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填词
怎样填词(一)说到“词”,人们往往都说“宋词”。就像一说到律诗,就自然想到“唐诗”一样。我们都知道,诗不是起源于唐朝,而是因为在唐朝时,诗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颠峰,律诗的格律也随之定型。同样道理,起源于隋唐的词,经过晚唐五代的逐渐兴盛,到了宋朝就达到了颠峰时代。所以一说起古体诗词,大家都会习惯地说“唐诗宋词”。
广义来说,词本来属于诗的一种体裁,称为“长短句”,就是说其句子有长有短。后来词逐渐从传统诗歌中分离出来,经宋代无数词人精心琢磨,创作出大量的不同于传统诗歌艺术魅力的瑰宝,独成一体,与唐诗一起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两枝并蒂奇葩。
词的起源,是配合乐曲而唱的歌词,这些乐曲由民间乐曲、边疆少数民族曲调和域外传入的曲调组成。所以歌词的句式也有长短、错落、奇偶相间,具有特殊表现力。“填词”就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宋词的唱法现在早已失传,但是当我们吟诵古人所填之词时,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别有一种感染力量。
说到填词,首先要对词谱中的一些标注加以说明。在说到律诗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平、仄、韵、叶”。在学习词谱的时候,除了这些,还标注的有“句、转、叠、豆、阕”等。在此根据笔者的学习体会,逐一加以说明。
句:这个标注在一般的词谱(词牌)书中都不特别标注,其意思是表明这是一句的结尾,但是不押韵,不是押韵的句子。
转:也有的标注为“换”。表示在这里要转韵,即换一个韵。有的词谱书中还特别标注为“转平韵、转仄韵、转平、转仄;换平韵、换仄韵”等等。因为词和律诗不同,律诗是一韵到底,而且必须押平声韵。词则有押平韵和押仄韵的词牌,有的一个词牌中平韵和仄韵都押,甚至有在一个词牌中押两韵、三韵、四韵的。“转”,就标注在转换韵脚的位置上。
叠:就是说在这个位置,必须使用叠韵,也就是说要和上一句的字重复。有重复一字、重复两字、重复三字的。
豆:一般的词谱书中都不特意标注,“豆”就是表明在此处应该停顿一下,有的书上用“、”顿号表示,或者干脆就把一句话分成两句。关于“豆”的问题,在以后我会专门加以详细的讨论,因为这是初学者最容易忽略和出错的地方。
阕:也称为“片、调”。词谱中称一首词为一阕。阕的意思是一曲告终而稍微歇息。有的词是双调,就是两阕而成一首,这时称词的前半首为前半阕,或称前阕(前片);称词的后半首为后半阕,或称后阕(后片)。有的长调有三四阕的,则称第一阕、第二阕等等。词的前阕和后阙有的是重复的,有的是不重复的。“阕”不用字标明,而是用空行表示。
因为词是依据某一个曲调填制的,所以我们在写诗的时候,说“吟诗、赋诗”。而在写词的时候,只能说“填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填词的时候,不但要知道写律诗的时候学习过的“四声(平上去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要知道“五音”。如果单单依照平仄去填词,填完后自己读起来都觉得别扭,那就是违反了五音的格律,也就是所谓的“落韵失腔”。古人在说到“音”时,有“音有清浊,韵分阴阳”之说,所以在学习填词的时候,必须特别注意音韵。
说到“五音”,古人在作曲时,将音调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相当于现在我们现在作曲所用的“dou、lai、mi、suo、lai” 五个音。也称为“正调”,再加上“变宫、变徵”两个变调,组成七个调,而“变宫、变徵”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用的“fa、xi”。我们在说某一个人唱歌跑调的时候,经常会说“五音不全”,也就是来源于此。
