做;二是商业性,因为要打榜,要炒作,要急着进入所谓市场,所以不讲文学性,让人感觉不出文化功底,只知道在那里拼命爱来爱去,成了千篇一律。其实感情和爱情都是很丰富的,这需要内心的体验,生活面不能太窄。
郭峰(曲作家):两极分化
现在的歌词缺少“西北风”时代的那种精神,自己的东西很少,不是商业化就是口号化。电视里的歌词往往比较空洞,而进入市场的歌词又常常过于私人化。你听晚会歌看电视音乐片,就觉得空,够不着,与我们每天的生活联系不上。你听另一类歌,又感到是私人情感宣泄。我以为,让听众感情共鸣,并不等于宣泄。我希望,不要一进市场就呻呻吟吟,不进市场则假大空,为什么不能正常些?
田青(理论家):感受不到时代的步伐
这次担任“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的评委,“被迫”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听了差不多一百五十位歌手的歌唱。这些歌手每人唱两首歌,近三百首。如此集中、大量地听歌,让我对目前我国歌词创作的现状有了一个鸟瞰的机会。歌词创作除了公式化、概念化、缺少诗意的老毛病外,还存在着思想落后、概念陈旧的问题。比如,在大奖赛的复赛阶段有这样两首歌:一首叫《小镇开了个豆浆店》,是一个二重唱。当我和其他评委听到两位演员满怀激情引吭高歌“豆浆店,豆浆店……”的时候,我们相互摇头苦笑。因为谁都不明白在二十一世纪的大门口,当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有关WTO的谈判,关注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与走向世界的时候,小镇开了个豆浆店为什么值得如此激动?当然,目前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无论如何,词作家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头,应该找到真正有代表性的新事物。另一首叫《大理有条“洋人街”》,歌词大意是大理的“这条街上洋人多”,连街上的老人和妇女都学会了说“HELLO”、“BYE—BYE”。歌词还唱到“街上还开了个‘麦当劳’”,把“麦当劳”当成进步的标志来歌颂。分不清历史进程中的大潮和泡沫,甚至当历史的脚步已经抬起的时候,他还抱着脚印歌唱。听着这样的歌词,真是“不知今夕何夕”,感受不到时代的飞速步伐。我们现在不再提“深入生活”,仿佛一提便是“保守”,其实,不深入生活,不跟上时代的脚步,怎么可能有打动人心、反映新时代的创作呢? 陈哲(词作家):要有点“道行”
听过不少人跟我抱怨,说写歌难。洋洋洒洒百万字,对许多人不算难、办得到,小说家、诗人驾驭文字、表达,都是行家。字多,不怕,再多也有话说。字少,他怕,让他几行把话说透,撞人胸口上拔不出来,并且好懂好记,琅琅上口人人能唱———他会说:饶了我吧!这活……干不来———可见为之不易。更甭提有些好歌,白得你没过脑想就接受了,觉得根本就那样,唱着唱着才觉出好多味儿来,待十数年、几十年后唱起来心情还在胸口绕,意境还在伸延,这时才知道什么叫歌,什么是好歌……十五年前,跟阿城说到写歌词,他说:写词真是另一路,得有点“道行”……金兆钧(评论家):歌词已近无词“新歌很多,好歌太少”的评论实际上指明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近年来的创作中具有良好流行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个人认为:词曲创作这两个方面,歌词所应承担的责任更重一些。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晚会歌曲中的歌词创作再度陷入了假大空的泥潭,流行音乐的歌词则逐渐患上了严重的呓语症。
