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诗人哦 发表于 2016-7-24 11:03:15

筠子

筠子,原名吴雅君,1977年7月18日出生于新疆,中国内地女歌手,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

1997年,推出首支个人单曲《一起做吧》,从而正式出道。2000年年初,签约京文音像公司 ;同年3月,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春分·立秋·冬至》 。2000年9月10日,在家上吊身亡 。2001年3月,歌曲《春分》入围"中国歌曲排行榜2000年度十大金曲"提名 。

人物简介

最喜欢的颜色:纯色的

筠子专辑最喜欢的歌手:THE DOORS、潘多拉

最喜欢的演员:吉姆-凯瑞

最喜欢的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亨利·米勒

最喜欢的食物:榴莲

最喜欢的城市:威尼斯

最喜欢的宠物:猫、狗

口头禅:没问题

愿望:成为一名弹贝斯的歌星

异性类型:脾气好、有思想

本段人物经历

筠子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嗓音清亮飘忽,将高晓筠子

松作词作曲的《立秋》唱得像个伤感的童话。音乐前辈高晓松、小柯、沈庆、峦树、汪峰、李小龙等音乐人全力协助这位女孩,甚至朴树也为她提笔写下过一首很彻底的朴式浪漫小众歌曲。

1992年-1994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

1994年-1997年赴新加坡商业管理学校学习;

1997年在广州做自费歌手,与音乐人小柯合作推出单曲《一起做吧》,连续两周获音乐台排行榜冠军;

1997年音乐人高晓松为其订做首张个人专辑《春分·立秋·冬至》;

1999年秋专辑录制完成;

2000年年初,转签北京京文公司;

2000年9月10日于自己寓所上吊自杀身亡。

本段突然自杀

2000年9月10日黄昏6点多,筠子被发现于家中上吊自杀的,筠子没有向世人说明自杀的原因,仅给自己的小保姆留了一份遗书,上面有“不要惊动任何人,请通知我妈妈”,“其实我是没办法,因为我天生十分忧郁”等简单的语句,并让小保姆不要害怕。

折叠原因不明

据圈内人士透露,事发当晚,筠子所在的京文音像公司员工大部分出差在外地,只有与公司不相干的人为她料理后事。虽然死因至今尚未查清,但这位女歌手曾说过的话令人回味———“现在市场没有希望,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折叠人物评价

杨钰莹:她好傻!

正准备去香港处理新专辑事宜的杨钰莹在获知筠子的死讯时十分吃惊,她大叫:“天哪,太可怕了!”杨钰莹说,这些年来,老听说女歌手自杀,自己心里很难过。“去年跳楼自杀的谢津与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她的死对我触动很大。生命这么重要,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呀?她们好傻,而我唯有诚心祝愿她们的灵魂早日安息!”杨钰莹最后几乎说不下去了。

鲍家街43号乐队 主唱汪峰:

专辑中那首《青春》,由我作词作曲,是我的心爱之作,当初知道由一位女歌手唱的时候,心里很不放心,并且断定不会有什么让我心慰之处。但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母带,听到她的声音的时候,我被深深震惊了,我确实感到因为她理解了歌词,理解了我,并且把自己的感受也与歌曲合二为一,我仿佛听到了我的心声…感谢筠子!

音乐制作人高晓松:

某天,我边开车边听着电台里的节目,电台里正播放着小柯作的一首名叫《一起做吧》的歌曲,觉得唱歌的女孩潜质不错,这个女孩就是筠子。后来,我在小柯处又听到了筠子另几首歌曲,便突然萌发了为这个女孩制作专辑的念头,这种感觉当时让我都很惊讶!很久没有做音乐的冲动,于是从小柯、朴树、沈庆、汪峰那里搜出他们很多好东西,现在专辑做出来了,希望没让大家失望!

音乐制作人小柯:

按理说,筠子应该算是个出名的老歌手了,因为几年前,我就为她写了《一起做吧》这首歌,并在排行榜上有了很好的位置。她的嗓音和演唱实力以及她现场的感染力让我坚信筠子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实力歌手。

音乐制作人刘劭希(台湾):

筠子对于歌曲的诠释有一种很自然而不造作的方式,或者她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但经常让人“感觉”很对,这大概就是天生的歌手吧!筠子这是一张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的专辑,也是我期盼已久我最幸福的事,不想说音乐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只将这些我的“宝贝”送给歌迷……还能说什么呢?感谢所有支持和理解我的音乐的人,当我抱着我的贝司站在舞台上歌唱的时候,歌迷就是我的生命。

主要作品

《春分-立秋-冬至》

《春分专辑》 词:高晓松 曲:朴树

《立秋》 词曲:高晓松

《冬至》 词曲:高晓松

《白衣天使》 词:詹华 曲:峦树

《LOVE·变奏》 词:李小龙 曲:泰国

《一起做吧》 曲:小柯

《青春》 词曲:汪峰

《玫瑰花蕾》 词:高晓松 曲:小柯

《天涯相随》 词曲:高晓松

《二分之一》 词:沈庆 曲:泰国

本段情感生活

2000年,筠子自杀,有部分报道将筠子的死和高晓松牵扯在一起,筠子的母亲在公开信中称“筠子的不幸早逝,我认为和高晓松不无关系,因为他深深地伤害了筠子的感情和心灵。尽管筠子强装坚强和公司合作出了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专辑,但她心中的阴影是永远也抹不去的,这种伤害为她的最终不幸埋下了隐患。当她再次受到伤害和事业上的压力时,她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了,无奈地选择了这条不归的路,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高晓松对此进行了反驳,并发表公开信。坦诚两人曾经恋爱,但之后分手。

