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247123 发表于 2016-9-4 20:17:20

温州少艺校“造星”秘诀

在浙江省温州市,有一所闻名遐迩的艺术学校,家长们争先恐后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个学校,甚至可以用“挤破头”来形容。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哪里的重点小学不是挤满求学的家长和学生。”而这所艺校,在温州市名气的响亮和进入的难度,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一些重点小学,能够进入这所艺校的孩子,不仅是文化课好,还必须具有学习艺术的天赋与才华,这所让家长学生为之向往的学校,就是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

  提起“艺校”,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只练功”,第二想到的就是“文化课差”。而在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孩子不仅文化课优秀,还有很好的艺术特长,自主性、独立性也很强,升入重点中学后都在学校里担任着学生干部。从温州少年艺术学校走出来的名人可不少:舞蹈家黄豆豆、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柯绿娃,还有近来因为“张士超”、“五环之歌”、“感身空”等曲子红透全国大江南北的彩虹室内合唱团指挥金承志,都曾经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难怪当地人有这样的说法:“清华北大好考,少艺校难进”。那么,怎样的孩子才能考入这所学校,学校培养的模式、特点又如何,记者采访了温州少艺校男童合唱团的指挥兼声乐指导陈巧姑老师。

  三轮考进门

  每年入学考试前,陈老师经常会收到很多家长的电话和短信,询问需要孩子具备怎样的条件,她会告诉他们,最简单的要求就是有最初的艺术天分,譬如声乐要求声音底子比较好、唱歌不跑调,舞蹈要求身段符合比例标准、柔韧性强……家长们通常会接着问:“陈老师,考试内容都有什么,我们提前复习复习。”陈老师特别为难地说:“不是我不告诉你们,而是我们考试的内容,还真没法儿复习。”

164247123 发表于 2016-9-4 20:17:50

形容学校的入学考试,陈老师用了“很刺激”三个字。跟着她的讲述,我们“进入”了少艺校每年招考的考场:考试分三轮,前两轮的考官都是学校从外面聘请的相关艺术门类的专家,学校老师一概不参加,最后一轮才是学校老师参加。考试的形式不是人们常见的笔试,也不是艺术类考试简单的唱歌跳舞,而是考官通过各种方式慢慢与孩子交流,引导他们表现出最自然的状态,从侧面观察孩子的各种能力。比如,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或是带着孩子出去玩,之后让孩子复述故事或出去玩过程中看到的东西,看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或是现场教孩子唱一首歌,然后马上让孩子上台演唱,考察的是孩子的记忆力、表演力和创造性。最后一轮,是以公开的形式进行考核,考官、老师家长坐台下,孩子在舞台上考,需要孩子既有智慧又有艺术天赋。完全公开的形式,也可以让参加考试的家长和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水平,与其他人的差距,对于录取结果非常认可。

  两条腿走路

  陈老师介绍说:少艺校除了每周三个下午的艺术课程之外,其他课程与普通小学一模一样,这也是为了保证少艺校的孩子们可以文化、艺术“两条腿”走路。对文化课的重视使得孩子们在毕业之后可以有多种发展,既可以上综合类重点大学,也可以根据兴趣和实力选择艺术类院校。在学校里,孩子们按所学的专业分班,有声乐、舞蹈、器乐,器乐专业的孩子们是每个孩子同时学习两种乐器,声乐的孩子除了独唱的练习外,还会着重于合唱的训练。

  与很多艺校、戏校的“苦练功”、“惩罚式教学”不同,少艺校崇尚的是“爱的教育”。陈老师说,大家都知道,譬如舞蹈专业这样的课程,有时候就是需要老师严厉,但学校的老师还是用爱心去关心孩子、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练功、练琴的自觉性。很多孩子在小学就和老师关系很亲密,甚至填报高考志愿时,还会回来找少艺校时的老师给他们出主意。而且与很多普通学校里文化课老师与艺术老师经常为了排练时间“掐架”不同,少艺校的老师们“大家一条心”,文化课老师甚至成为配合艺术老师的好帮手。学校里文化课老师多,艺术老师少,艺术活动又比别的学校要多,很多文化课老师耳濡目染也成了“多面手”,会化妆、会弄服装、会装台,会做舞台设计等。

  陈老师介绍,少艺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放手给孩子管理自己,到外地或国外演出,孩子们“大带小”,学会安排时间,比如在候机时、飞机上写作业;学习整理行李、洗衣服等等,这也是从少儿艺校走出去的孩子独立性都很强的原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州少艺校“造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