辨别五音的方法,要从发音的方式入手。喉音为宫,齿音为商,牙音为角,舌音为徵,唇音为羽。古韵书中写到:“欲知宫,舌居中;欲知商,开口张;欲知角,舌根缩;欲知徵,舌拒齿;欲知羽,口吻聚。”古代文人填词时,每个字都要考虑其音调属于哪个音,然后再用,所以就避免了“落韵失腔”。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宋词的唱法已经失传。人们在填词时,只是依照词谱的平仄去填。也就是说只讲四声,不讲五音。这也就是后来的词为什么在诵读的时候,感觉总是不能超越宋代词人所填写的词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学习律诗的时候,我们使用平仄时,在说到平的时候一般不区分阴平和阳平,在说到仄的时候一般不区分上声和去声(按古声就是上去入),但是在填词的时候,就要注意区分。填词讲究声音的“阴-阳(清-浊)”之分。也就是说阴平清、阳平浊;上声清、去声浊。而清浊之声在表达情感上是不一样的。在一首词中,清声字多则感觉激越,浊声字多则感觉沉顿。在填词的时候,必须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情绪,相间使用合适的字,才能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说到中文的发音,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关于上声的读音。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注意到,没有人能把两个以上的上声字组成的词正确地念出来的,不论是否叠字。比如说有人起名“小虎、小小虎”那就必须把前面的字念成阳平才行。所以说在填词的时候,如果依照词谱,某一个位置应该填“仄仄....”而且第一个仄是不带括弧的,如果使用了两个上声字来填,虽然符合了词谱的格律,但是吟颂起来就会感觉到“落韵失腔”。
关于词的押韵,因为词的押韵不局限于平声韵,所以必须研究仄声韵。在填词的时候能纯用一韵最好。例如此阕应押平韵,就在平声中任取一韵;应押仄韵,就在上、去、入(有的词牌要求必须押入声韵)三声中任取一韵,在标明叶的地方最好使用本韵的字。如不得已,才使用通韵的字押韵。古人将可以通用的韵进行了划分,分为十九部。现抄录如下:(只作为了解参考,不必背记)
在学习律诗的时候,我们使用平仄时,在说到平的时候一般不区分阴平和阳平,在说到仄的时候一般不区分上声和去声(按古声就是上去入),但是在填词的时候,就要注意区分。填词讲究声音的“阴-阳(清-浊)”之分。也就是说阴平清、阳平浊;上声清、去声浊。而清浊之声在表达情感上是不一样的。在一首词中,清声字多则感觉激越,浊声字多则感觉沉顿。在填词的时候,必须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情绪,相间使用合适的字,才能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说到中文的发音,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关于上声的读音。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注意到,没有人能把两个以上的上声字组成的词正确地念出来的,不论是否叠字。比如说有人起名“小虎、小小虎”那就必须把前面的字念成阳平才行。所以说在填词的时候,如果依照词谱,某一个位置应该填“仄仄....”而且第一个仄是不带括弧的,如果使用了两个上声字来填,虽然符合了词谱的格律,但是吟颂起来就会感觉到“落韵失腔”。
关于词的押韵,因为词的押韵不局限于平声韵,所以必须研究仄声韵。在填词的时候能纯用一韵最好。例如此阕应押平韵,就在平声中任取一韵;应押仄韵,就在上、去、入(有的词牌要求必须押入声韵)三声中任取一韵,在标明叶的地方最好使用本韵的字。如不得已,才使用通韵的字押韵。古人将可以通用的韵进行了划分,分为十九部。现抄录如下:(只作为了解参考,不必背记)
第 一 部 (平)一东二冬通用
(仄)(上)一董二肿(去)一送二宋通用
第 二 部 (平)三江七阳通用
(仄)(上)三讲二十二养(去)三绛二十二漾通用
