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月云杉红 发表于 2016-10-14 11:02:22

音乐人议论鲍勃·迪伦

他的歌词影响了很多作家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我听到这个消息还挺惊讶的,我以为村上陪跑了这么多年能拿。我觉得音乐方面,他的歌词既有对美国社会变迁的描摹,也有社会集体群像的刻画,还有对于反战、爱情、社会底层生活的描写,他的歌词就像文学作品,还影响了很多作家的写作。鲍勃·迪伦本身也是一个作家和诗人,他也曾经出版过文学作品,国内也引进过《像一块滚石》,这本书写作手法有点意识流,我也读过,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加西亚·马尔克斯或乔伊斯,写作手法挺独特的。他的歌词写作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很多人对欧美文学的看法,我记得他有一首歌写自己难过、悲伤的心情,歌词中用了“in the street”,实际从语法来说应该是“on the street”,但他在一次采访中说,用“in”就表达出灵魂都没有了、像行尸走肉一样徘徊在街道上那种感情,说明他在歌词写作上有很多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对于国内许多人,可能更熟悉他的歌手身份,不了解他文学上的成就,所以看到他得文学奖会比较惊讶。而我的惊讶在于他已经很久没有写文学作品,结果拿了文学奖,确实比较意外。他是许多民谣音乐人的启蒙导师树音乐CEO姜树:鲍勃·迪伦除了歌手身份,本身就是一个特别伟大的诗人,他凭借歌词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然对我们来说有点意料之外,却是实至名归的。他的歌词很有诗意,他的音乐成就对全球范围内差不多两代人都有极大的影响力,可能这也是诺奖评判的标准之一。鲍勃·迪伦是中国许多民谣音乐人的启蒙导师,包括野孩子、窦唯、张楚都受过他的影响,包括听民谣的听众。歌手罗琦就曾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演唱了鲍勃·迪伦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鲍勃·迪伦的歌词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爱、和平、反战,他的作品关注时代,关注人文、关注人性,这也是他让人尊敬的原因。他启迪我们音乐是有灵魂的东西资深主持人伍洲彤:鲍勃·迪伦的歌词是有语境的,他的语境与时代相连。他的歌词出彩之处在于把歌词和诗歌之间的通道打通了,人们通过品味他的歌词,感受到他丰富多彩的诗歌的意境,他等于对文学界有了“另类”的贡献。我非常喜欢他对政治、人生许多非常有哲理的歌词,这些歌词是可以和音乐剥离开的,所以他的获奖是理所应当的。我认为他给中国音乐人最大的启迪,就是把音乐本质的内容,把旋律和词结合在一起,其实在音乐中,文字带来的联想力和意境远远大过旋律,旋律七个音带来的力量有时候是很感性的,而歌词是感性与理性兼备的。他让我们更加重视歌词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总说填词,但填词最大的问题是要根据音乐韵律、节奏和意境来写词,是比较被动的,而歌词应该是有主动性的,你要表达什么,旋律是为你词的意境而服务的,这是对我们很好的启发。诺贝尔文学奖,其中文学的概念,我认为是艺术的概念,不是某一类文学狭窄的领域。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鲍勃·迪伦,我认为是对他这么多年在歌词文学创作方面的肯定。另一方面,诺贝尔文学奖颁给音乐人,也告诉我们,音乐人应该有更好的责任感,用音乐这种泛艺术的方式去感染更多人。音乐并不仅仅是音乐,音乐是人生,音乐是诗歌,音乐是可以启迪我们灵魂的东西,所以所有音乐人都应该为此事感到自豪。

绿灵玉 发表于 2016-10-19 07:35:49

国内乐坛对作词人关注不够?

为什么鲍勃·迪伦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一位作词人告诉记者,这跟中外音乐环境不同有关。即便没有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的文学成就也是备受肯定的。20世纪60年代,就有主流评论家推崇鲍勃·迪伦在文学方面的成就,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为他颁发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可以说,西方社会各界对鲍勃·迪伦的发掘、肯定、褒奖,成就了这名伟大的歌手型诗人。反观中国,很少有人关注词作家们的文学造诣、艺术成就,似乎很少从其他领域给予评价。”该音乐人表示,中国作词人很少被关注,即便如《青花瓷》等被收入语文教材的歌曲,人们记住的往往是周杰伦,而不是它的作者方文山。曾创作《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见炊烟》《冬天里的一把火》等歌曲的庄奴老先生,虽然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歌曲,被称为“词坛泰斗”,但晚年生活清贫,也没有因作品获得丰厚的报酬,让人唏嘘。

曾经创作了《风含情水含笑》《你那里下雪了吗》等多首经典歌曲的著名音乐人吴颂今,坦言歌词在一部作品里的分量相当之重,“歌词是一首歌的灵魂。好听的旋律可以第一时间吸引别人,但思想内容和题材,却是一首歌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先有好的歌词,再有好的曲子,才能插上翅膀,打动人心。”

在吴颂今看来,歌词的创作与其他文学体裁完全不同,“一是歌词是通过耳朵来欣赏的,是听觉的艺术。在文学作品里,它跟诗歌散文的不同在于,歌词必须跟音乐一起存在,才有生命力。所以对于一首歌来说,要做到词句明白如画,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艺术构思和感情,如果听歌的人一遍没听懂,歌词的感染力就要打折扣了。二是写歌词的人要懂得歌曲的曲式结构,所以写歌词的人必须懂音乐,否则无法谱词。文学界很多人以为写歌词很简单,等他们真正尝试后才发现,写一首歌词比写诗难多了。”

此次鲍勃·迪伦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吴颂今认为,这是对中国作词人的一个激励,“原来我们觉得文学奖是给阅读类的作品,终于有一个写歌词的作家,可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了。这次之后,我觉得国内有关部门,会把歌词纳入文学范畴,予以重视,这是很好的事情。”

吴颂今也坦言,国内词人的生存环境没有那么乐观,“我从事创作五十年来写了一千五百首歌词,五千首曲子,算是比较高产的了,但直到今天,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些传唱的歌曲是我写的。和歌手动辄几十万元的出场费相比,我们的版权费更是不值一提,当年我给杨钰莹写的《风含情水含笑》,给我的稿费是五百元一首,这在当时还算是比较高的稿费了,但跟他们创造的经济效益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中国词人的现状,吴颂今感慨全是凭借一腔热情在创作,“不为名不为利,支撑我的,除了对音乐的热爱,还有作品的流传。音乐是我的兴趣爱好和工作事业,观众的认可更让我满足。”

作为“唱作新人王”,刚刚发行了双ep《现在的我就》《是最好的我》的孙子涵,也坦言歌词创作并不简单。“我写词时主要是从内心的感受出发,去年写了《给我机会重来》献给父亲,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情。在我心里,鲍勃·迪伦更像是遥不可及的神,虽然远,但希望仍在,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乐人议论鲍勃·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