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佳 发表于 2016-10-1 08:15:06

去欧州寻找巴洛克之心

如今,许多孩子选择暑假期间参加出国交流的音乐夏令营、音乐节,在国外登台演出或与国外乐团合作交流演出,以此增长见识和舞台经验。音乐节的小提琴手普遍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小演奏家与国外的同龄小乐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参加国外音乐节对孩子来说有怎样的意义?易北河谷欧洲音乐之旅音乐节主办方中欧音乐交流学会会长、小提琴家崔红霞有独到见解。

  与国外小朋友比一比

  作为经常举办此类活动的机构负责人,崔红霞见过许多国内的小琴童,8月5日-15日,易北河谷欧洲音乐之旅音乐节再次启程来到欧洲,开始了系列演出及大师班活动。“感觉得到国内的孩子很少合伴奏、拉重奏。所以在音乐节与伴奏配合时会有些问题,比如开始时只注意自己的部分,没有音乐的整体性概念。这方面国内孩子还有提升空间。”“我们的孩子通常比较小的年龄就能掌握难度较大的曲子了,这点是国外孩子普遍达不到的。在国外,比如德国,孩子们更注重合作,普通学校几乎都有几个乐队,凡学了乐器的孩子都被邀请参加乐队。孩子们的重奏观念和经验很好。中国孩子相反,比较注重独奏技巧,重奏合作方面较弱。他们基本乐感都不错,也很灵,改正错误很快,合作几次之后也能很快上手。不过相对被动,不会主动要求学什么曲子,或者主动去专研一些问题。国外孩子相对兴趣广泛,爱思考,也喜欢专研。学习上主动性强。”

  演出之余,孩子们也近距离接触大师。大师课是在易北河畔的一座小宫殿中,孩子们在有着繁复瑰丽装饰的大厅中虔诚地演奏着古典音乐大师们的作品。奏毕,此次大师班的主讲、音乐节主席,欧洲著名音乐家米歇尔-霍福斯德特先生起身,由衷地为每一位小演奏家鼓掌,并非常尊重地说出自己对他们演奏上的建议。孩子们对大师的敬畏以及得到大师鼓励的感动,促使他们极力地去领悟着新学的知识。

爱佳 发表于 2016-10-1 08:15:29

亲身感受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音乐是中国琴童最难理解的音乐风格,崔红霞认为,之所以选择把孩子们带来欧洲,而不是把巴洛克大师请进中国,是因为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与日常的建筑、绘画,甚至是生活状态都息息相关。现在的孩子不乏与音乐相关的技巧训练,但最需要的是和古典音乐发源地——欧洲直接接触。欧洲有句言语:一个经验胜过一千个解释。所以我们把这一教育理念引入进来。

  对于巴洛克音乐,崔红霞认为,巴洛克音乐风格富丽堂皇,旋律精致优美。强调人类不同的情感表达。在技巧方面特别要注意的是连断法(Aticulation)。因为受歌剧的巨大影响,所有巴洛克时代的音乐,甚至1800年以前的音乐都是用“说”的。弓子技巧和不同重音奏法的掌握对演奏好巴洛克音乐比较重要。弓子的运用就如同说话中的舌头的运用一样,对于准确的发音起决定性作用。以巴赫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其旋律是典型巴洛克式的优雅美丽,巴赫娴熟的对位手法运用让此乐章生气蓬勃,此起彼伏。小提琴在演奏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演奏,如同说话一样,音符时值不宜奏满。

  上世纪很风行的日本铃木初级教材的选曲,除了儿歌以外,几乎都是巴洛克时代的乐曲。巴洛克音乐旋律动听,曲式规则、对称,便于初学者记忆和学习。他们在学习巴洛克音乐中,如果能够开始尝试音乐的处理,比如尽量背谱演奏,如果有条件与钢琴和伴奏,或老师拉二声部合作,能够帮助琴童们建立和声的听力,对发音和音准都有很大的帮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去欧州寻找巴洛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