第 三 部 (平)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
(仄)(上)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四寘五味八霁九泰半十队半通用
第 四 部 (平)六鱼七虞通用
(仄)(上)六语七虞(去)六御七遇通用
第 五 部 (平)九佳半十灰半通用
(仄)(上)九蟹半十贿半(去)九泰半十队半通用
第 六 部 (平)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
(仄)(上)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十一震十二问十三愿半通用
第 七 部 (平)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
(仄)(上)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潜十六铣(去)十三愿半十四翰十五谏十六霰通用
(入)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 八 部 (平)二萧三肴四豪通用
(仄)(上)十七篠十八巧十九皓(去)十七啸十八效十九号通用
第 九 部 (平)五歌独用
(仄)(上)九蟹半二十哿(去)二十个通用
第 十 部 (平)九佳半六麻通用
(仄)(上)九蟹半二十一马(去)九泰半二十一祃通用
第十一部 (平)八庚九青十蒸通用
(仄)(上)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拯(去)二十三映二十四径二十五证通用
第十二部 (平)十一尤独用
(仄)(上)二十六有(去)二十六宥通用
第十三部 (平)十二侵独用
(仄)(上)二十七寝(去)二十七沁通用
第十四部 (平)十二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
(仄)(上)二十八感二十九琰三十豏(去)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第十五部 (仄)一屋二沃通用
第十六部 (仄)三觉十药通用
第十七部 (仄)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
第十八部 (仄)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叶通用
第十九部 (仄)十五合十七洽通用
其实现在我们填词,没有那么复杂,依据现代汉语的读音,按照韵母去押韵就可以。这一点,我在讨论律诗的时候,就已经谈到过了。
关于填词应用什么词牌,那就要看作者自己了。词牌的种类繁多,在《白香词谱》这部书里面就收录了100个词牌的格律。我认为,每个人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出几个比较常用的词牌格律进行研究。短调选几个,中调选几个,长调选几个。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分别选平声韵和仄声韵的。能掌握十几个词牌就很不错了,谁也不可能掌握过多的词牌。另外,在填词的时候,最好比照前人的同样词牌的词,琢磨一下格律,不要只是根据平仄就去填。至于使用什么词牌名,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定。因为每一个词牌几乎都有其别名,有的词牌的别名多达十几个。但是笔者主张最好使用大家都熟悉的正格词牌名。
说到词牌名,联想到在对联的时候,有人很喜欢出“词牌联”来考验对方。对于这种对联,我一般都是告诉对方“罢对”。因为只要是有一本词牌名录在手,就不难“凑”出一个下联来。而且这样的对联,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意思。在这里,我转录一个词牌大全。有兴趣对“词牌联”的朋友可以作为参考。没有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词牌大全
双字词牌:
竹枝 导引 入塞 品令 木笪 河传 鞋红 别怨 寻梅 三台 解红 塞姑 西施 韵令 侧犯
