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xin 发表于 2016-7-18 06:55:12

维也纳爱乐四重奏为中国观众而来

刚刚成立的维也纳爱乐四重奏分别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天津大剧院为中国观众精彩演绎了奥地利作曲家海顿、舒伯特和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弦乐四重奏名曲。

  这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灵魂人物——现任主席安德里亚斯-格罗斯鲍尔携手乐团的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首席特别为中国观众组成的四重奏组合,风格严谨、高雅而考究,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奥地利古典音乐风格。

  名手配名琴的特别组合

  维也纳爱乐乐团前主席、小提琴家克莱门斯-赫尔斯贝格在音乐会前为乐迷进行导赏,他介绍,室内乐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整体音乐环境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维也纳歌剧院已经有一个持续了好几年的项目,定期请不同的重奏组合来此演出。乐团对重奏组合一贯非常支持,在担任主席期间,赫尔斯贝格提议,用维也纳爱乐乐团自己的一个小音乐厅上演系列室内乐音乐会。

  维也纳爱乐四重奏的成员分别为各声部首席,平时在一个乐团中工作,互相比较熟悉,其中,第一小提琴手、第二小提琴手和中提琴手还是同门师兄弟,四位优秀的演奏家默契度比较高。此前他们分别在其他的室内乐项目组合中演奏,具有丰富的室内乐演奏经验。第一小提琴福克哈尔特-史特伊德曾经在维也纳炫技室内乐团担任了十年首席,他的演奏用琴是一把1714年制作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安德里亚斯-格罗斯鲍尔是维也纳室内乐团(八重奏)成员,他使用的是一把1830年法国巴黎制琴师魏友牧制作的小提琴;中提琴托比亚斯-雷亚是“斯卡拉弦乐四重奏”组合的成员,大提琴塔马斯-瓦尔加同时为维也纳Collage室内乐团、博鲁盖尔四重奏和维也纳室内乐团的成员,他特别偏好用古乐器演奏,2004年他录制全套巴赫无伴奏组曲专辑时,就用一把巴洛克五弦大提琴演奏了第六首。

  纯正维也纳纯正古典乐

  在当晚的演出中,作为开场曲,海顿的《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日出”》(作品76号)清新而充满活力,令观众耳目一新,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如飘渺云雾般的和弦衬托下,第一小提琴仿佛地平线上的第一缕阳光,将高雅、绚丽、考究的“维也纳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舒伯特《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戏剧性的旋律、音量充沛、层次明晰而丰富,死神凌厉的压迫、少女的抗争,坚强与乐观的相互交织。第一乐章骤响如惊雷的下行音阶以及随后小提琴令人不安的断奏,将这种揪心的氛围表露无遗。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吊桥圆舞曲》对于演奏家们更是信手拈来,高贵、华丽、浪漫的气质仿佛流淌在血液中,浑然天成,令现场观众陶醉。

  “《日出》意味着我们第一次与中国的公司合作、第一次到中国来演出,是刚刚开始的寓意。”赫尔斯贝格认为,由于成员均为乐团各声部首席,维也纳爱乐四重奏演出的曲目很自然地以古典音乐为主,成立初期,主要选择反映奥地利音乐传统的曲目,观众也一定希望听到原汁原味维也纳风格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舒伯特——他与维也纳的渊源比较深,曾在维也纳住过很长时间,度过了青春时光,除了室内乐作品之外,他还有很多艺术歌曲都是具有维也纳风格的经典作品。此外,考虑到观众比较期待听到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作品,重奏组合安排了勃拉姆斯的作品,将来在中国巡演也会演奏一些优秀的中国作品。

  赫尔斯贝格透露,2017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以及爱乐四重奏将在中国进行连续十四天的巡演,同时也将选拔优秀的中国青年音乐家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曲目选择方面兼顾我们的特长与风格,比如,将演奏贝多芬与理查-施特劳斯的一些作品,借此机会,我们将对中国市场、中国观众作深入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维也纳爱乐四重奏为中国观众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