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 发表于 2016-7-19 08:01:42

音乐适合“丛林法则”吗?

 近闻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小城市在各自举办的合唱比赛中,都发生了有关分数、名次、奖项等争执,台上指挥与台下评委、歌唱演员与观众之间,都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交火,快捷的微信功能为这种争执和交火的传播提供了方便之门,很快这些事件就广为人知了。当双方站在自家立场说话时,所执言辞听起来好像都有道理,评委收人家红包、串通一气打高分,现场导演在音响上做手脚等,在理论上都有发生的可能性,但却也只是单方面的猜想,根本没有——也确实难有——捉到手的证据,那么,这种争执不下乃至出现人身攻击的场面,就差不多是一场闹剧了。

  但若反问争执双方以及主办方,你们愿意看到这种场面吗?相信没有人给出肯定的答复。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

  在我看来,正是这种“你上我下、你好我不好”一类的排名、竞争、淘汰式赛制的存在,导致了问题的产生。音乐本身的真善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所应该秉持与努力的,是让其发扬光大普惠众生。但是,采用比赛的形式来弘扬真善美,就是选错了手段,走偏了方向,最终非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却很可能激起了与真善美相对应的假恶丑。简言之,赛制之“恶”,很大程度上会抑制和掩盖音乐之“善”的挥发。

  人性是极其复杂难辨的,既没有纯粹的好,也没有纯粹的坏,好与坏被激发和激活的机会与程度,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的设计、人际的氛围等方面。比如,“平等”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为了遏制人性中恶的一面对集体和谐氛围与社会伦理道德的破坏。但在传统社会组织秩序的现实需要下,上下、高低、优劣式的排位意识,被暗示并被强化下来,本来与动物界里获得食物与交配权相同的竞争行为,就作为一种人类社会中的合理存在而被确定和灌输,并给公众行为制造游戏规则时提供了理由和支持。竞争的存在意识,竞争的游戏规则的制定,就为人性恶的一面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和可能。在排位规则的游戏中,为达到目标有时候所采用的手段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因为动物界物竞天择等丛林法则里没有道德和法律。

  而音乐呢?其天然的平等交流、互助分享功能,与赤裸裸的丛林竞争法则在本质上是相违背的。当排位、竞争、淘汰的丛林法则成为主导时,抑制或掩盖音乐真善美的事实就成为必然。这种深层次的对立关系,决定了文章开头例子以及其它音乐比赛不良结果的出现,也就是必然的。也因此,任凭主办方或组织者如何苦口婆心、如何费尽心机,只要赛制排位的根本性质仍然存在,事前、事中、事后做再多工作,可能只是枉然(据闻两个城市比赛的主办方,在事后为平息风波做了大量看似公道实则没多少意义的工作)。

  有没有一种形式,可以把音乐中本来存在的美好的东西予以展示和发扬,同时把人性中本来存在的不美好的东西予以阻隔和抑制?当然有。文艺座谈会以来,中宣部关于艺术比赛就有过具体要求,砍掉了许多重复的、层次不高的、有违艺术精神而容易勾起人名利之心的比赛。比如,2014年11月的中国京剧艺术节,采取的就是以评代奖的方式,主办方邀请了23名国内戏曲理论家、评论家、导演、表演艺术家,对剧目只评、只讨论而不设置奖项,参加此次活动的人,不论是参演人员、创作人员,还是行政领队人员,当没有一二三等奖的排位压力时,就会把精力时间都放在艺术本身上来。还有,我所熟知的一个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合唱联盟,当他们看到比赛对合唱艺术有一定程度的阻碍而非发扬作用时,就采用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各当一次东道主的方式,邀请国内知名合唱专家,对几个合唱团进行现场评点和示范排练,逐步提高自己队员的演唱水平与艺术素质。当然,高下是各有自知的,但场面上出现的,却是艺术中最为本质的东西,也是人性中最本该弘扬的东西。

单长华 发表于 2016-7-19 17:20:31

将来搞比赛,不在使用话筒,不用扩音只凭嗓子。过去老戏园子根本没设备,一张口就打到最后一排,那是功夫。现在可好,还得给音响师上贡,不然真捣乱那。看来评委制度也得改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乐适合“丛林法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