所谓假大空,是情感之假,题材过大,内容空虚。三者之中,又该说情感之假是罪魁祸首。本来,在歌曲创作中,大题材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但渐渐地,尤其在晚会歌曲创作中,一味求大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爱祖国、爱母亲、爱故乡等等题材并不是已经写尽,但一味求大就非常容易导致内容的空虚。说句刻薄的话,不少词作者几乎永远在写大题材,但“眼中能有几多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不少这类的歌曲做足了姿态,但使用的语言仍然是陈旧的,甚至不过是各种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已。这些歌词首先无法感动作曲家,也更不能感动听众。自以为是的情感在事实上就成了矫情和滥情或者是枯情,恰恰没有了真情。而没有真情的作品就必然面临失败。
流行音乐的歌词创作则很敏感地追逐着时下社会文化中的浮躁症和失语症。所谓浮躁,就是把立体的情感挤压成廉价的平面,把瞬间的冲动升华成伟大的精神;所谓失语,就是以“前卫”的名义掩饰自己在创造美的形式上的无能,就是以马上会消逝的流行语取代具有强烈个性和艺术美的语言形式。因此,大部分的流行歌词充满了各种各样不知所云的呓语。其中最可笑的一种呓语就是盲目地效仿港台歌词,往往效仿的还是其中的平庸之作。
几个方面歌词创作的问题集中到一点上,实际上是情感的贫乏和艺术品位的丧失。毋庸讳言,歌词创作的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文化中一些普遍问题的折射,但是,对于歌曲这种一定需要听众实际接受和认可的大众音乐文化,倒真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听众一般并不会因为社会炒作的厉害不厉害而盲目地接受一首歌。所以,尽管某些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作品可能混个热闹,歌曲的社会检验却是比较直接和无情。这也就是尽管每天仍然有大量的新歌上榜,每年有大量的专辑出版发行,但听众会明确地感受到好歌太少的原因。
不过,造成歌词创作弊病的原因虽然有很多在大环境和创制作体制上,歌词作者本身仍然负有很大的责任。其中,投机和商业考虑是最严重的问题。电视晚会歌曲创作固然有一定导向影响,但很多作者为了顺应而硬去写假大空的作品却是自己的选择。一些作者一旦成名,就为了追逐更多的商业利益而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这也无法归咎于环境、盗版之类的外部原因。
歌词本该是时代的反映,大众的心声,但也很容易陷入各种圈套和陷阱。事实是无情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歌词不能给作曲家以激发,也不能给观众以感动,也就最终走进歌词无词的境地。
“文化圆桌”栏目今起与各位读者见面了。开办这个栏目就是想对眼下最应该引起人们关注的文化问题展开争鸣式探讨。邀请的谈话者可能是专家,也可能是圈外人,总之是直抒胸臆,简洁明快,有助于大家认识问题的症结。如有新的话题或不同看法,欢迎读者来信告知,提出建议。 学习了!谢谢分享! 《笑着去爱》
作词:贺丰
作曲:姜芷若
演唱:DOUDOU
只是一个意外
却给太多人带来伤害
心里还有着太多的牵挂
走的太无奈
没来得及对亲人说声拜拜
没来得及对爱做过多表白
选择了走开,其实你的心还在
笑着去爱
就像天空永远不会失去云彩
人生不需要太多感慨
如果可以重来
你依然会放出光彩
走的豪迈
赢得精彩
笑着离开,梦想永远都在
因为还有小孩
因为还有最爱
笑着去爱,笑着离开
你把生命升华成
另外一个世界的关爱
《别让妈妈流泪》
作词:贺丰
作曲:未知
天上的雄鹰
也有迷失的那一天
展翅高飞
一样找不到方向
地上的孤狼也想妈妈
走的再远也要回家
奔跑的羚羊啊
你想表达什么
回家的脚步不要太慌张
牦牛群散落在高高的山岗
骏马的思念
是太阳升起的希望
孩子啊
你已经长大
怎能让阿妈的眼泪
变成失望的糌粑
喝一口青稞酒
沉醉在梦乡
阿妈啊阿妈不要失望
迷失的孩子一定会回家……
我给自己对症下药谢谢老师分享! 拜读了。值得思考! 学习受教! 中国这么大的,文化人才库,一两年都不出一首经典歌,是不是都死在利润的皮鞭之下?是谁在主导走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