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声》:既经典,也现代
《东方之声》:既经典,也现代如果你对红色经典不甚了解,那么请来听一听《东方之声》吧;如果你对红色经典耳熟能详,也请来看一看《东方之声》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这部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中国东方歌舞团打造的大型环球经典音乐会《东方之声》将于6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3场,用经典艺术向时代致敬。
“正能量、高科技、国家范儿”
当《波兰圆舞曲》等连奏表演唱目不暇接地呈现在舞台上时,观众感受到了和平年代的欢快气氛,而当《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啊,朋友再见》的旋律响起,又迅速将观众带入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壮丽场面。《灯光》、《喀秋莎》等这些前苏联二战时期的经典歌曲把观众的思绪带到了远方,其中女声合唱作品《小路》将悠远的歌声与灵动的肢体语言相结合,细腻表现战火纷飞中人性的柔情浪漫。在东方主战场,我党率领的军队艰苦卓绝、浴血奋战。歌曲中回顾了那从枪林弹雨里走来、经历了无数血与火洗礼的光辉历程。歌唱家郭蓉以小提琴演奏与演唱的独特方式演绎她的成名曲《红旗飘飘》,歌唱家崔京浩以一首声情并茂的《嫂子颂》唱出黑土地的深沉情感……
舞台上,歌、舞、乐有机融合,歌唱演员动了起来,舞蹈演员唱了起来,演奏人员舞了起来。舞台被巨型LED屏包围,营造出具象生动的场景。3月11日,当《东方之声》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结束时,一位观众当场高喊:“正能量、高科技、国家范儿!欢迎你们再来!”
“其实在刚刚排演这台剧目的时候,我心里不太有底,作为‘70后’导演,这台剧目中大多数经典作品甚至比我还要年长。”《东方之声》总导演郑军说,他心中所想,就是一定要把这些正能量的作品艺术化,声乐部分要唱得好听、入情入理。“演出结束时,看到观众的反应,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老百姓还是需要这些正能量的思想,需要这种丰富的、具有艺术性的作品的。”他说。
《东方之声》音乐总监洪兵在编曲上下了很多功夫,目的是让经典与现代结合,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并喜欢上经典歌曲。“在音乐的改编上,我们运用了现在年轻人比较能接受的摇滚乐,甚至是重金属这些多元化的元素,当然也有比较民间化的元素,例如运用了三角琴、巴杨等一些具有东方特色的乐器。同时,在舞台上也做了很大的突破,我们用了很多情景再现的手法诠释音乐,演员很多也是人物化的,这样就增加了歌曲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不要走,留下来”
2016年5月,《东方之声》走进云南开放大学,从始至终,学生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不断,很多学生感慨,这是大学里最“嗨”的一次音乐会。直到谢幕,学生们还喊着“不要走,留下来!”
《东方之声》于2015年10月进行首演,并于2016年1月开启全国巡演,演职人员的足迹抵达44个城市,从北国到江南,演出51场,行程数万公里。
“从音乐会呈现在舞台上到今天,我们的自信心是不断增加的,因为观众的反应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我们每次演出谢幕,大家站在台上的时候都会发现观众不愿走,就站在那儿鼓掌,完全是没听够、意犹未尽的感觉。”洪兵说,他记得当巡演到东北时,观众的反应非常强烈,想起东北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历的一切,很多人在听到歌曲的时候流下了眼泪,还有不少老年人站在海报前拍照。“他们告诉我,这样的演出真的应该早点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洪兵表示,现在想起那一幕仍然很感动。
传承30年不变的东方精神
为了向建党95周年献礼,《东方之声》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如郭蓉将重新唱起大家熟悉的《红旗飘飘》,歌唱家刘玉婉将倾诉《映山红》的深情等。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东方歌舞团就创立了音乐会《东方之声》,并在国内进行了巡演,当时也是一票难求。”郭蓉回忆,也正是在剧团巡演到成都时,她的歌唱天赋被东方歌舞团原团长王昆发现,招进团里,成为当时团里最小的歌唱演员。
郭蓉说,当时的《东方之声》创造了一个辉煌,那就是用很多全新的元素呈现音乐,如把电声和民乐结合起来演奏,或是用美声唱流行歌曲,这在当时都是大胆的创新。“时隔30年,我们再次推出《东方之声》这个品牌,是想让大家看到东方歌舞团的传承,看到我们的传帮带。虽然当年的艺术家们渐渐地老去,有的退休,有的离开,但是他们留下的东方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变化都不会改变。”她深情地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