踏歌 兀令 簇水 露华 尾犯 塞姑 白雪 徵招 天香 步月 暗香 孤鸾 无闷 大有 催雪
国香 芳草 大椿 垂杨 花犯 倒犯 瑶华 眉妩 阳春 索酒 南浦 西河 秋霁 落梅 角招
薄幸 疏影 宣清 八归 笛家 白柠 六州 大脯 六丑 歌头 多丽 个侬 三台 哨偏 戚氏
薄媚 渔父 望江
三字词牌:
渔父引 闲中好 纥那曲 拜新月 梧桐影 罗贡曲 醉妆词 庆先和 南歌子 占春芳 朝天子
忆少年 荷叶杯 回波集 舞马词 柘枝词 晴偏好 凭栏人 花非花 摘得新 梧叶儿 渔歌子
归字谣 唉乃曲 采莲子 浪淘沙 杨柳枝 八拍蛮 字字变 十样花 天净沙 甘州曲 醉吟商
乾荷叶 喜春来 踏歌词 秋风清 抛球乐 一叶秋 忆王孙 金字经 古调笑 遐方怨 如梦令
诉衷情 西溪子 天仙子 风流子 归字谣 饮马歌 相见欢 定西番 江城子 望江怨 长相思
思帝乡 河满子 风光好 误桃园 望梅花 醉太平 上行杯 感恩多 长命女 春光好 酒泉子
怨回纥 生查子 蝴蝶儿 醉公子 昭君怨 玉蝴蝶 归国谣 女冠子 恋情深 赞浦子 浣溪沙
醉垂鞭 中兴乐 醉花间 点绛唇 平湖乐 雪花飞 沙塞子 殿前欢 水仙子 菩萨蛮 采桑子
后庭花 清商怨 伤春曲 卜算子 一落索 发时光 谒金门 柳含烟 可围芳 好事近 花清引
天门谣 忆闷令 散余霞 好女儿 万里春 锦围春 太平年 清平乐 忆秦娥 更漏子 望仙门
西地锦 相思引 落梅风 江亭怨 喜迁莺 乌夜啼 阮郎归 贺圣朝 甘草子 珠帘卷 忆汉月
画堂春 三字令 山花子 忆余杭 喜长新 献天寿 秋蕊香 胡捣练 撼庭秋 庆金枝 朝中措
洞庭春 庆春时 眼儿媚 人月圆 喜团圆 海棠春 武陵春 东坡引 梅弄影 阳台梦 月宫春
河渎神 归去来 惜春郎 极相思 双韵子 凤孤飞 柳梢青 醉乡春 太常引 应天长 满宫花
少年游 滴滴金 惜春令 留春令 梁州令 监田乐 惜分飞 怨三三 使牛子 折丹桂 竹香子
城头月 四犯令 思越人 醉高歌 破字令 花前饮 探春令 越江吟 燕归来 凤来朝 秋夜雨
伊州令 迎春乐 梦仙郎 青门引 菊花新 醉红装 思远人 醉花阴 望江东 引驾行 玉团儿
倾杯令 锯解令 双雁儿 寻芳草 恨来迟 珍珠令 折花令 红罗袄 折桂令 荔子丹 临江仙
金错刀 端正好 杏花天 鹦鹉曲 一七令 望远行 睿恩新 天下乐 恋绣衾 撷芳词 鬓边华
玉楼人 鹦鹉曲 芳草渡 夜行船 金凤钩 鹧鸪天 鼓笛令 虞美人 瑞鹧鸪 玉楼春 凤衔杯
鹊桥仙 玉阑干 思归来 遍地花 翻香令 茶瓶花 柳摇金 卓牌子 清江曲 楼上曲 厅前柳
市桥柳 一斛珠 夜游宫 梅花引 小重山 踏莎行 宜男草 家山好 倚西楼 扫地舞 接贤宾
步蟾宫 恨春迟 冉冉云 蝶恋花 寿山曲 惜琼花 朝玉阶 散天花 荷华媚 少年心 七娘子
一剪梅 锦帐春 唐多令 后庭花 赞成功 定风波 破阵子 贺熙朝 拨棹子 玉堂春 系裙腰
金蕉叶 渔家傲 苏幕遮 甘州偏 献衷心 黄钟乐 醉春风 握金钗 缑山月 喝火令 芭蕉雨
淡黄柳 辊绣球 锦缠道 厌金杯 庆春泽 酷相思 解佩令 垂丝钓 谢池春 胜胜令 行香子
玉梅令 青玉案 感皇恩 梦行云 三奠子 凤凰阁 两心同 拾翠羽 连理枝 惜黄花 看花回
且坐令 佳人醉 千秋岁 惜奴骄 忆帝京 三登乐 檐前铁 甘露歌 师师令 于飞乐 撼庭竹
粉蝶儿 绕池游 碧牡丹 百媚娘 风入松 枕屏儿 忆江南 潇湘神 章台柳 赤枣子 南乡子
月边娇 捣练子 春晓曲 桂殿秋 寿阳曲 剔银灯 隔帘听 越溪春 长生乐 下水船 解蹀躞
扑蝴蝶 千年调 蕊珠闲 瑞云浓 番枪子 荔枝香 御街行 春声碎 凤楼春 四园竹 离亭宴
阳关引 一丛花 甘州令 山亭柳 梦还京 忆黄梅 过涧歇 瑶阶草 安公子 应景乐 柳初新
斗百花 最高树 倒垂柳 彩凤飞 有有令 拂霓裳 柳腰轻 爪茉莉 蓦山溪 早梅芳 新荷叶
长寿乐 迷仙引 黄鹤引 秋夜月 祭天神 鹤冲天 洞仙歌 泛兰舟 踏青游 倾杯近 清波引
受恩淡 松稍月 华胥引 离别难 寰海清 劝金船 醉思仙 玉人歌 惜红衣 八六子 探芳信
雪狮儿 石湖仙 夏湖仙 夏云峰 采莲令 醉翁操 红芍药 塞翁吟 意难忘 远期归 凄凉犯
恋香衾 满江红 玉漏迟 驻马听 雪梅香 六幺令 保寿乐 惜秋华 古香慢 芙蓉月 一枝春
如鱼水 赏松菊 二色莲 扫地游 满庭芳 双瑞莲 玉京秋 小圣乐 金浮图 阳台路 黄莺儿
熙州慢 汉宫春 倦寻芳 剑器近 塞垣春 望云间 秋兰香 庆千秋 早梅香 迷仙引 醉蓬莱
