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红》:盛开的民族歌剧之花
《彝红》:盛开的民族歌剧之花8月16日下午,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民族歌剧《彝红》在北京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主创团队畅谈了创作感受,并听取了领导、专家对剧作的点评。
“《彝红》对我而言是一个天意。”《彝红》编剧、艺术总监、原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李亭说,在创作该剧过程中,她投入了大量情感,并让这份情感在凉山州的土地上成长、丰富起来,与同行们一起不断探索、修正提高,最大限度体现出戏剧的魅力。
《彝红》总导演、原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黄定山将《彝红》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是红色文化和歌剧艺术的结合,首次通过歌剧形式展现了“彝海结盟”这一笔凉山财富,歌颂了红军、将帅和彝族人民,歌颂了民族团结,意义重大。第二,是一群文艺工作者对中国民族歌剧不断发展的一次探索,《彝红》把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民族语言、民间音乐等接地气的方式展现在舞台上,体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彝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知名歌剧艺术家、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少将乔佩娟认为,《彝红》的创作团队在创排和三次修改中精益求精,常在彝族第一线采风,深入大凉山生活,从而使《彝红》在语言、音乐、舞美、服装等方面得到了彝族百姓的认可。“《彝红》既成功体现了彝民族的能歌善舞,也体现出凉山州人民勇攀艺术高峰的文化自信,是凉山州的艺术结晶。”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彝族诗人吉狄马加首先肯定了《彝红》的政治意义。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彝海结盟”是中外闻名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军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对这类红色题材、革命重大事件进行提炼和创作。
吉狄马加认为,以“彝海结盟”为主题的《彝红》在剧情的递进和起承转合上很有戏剧性,在音乐上吸收了很多彝族音乐和民间音乐元素,在表达上采用了丰富的彝族民歌形式,希望该剧日臻完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歌剧精品、典范。同时,要对《彝红》加强宣传,除了其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也要对这部歌剧的美学成就进行介绍,借此让年青一代真正了解那段历史,让红色文化传播得更广,让优秀民族歌剧走得更远。
刘伯承元帅次子、少将刘蒙说,他爱“彝”,也爱“红”, 因为父亲刘伯承和小叶丹结盟的原因,他从小就对彝族文化非常了解和热爱,每看一次《彝红》,他都热泪盈眶,欣赏的同时更欣慰于本剧每一次的进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