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hifi 发表于 2016-8-24 06:24:41

成都想做“音乐产业之都”

2016《成都文化四季风-音乐消夏》露天草坪市民音乐会在蒲江县大溪谷旅游度假区举行。通过古筝合奏、钢琴弹唱、原创新民歌表演唱等形式的演出,市民享受到一场清新时尚的音乐盛宴。正是今年初,四川省政府召开音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推进完善《四川省“十三五”音乐产业发展规划》。成都积极响应,努力打造音乐产业之都,不但支持举办高水平音乐会,还从政策支持、市场体系完善等方面全面发力,音乐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特色音乐节庆常态举办

  “我本身从事音乐工作,在家门口参加音乐节以前想都不敢想。”市民孙杰说,近几年自己所在的乐队参加的音乐活动越来越多,有时有意向参与主办的单位太多,不得不进行筛选。

  从2015年6月30日首场《乐动蓉城》大型月末惠民音乐会举办以来,成都通过每月一个主题、每月一场演出的低价惠民方式,实现了高水准音乐会常态化举办。与此同时,商业性音乐节连续举办也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文化消费。其中,百威风暴电音节作为中国目前的大规模户外电子音乐节,于今年7月1日首次登陆成都。而被称为“亚洲第一音乐节会”的草莓音乐节,更是今年继武汉、北京、上海、深圳、西安之后首次设立成都舞台。

  成都本土音乐节也有声有色。今年6月初,11台酷炫改装车从成都秀丽东方生态文化景区出发,绕成都二环路巡游攒足了人气,也拉开了2016中国成都汽车音乐节的序幕,已经走过7个年头的成都汽车音乐节日益深入人心。据统计,仅今年元旦期间,成都东郊记忆文化园区18个舞台共举办305场活动,九大类与音乐相关的活动轮番上演,吸引成都市民和游客17万人次参与。“五一”小长假期间,由成都市文广新局、四川音乐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6成都之春室外音乐会七大主题活动和六大配套活动共吸引35万人次参与,带动周边节日消费近3000万元。

  打造音乐产业聚集区

  除了高密度的音乐节,成都支持音乐产业发展注重顶层设计。据了解,即将出台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音乐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成都将高标准建成城市音乐厅等演艺剧场,打造特色鲜明的成都音乐坊音乐消费区,加快推进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在全国具有突出影响力的产业优势。

  “打造音乐之都要求城市必须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建设。”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认为,高端的音乐硬件设施不仅承载着建筑与文化的精髓,也诠释着一座城市的音乐之声。据介绍,为推动成都音乐产业发展,成都已开始规划在市区一环路南一段,建造一座占地近3万平方米、总投资19.7亿元的城市音乐厅。这座音乐厅以构建音乐核心区和产业标杆为核心,打造一座音乐厅、一座歌剧院、一座戏剧厅及多个配套建筑,附属配套建筑包括艺术培训中心、艺术主题酒店等。目前,该项目已启动设计招标工作。

  林戈尔透露,成都城市音乐厅规划建设之初便选址在四川音乐学院附近,旨在借助高校的丰富资源和艺术氛围,打造音乐产业聚集区。“四川音乐学院将从教学、培训、科研、创作、赛事等多方面给予支撑。”林戈尔说。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在成都打造音乐产业之都的东风下,作为全国最大的音乐服务平台之一,落户成都的咪咕音乐有限公司早在多年前便从中受益。

  “选择落户成都,与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音乐高校资源分不开。”咪咕音乐有限公司CEO廖宇介绍,“咪咕音乐”前身为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2006年3月落户成都后,依托成都的资源优势,不断向线上演艺、家庭音乐、广告、衍生品销售等业务领域拓展。如今,“咪咕音乐”已拥有集策划、运营、开发、媒体及客服于一身的运营团队200余人,合作伙伴1600家,规模不断壮大。

  “要发展音乐产业必须拥有一个辨识度较高的音乐品牌。”廖宇建议,成都可以围绕“双创”、高新产业、动漫产业等行业发展音乐产业。《意见》对拓展音乐企业和音乐“双创”项目的融资渠道给予很大支持,其中明确提出成都将建立音乐企业目录,纳入目录的音乐企业享受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文化企业、“双创”小微企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除了大力发展原创音乐,挖掘和保护成都地方特色民族音乐也成为“咪咕音乐”的重要发展方向。“咪咕歌曲版权库中的少数民族版权音乐已经超过10万首。”廖宇表示,众多少数民族音乐已通过“咪咕音乐”的数字化手段得到再现和传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想做“音乐产业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