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歌剧剧本《白毛女》极可能为留世孤本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去年,是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70周年,同时,一部于1947年由北京大学民间歌舞社印刷的歌剧《白毛女》剧本被发现。剧本共存有四册,蜡版油印而成,书高20.5厘米,宽14厘米。封面上刻印有垂首流泪的女性肖像。今天,记者从中国书店获悉,该剧本极有可能是1947年歌剧剧本《白毛女》的留世孤本,剧本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举办的书刊资料拍卖会上进行公开拍卖。《白毛女》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它是依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改变而成的,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全剧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愤怒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歌颂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剧中女主角喜儿的命运半个世纪多来曾感动过无数中国人,剧情表现的“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也曾教育了无数的中国人。
此次发现的歌剧《白毛女》剧本其中三册是文字台词部分,分别是第二幕、第三幕和第四、五幕;另一册是第一幕的唱词曲调部分。其中第一幕唱词曲调册没有封面、封底,第二幕文字台词册是用蓝色油墨印刷,并在封面上钤印有“北大民间歌舞社”印章,其他各册都是用黑色油墨印刷。在各册油墨印刷的文字上留有大量的硬笔标注,如“效果”“光渐暗”“孩子哭”“闪光”等提示语句,此外还有大量的文字移动符号和文字的修改、增加、删除等。
图说:1947年歌剧剧本《白毛女》。新民晚报潘子璇摄
据古籍善本专家彭震尧表示,该剧本的书名印为《贫女泪》而不是《白毛女》可能是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检查而采取的措施。当年,歌剧《白毛女》首演出现在北京大学的舞台上时,为了防止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学生们不仅在前期排演过程中就做了大量的保密工作,还在演出时将歌剧的名称改为了《年关》。但就在即将正式演出之前,风云突变,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学生运动的迫害,开始了对进步学生的逮捕,其中歌舞社的部分会员也被国民党反动派列入了被抓捕的“黑名单”。此时中共地下党组织研究决定,为了保存实力,不宜再演出歌剧《白毛女》,于是立即安排这些同学撤离了学校,并先后到达了解放区。虽然歌剧《白毛女》全剧最终没能在北京大学上演,但是它的筹备、排演都为曙光到来前的北京大学留下了浓浓的色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