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吃货的心传承民间音乐
以吃货的心传承民间音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中永恒的追求,人们谈起美食往往笑逐颜开,微信朋友圈常常被各式各样的美食刷屏。许多民间音乐形式,之所以被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就在于此艺术与“美味”的食文化息息相关,形成东方音乐特有的“美”,有“味”才“美”。例如,福州民间音乐的代表——十番音乐,最容易令人想起听觉与味觉的“联觉”。
福州十番音乐,又称叶欢、什欢和十番伬,发源于福州市台江区茶亭街一带,是福州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过去,每逢重大节日时都会有舞龙灯等活动,人们在热闹的街头锣鼓声中夹道驻足,十番音乐就形成于节庆民俗活动中。后来,十番音乐加入了丝竹乐器,更具韵味,在迎神赛会、婚丧寿喜等民间活动中更是少不了它。
福州十番音乐是老一辈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几声丝弦锣鼓,不仅反映当地热情朴实的风土人情,更流露出老福州的“味道”。打开十番音乐的节目单,上书的“汤腹”、“夹腹”、“全夹”等犹如菜品名。这是老艺人对十番音乐中打击乐与管弦乐之间关系的具有“吃货”性质的称谓。
“汤腹”是指在管弦乐器演奏的曲牌里插入纯打击乐演奏的片段。“汤”是福州菜的重头戏,福州菜系最大的特点就是汤菜众多,素有“一汤十变”、“无汤不行”之说。福州汤菜将水产与野味完美地结合,达到真正的味美纯鲜。就餐时,搭配鲜美可口的汤菜,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能大大增加食欲。穿插在管弦乐中的打击乐就是这么一道清醇鲜美的“汤菜”。作为不同“主料”的管弦乐与打击乐器互相交织、渗透、味中有味。有一碗“好料”的汤菜衬托着一桌“好菜”的十番音乐,着实能让人听得有滋有味。
“夹腹”与“全夹”是指管弦乐部分或全部与打击乐一起演奏,名称来自福州风味小吃——“光饼夹红糟肉”。隆隆锵锵的打击乐与热情悠扬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大街小巷,就像咬了一口夹着热乎乎的红糟肉或五花肉的光饼,香酥与鲜嫩的味道久久萦绕于唇齿间。
饮食文化不仅体现在老艺人对十番音乐演奏形式的命名中,民间艺人还将福州十番音乐的本土韵味比喻成“虾油味”。虾油是以鲜虾为原料、经发酵提取的汁液,它是福州别具特色的传统调味品。十番音乐的“虾油味”来自于福州十番音乐独有的乐器与演奏方式的“发酵”。其乐器有狼串、椰胡、逗管、大小锣、大小钹、云锣等,多样混杂且融合一体;十番音乐中,笛子常采用超吹、指震音等演奏方式,椰胡则采用煞弓、碎弓的弓法技巧等。十番音乐的整体风格与行走步调一致,强调落地音,形成规律性的气口和顿挫感。正宗的十番音乐给人的感受就如同蘸着“虾油”的食物一般,咸鲜爽口,令人回味无穷。
艺术来源于生活,十番音乐承载着福州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一场联觉的盛宴。十番音乐囊括了福州的“汤菜”、“风味小吃”及“必备调料”,处处洋溢着榕城的“酸甜味”、“酒糟香”,更是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风味。
中国人的音乐审美,与味觉有极大关系。“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孟子在《告子上》中也以“味”来说明听觉美的通感。日本学者笠原仲二在《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一书中认为:“中国人的原始审美意识,在根源方面,是来自于关系到所谓‘食’的某种特殊的官能性的悦乐感——味觉美。”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仅福州的十番音乐与食文化相关,中国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也一样是“舌尖”上的音乐。
中国民间艺术之所以形成和生生不息,在于它“广食人间烟火”,存在于人们的“口味”之中。在食文化的浸淫中,人们以“口味”为音乐的逻辑起点,借用食物制作和品尝感受的表达,从而体悟音乐之美,追索音乐的“韵味”。因此,我们传承民间音乐文化,不要忽视音乐的原始生成和地域特色,要接地气,尤其要用“吃货”的心去理解、品鉴音乐的美和艺术的趣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