折叠高晓松公开信

现在是午高晓松

夜三点,媒体整天的轰炸追问刚刚结束,网上对我的臭骂意兴正浓。一些网站的投票显示:毫无疑问,我是一个罪犯。

筠子母亲的公开信发表之后,我已向她表示过“不再说什么”了,实际上我们这些天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如果没有长江日报那篇误把高枫当成我的引起众怒的报道,事情也不会演变成这样。我在对那篇报道(说我否认和筠子有关系)的澄清中说了一些激烈的话,导致了筠子母亲的愤怒(老人家甚至一直不相信那是一篇误报),我很理解她的心情,我写这篇言语不是为了回应筠子母亲的公开信,而是我实在受不了媒体的狂轰滥炸,既然不回答媒体的问题就是承认我是罪犯,回答又言多必失,而且有个别媒体的恶意会歪曲我电话里的话导致筠子母亲的怀疑,还不如这样白纸黑字一并回答,省去了整天的电话口舌与心力。

1.关于我们之间的感情问题

筠子母亲的公开信里所说的我们之间的感情问题全部属实。我在此之前也从未否认过。筠子去世前几个月为唱片做宣传时就对数家媒体谈过与我从前的感情生活,说从前因为她觉得我不成熟不拘小节,所以不愿为我付出一切,最终两个人选择了分手(筠子原话),那时我就未否认过,我和筠子正大光明地在一起,正大光明地分手,当时我既没有结婚也没有其他女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否认呢。

分手之后到现在一年多了,除了最初一段继续帮助她的歌唱事业外后来就再没什么联系。我后来结婚成家了,她也有了新的男朋友,是我们圈里一位优秀的摇滚歌手。我当时想她有了京文公司的力捧,又有优秀的音乐人男友,音乐道路上没什么问题了,加之我已成婚,便从未主动打过一个电话。今年以来只接过一次她的电话,几个月前,很平静说了说工作,说她和新男友很好。我当时想我和她之间就象千千万万年轻人一样,曾经好过,又各自走上自己的生活道路。

我既不是筠子的第一个男朋友,也不是最后一个。如果大家坚持认为筠子是为我而死,我是一个罪人,我在这里向筠子母亲和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

但是如果大家认为我和筠子分手我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流氓和感情骗子,我绝不接受。我的父母和筠子的父母都离过婚,说明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这与流氓和骗子无关。

2.关于筠子的歌唱事业

筠子母亲的公开信中关于“我把筠子卖了,拿了15万去美国”一说与事实有出入,但我丝毫不怪筠子母亲,她确实不了解唱片业的情况,因这关系到我的职业道德,在此略加说明。

筠子原本是自费歌手,这在中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唱片业不景气,盗版横行,唱片公司这两年极少签约新歌手,大量歌手为了自己的梦想忍痛自己出钱录音。但我认为她唱得不错,便让她放弃做自费歌手,由我来写歌制作推荐她做公费歌手(唱片公司出资)。我想大家如果对我没有极大偏见的话都会认筠子

为这件事对筠子是个帮助,当然筠子和她母亲也是这么认为的。因唱片业不景气,我跑遍了北京的所有大唱片公司,尽了最大的努力(圈内无数人知道那时我的辛苦)。最后星碟公司出资15万元帮她录了现在大家听到的专辑。在此我非常感谢星碟的老板王小京。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她自己的原因),我又推荐她去了京文唱片公司。因她是带着整张录好的唱片签约京文的,所以京文公司付了15万唱片制作费。由我转交王小京,好在大部分是支票,入帐有据可查。我绝没也不可能私吞,除非我去美国永远不回来了。我只从王小京那拿了我写歌的词曲费而且远低于为其他人写歌的酬金,因为王小京在这件事上也没挣钱。朴树那首歌的酬金还是我自己给的。筠子签约京文我未从她身上挣过一分钱,我从前做的歌手签约时我也从未要过一分钱,这一点与我合作过的每个歌手都能作证。我是写歌的,从不挣歌手的钱。

说心里话,我看到筠子母亲的公开信说我把筠子卖了,心里非常难过。签约京文做公费歌手是多少在北京挣扎的年轻歌手的理想,也是从前筠子的理想,我尽了最大努力帮她完成这个心愿,结论却是这样的。

顺便说一句,我帮筠子签约京文不是象公开信中说的“分手后的补偿条件”,这件事我们分手前就在做,只是延续到分手后才完成。

最重要的是,帮筠子发展歌唱事业不是我们在一起的交换条件,我不是五十岁的老头,在我二十八岁那一年还不需要这样卑鄙,我是觉得她唱得不错,诚心诚意帮她。

3.我负我应负的责任

筠子去世了,如果一定要有人站出来为这件事负责,我愿负我应负的道义责任,实际上我现在这样地被谴责就是在负道义上的责任,虽然我坚持我没做错什么,但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是因为做错了事才成为伤害与被伤害者?

我理解筠子母亲的伤痛心情,我丝毫没有怪她的意思。她是这件事最受伤害的人,还有筠子的家人、朋友、唱片公司。当然,如果大家还能相信我的话,受伤害的还有我和我妻子。我们在为年轻、鲁莽和不知从哪儿搏来的名利付出代价。

其它的人呢,媒体、看热闹的人和在网上骂完人舒舒服服去睡觉的人呢,你们都没有错,但没有错的人也有可能成为伤害者。

也许有一天,也会难过。

高晓松

二零零零年十月十三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