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佳人 发表于 2016-8-22 06:42:14

器乐该如何进课堂?

器乐该如何进课堂?

  之前笔者曾经撰文讨论该让什么乐器进课堂的问题(见7月13日《音乐周报》),引起一些朋友的关注,尤其是第一线老师的关注,他们为此也提出不同的意见,可见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似乎有必要作更深入的探讨。加之拙文《该让什么样的乐器进课堂》,只是对乐器进课堂的某些现象做考察,没有直接回答什么样的乐器才是合适的,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课堂。这个话题似乎意犹未尽,有必要继续议论议论。

  乐器进课堂需要考虑现实条件,即经济条件和技术学习条件(包括师资条件)。但又不能受制于这些方面的条件,而降低对审美教育的基本要求(因为我们国家是有课程标准的)。那么,在选择乐器的时候就会带来更多的考量因素,虽然国家课程标准中有对乐器使用的建议,即要求音乐教学设施中“配置音乐专用教室、专用设备和实施集体演奏教学所需的课堂乐器,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这里强调常用的乐器,但是不应当过于教条理解课程标准,而应该是因地制宜。不过无论如何,乐器的选用当遵从喜闻乐见、便于教学为原则,都得全面考虑乐器的性能、演奏法、普及性、进课堂的适当形式等多种因素,以达致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在以什么形式进课堂,将是乐器教学的关键。由于乐器的种类和演奏要求、表现性能上的差别,以什么样的形式才能使教学上的使用得当、有成效,应当成为老师们重点考虑的重点。

  一般而言,音乐的课堂教学以大课为主,在选择乐器的时候肯定相对困难。因为一个教学班往往超过50人,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大班教学往往最难掌握。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往往没有办法顾及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习需要,效果比较差,既没有办法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掌握乐器的技能技巧,回课检查的环节更难以保证,更不要说收获学习器乐的乐趣了,所谓事倍功半的教育是也。如果乐器的选择不当(如音准不好),几十号人的齐奏是很难听的声音,对培养音乐耳朵不利。学生过后对乐器教学的印象可能只有活动的经验,而不是艺术经验。

  既然大课形式存在劣势,那么可以考虑其他的形式,因为音乐课堂相对于其他的文化课程,有相当的灵活性。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形成多个兴趣点和乐器类别的分流。譬如不同乐器可以分别组成学习小组,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分组等,既方便老师有的放矢的辅导,也容易使得学生的学习交流作用充分发挥,同时结合对传统音乐演奏形式的直接感性体验和欣赏。但是,这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一专多能的老师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就显得很重要。

快乐佳人 发表于 2016-8-22 06:42:44


  此外,学校的乐器教学还可以更加活泛。一个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器演奏小组,如重奏组合(包括弦乐重奏、管乐重奏、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河北吹歌等形式)、小乐队等。可以是学生的自由组合,也可以是老师根据教学要求来布置,但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长期学习的可能性。另一个就是鼓励社团式的乐器进课堂、进校园。事实上,当今一些艺术教育搞得较好的学校一般都有合唱队、管乐队,甚至是管弦乐队。将音乐课堂向第二课堂和音乐社团的延伸,将是更为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建立起不同程度和梯队的乐团,更广泛地接纳喜欢乐器学习的同学参与,演奏技术的学习部分依靠课外(在家庭或者其他课外形式中完成),老师只是在对他们进行提高性的教学和合作性的演奏训练。当然,这个在一些乡村学校是相对困难的,需要慢慢培养,从无到有,从有到好,逐渐成为乐器进课堂的重要方式,甚至形成校园音乐文化。

  也许,一些学校愿意借鉴国外的教学法,如“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就曾经是比较受欢迎,但并不意味着就是简单套用,它有着一套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理念,强调的是感性的激发,对艺术感受力的初步引导。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源自本身的文化传统和素质教育基础。而且奥尔夫乐器的学习是否适宜作为终生的学习呢?这个问题不能不考虑。对于传统乐器的进一步学习恐怕还得跟传统师徒式的方法对接、结合起来。再有一种情形是,个别演奏家能将一些简单的器具当成乐器,譬如水桶、铁皮、锅碗瓢盆等,都能演奏一通。然而,请不要将此当成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要义,因为这些能将腐朽化为神奇的演奏,其前提是演奏家熟能生巧的演奏,只有具有极其丰富的演奏经验和音乐经验者才能做到。基础音乐教育,面对的是音乐经验空白的孩子,需要的是对美好声音的寻找、体验和创造。不管以哪一种方式将乐器引进基础音乐教学中,都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校方、音乐教师、学生、家长,甚至要借助社会的助学力量的共同努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器乐该如何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