夜合花 采明珠 四栏花 庆清朝 帝台春 梦芙蓉 玉京谣 被花恼 昼来乐 留客住 万年欢
玉簟枕 燕春堂 逍遥乐 忆东坡 双双燕 春草碧 芰荷香 绣停针 扬州慢 舞杨花 云仙引
玲珑玉 陌上花 水晶帘 三步乐 梦扬州 声声慢 紫玉箫 月下笛 丁香结 琐窗寒 燕山亭
聒龙谣 十月桃 蜀溪春 秋宵吟 三姝婿 凤池吟 御带花 月华清 飞龙宴 念奴娇 解语花
绕佛阁 渡江云 腊梅香 八音谐 绛都春 琵琶仙 高阳台 采绿吟 长寿仙 惜寒梅 凤归云
彩云归 满朝歌 桂枝香 喜朝天 剪牡丹 梅香慢 玉烛新 六花飞 真珠帘 曲江秋 翠楼吟
西平乐 山亭宴 月当厅 寿楼春 舜韶新 望春回 水龙吟 关百草 石州慢 宴清都 瑞鹤仙
齐天乐 昼锦堂 庆春宫 忆旧游 曲游春 竹马儿 雨淋铃 还京乐 双头莲 忆瑶姬 情长久
探春慢 湘江静 金盏子 龙山会 春云愁 升平乐 迎新春 归朝歌 双声子 永遇乐 二郎神
倾杯乐 百宜娇 月中桂 澡兰香 宴琼林 惜余庆 绮寮怨 花心动 向湖边 霜花腴 绮罗香
玉连环 西湖月 合欢带 曲玉管 尉迟杯 赏南枝 梦横塘 西吴曲 真珠髻 征部乐 解连环
内家娇 望明河 望海潮 望湘人 青门饮 泛青苕 倚栏人 一雨金 系梧桐 折红梅 一萼红
夺锦标 杜韦娘 过秦楼 八宝妆 大圣乐 慢卷袖 选冠子 霜叶飞 透碧霄 玉山枕 期夜月
轮台子 沁园春 丹凤吟 瑶台月 摸鱼儿 贺新郎 子夜歌 吊严陵 金明池 送征衣 秋思耗
翠羽吟 兰陵王 破阵乐 瑞龙吟 夜半乐 宝鼎现 玉抱肚 解红慢 穆护砂 清平调 水调歌
凉州词 伊州歌 陆州歌 胜州令 莺啼序 调笑令 九张机 梅花曲 苍梧谣 明月斜 望夫歌
春宵曲 水晶帘 碧窗梦 南柯子 望秦川 风蝶令 开元乐 翠华引 渔父乐 谢秋娘 江南好
望江梅 望蓬莱 归塞北 深院月 西楼月 落梅风 塞上秋 甘州子 阳春曲 秋风引 江南路
新安路 莫思归 上西楼 乌夜啼 忆真妃 秋夜月 临波曲 南浦月 沙头雨 小桃红 湿罗衣
十八香 寻瑶草 归平谣 试香罗 清和风 关河令 伤情怨
四字词牌:
传言玉女 小镇西苑 临江仙引 诉衷情近 卓牌子近 月上海棠
上林春令 麦秀两岐 花上月令 献天寿令 孤馆深沉 黄鹤洞仙
侍香金童 二色宫桃 木兰花令 浪淘沙令 烛影摇红 霜天晓角
秋蕊香引 隔溪梅令 伊州三台 双头莲令 法驾导引 相思儿令
雨中花令 彩鸾归令 诉衷情令 步虚子令 金盏子令 祝英台近
婆罗门引 红林檎近 阜罗特髻 千秋岁引 南州春色 望云涯引
少年游慢 梦玉人引 波罗门令 蕙兰芳引 鱼游春水 卜算子慢
谢池春慢 采桑子慢 浣溪沙慢 薄媚摘偏 临江仙慢 水调歌头
玉梅香慢 凤凰双舞 行香子慢 八声甘州 西子妆慢 长亭慢怨
八节长欢 雨中花慢 粉蝶儿慢 并蒂芙蓉 黄河清慢 福寿千春
玲珑四犯 定风波慢 换巢鸾凤 雪夜渔舟 马家春慢 锦堂春慢
木兰花慢 映山红慢 秋色横空 上林春慢 恋芳春慢 氐州第一
湘春夜引 长相思慢 安平乐慢 望南云慢 西江月慢 杏花天慢
拜星月慢 瑞云浓慢 草梅芳慢 绕池游慢 夜飞鹊慢 暗香疏影
楚宫春慢 惜黄花慢 菩萨蛮慢 无愁可解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高山流水 紫萸香慢 春风袅娜 浪淘沙慢 六州歌头 月上瓜州
望梅花令
五字词牌:
后庭花破子 添声杨柳枝 巫山一段云 减字木兰花 金莲绕凤楼 促拍采桑子
江月晃重山 钿带长中腔 隔浦莲近拍 郭郎儿近拍 南乡一剪梅 摊破南乡子
徵招调中腔 桃源忆故人 偷声木兰花 摊破采桑子 茅山逢故人 荷叶铺水面
明月逐人来 快活年近期 金人捧露盘 促拍满路花 五福降中天 江城梅花引
法曲献仙音 金盏倒垂莲 东风齐著力 四犯剪梅花 高平探芳新 雪明鸷鹊夜
梅子黄时雨 玉女迎春慢 甘露滴乔松 瑶台第一层 黄鹂绕碧树 绿盖舞风轻
夏日燕黉堂 金菊对芙蓉 新雁过妆楼 东风第一枝 春夏两相期 清风满桂楼
送入我门来 花发沁园春 春从天上来 泛清波摘偏 飞雪满群山 五彩结同心
春雪间早梅 玉女仙瑶佩 满院广寒枝 减字浣溪沙 潇湘逢人慢
六字词牌:
寿延长破字令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叙第一 花发状无红慢 爱月夜眠迟慢
七字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