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哦 发表于 2016-10-6 21:33:48

英文经典小说推荐

Kim [基姆] 诺贝尔文学奖得住代表作
《基姆》是英国作家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的一篇小说。

英国学术界公认的吉卜林权威,豪顿教授说:吉卜林笔下描写了多个不同的印度。但我认为小说《基姆》中的印度是最复杂的一个。作品发表在1901年,当时他已经彻底离开印度。吉卜林借基姆这个人物写出了他自己对英帝国和印度抱有矛盾情感。基姆是印度教圣人的门徒,同时又是英国政府的间谍。他既是土着,又是殖民者;他是爱尔兰人、英格兰人、同时也是印度人。他的身份不断变换。通过刻划人世的无常和基姆多变的性格,吉卜林鲜活地描绘出了大英帝国和印度复杂性。这部小说的形式上的杂乱,使吉卜林得以将他在印度次大陆上的独特经历彻底而写意地呈现给读者。

基姆是个小孩的名字,英国白人小孩如吉卜龄自己,却生於印度长於印度,他的父亲是爱尔兰小牛团队的旗手,流落东方殖民地,在基姆三岁时抽鸦片死去,把孩子留给一个欧亚混血的穷女人,但他这位潦倒的父亲坚信,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转的,有一天会有骑骏马率领世界最精锐部队的上校来迎接基姆,会有九百个奉绿地红牛为神的健儿吹号欢迎基姆,这个预言遂像咒语般,被封存在基姆脖子上所掛的护身符里,护身符里其实是三份文件,一是他老爸的退伍证书,一是基姆的出生证明,另一份只是他老爸的签字。
年幼的基姆成长於贫穷大街,生存技俩无一不精,被街坊所有人称之为「世界之友」,有一天,他意外结识了一名来自北方雪山的西藏年老喇嘛,莫名其妙成为喇嘛的徒弟。这位道行崇高的肃仁寺住持德秀喇嘛有个悲愿,他千辛万苦打算走遍印度,寻找一条传说中的河,一条可涤尽人世罪恶的河,相传是释迦牟尼还身为王子时射出一箭所涌现出来的河,这奇怪的一老一少、一白一黄便由此结伴而行,在广阔无边的印度找寻自己的召唤——
在无限大的世界中一种幸福无所事事的冒险旅行。

也一定会使阅读者从纽约到印度、从西方到东方、从二十世纪末的当代华丽到殖民地时代的印度神秘幽邈的一趟幸福无所事事的冒险之旅。



Sometimes a Great Notion [永不让步]
《有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念头》(Sometimes a Great Notion) 于1964
年出版,书名源自民歌“有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念头/要跳入河中漂流”
,讲的是俄勒冈州某小镇两个独立谋生的伐木工人的故事,他们信奉的人生准则是“永不屈服”(`Never Give An Inch),虽然不如
《飞越布谷鸟巢》那样具有商业意义上的成功,可却被评论家普遍看好, 也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作品,由名演员亨利•芳达和保尔 • 纽曼担任主角。

Book
description:

This is the Kesey novel that nobody read after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stole all its thunder. Although it was filmed with a great cast
(Henry Fonda, Paul Newman) it never gained the reputation that its inferior
sibling achieved.

This is, quite simply, one of the great classics of the
20th century. Its pace and moody evocation of the American North West are
stunning.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make riveting, enthralling reading.

The Stamper family are
loggers, rough, hardmen and women who care for no ones opinion but their own.
They are fighting the union, the neighbours, the town, their whole world. Their
motto of "never give an inch" was the title of the film of the book. Into the
strike-breaking start of the book comes the dope-smoking, college educated half
brother, the prodigal son. His arrival triggers a tidal wave of events that
spiral gradually out of control until everything that has been permanent before
is now threatened.




麦田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厂争论。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该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芘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甚至找妓女玩。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

《麦田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924177110 发表于 2016-10-30 22:58:53

谢谢楼主,我分享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文经典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