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hifi 发表于 2016-7-4 08:24:49

短篇小说,值得一读

  第一部分:湄潭来了个刘先生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屈辱的一年。日寇铁蹄之下,国土沦陷殆尽,军民士气一片低迷。

  农历腊月,贵州湄潭县山区的古道上,山体两侧怪石嶙峋,道路泥泞不堪,一场大雪过后,行人极为稀少,远处一辆马车缓缓驶来,拉车的瘦马吃力的挣扎着,让驾车人不断挥动鞭子使劲吆喝。

  “老陈,不要难为牲口了,慢慢走吧。”车上开口的人,穿着朴素的棉布长袍,洗的已经有些发白。

  赶车的老陈有点难为情,说道:“耽误刘先生赶路喽,要不是日本鬼子,准能买到好的牲口,可惜…”

  后半段的话老陈没有说出口,时事艰难政局危已,不是一个小小的马车夫,能够妄自评议的,车上的刘先生听完,一脸凝重双眉不由紧锁。

  天黑之前,终于在老陈的努力之下,到了湄潭县城。

  迎接刘先生的,是本县县长严浦泉先生,先生年岁已大,寒风萧瑟中,他只能将身子佝偻成一团,避免风雪的侵袭。

  远处的马车渐渐行来,铃铛在寒风中传出老远。

  严先生焦急的望着远处,希望能够看清楚是谁,可惜他年岁已大,眼睛有些昏花,等他瞧得真切,车已经停了下来。

  “浦泉先生,真是非常惭愧,让您久等了!”下车的人一脸歉意,丝毫没有露出路途的艰辛,反而关心起了老人。

  严先生扶住眼睛,认真仔细打量起来,声音因为寒冷有些发颤,问道:“可是刘淦芝先生么?”

  来人爽朗的笑道:“先生不敢当,正是刘淦芝。”

  严先生喜极而泣,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可把你盼来了,本以为留美的博士,怎会来湄潭这种小地方,真是想不到啊,以后湄潭的百姓可就有福喽!”老先生一声长叹,兀自激动不已。

  刘先生沉重的说道:“国家使命刻不容缓,先生高抬淦芝了,这寒冷的天气,苦了老先生久等!”

  严老先生好意设宴招待,但被刘先生拒绝了,严先生释然,深知国难当头节俭为大。

  昏黄的灯光下,老式的桌椅,已看不出本色,一碗热气腾腾的肠旺面,面是杂合面,汤只是清汤,少许的辣椒,在碗中显得格外殷红,面在刘先生的‘滋溜’声中,显得异常的香甜,

  刘先生吃罢,在日记上写道:十一月十七日,大寒,一碗肠旺面下肚,顿觉神清气爽,初入湄潭,中央实验茶场筹建一事,责任重大任务艰难,淦芝深为忧愁,为今之计,唯有勇往直前以报国恩。

  翌日清晨天色未亮,还未等刘先生睡醒,客栈门外已经聚集了一大帮人,来人老少皆有,都在寒风中翘首以盼,想看看刘先生到底是何等模样。

  “刘先生出来了!”人群中有人喊道。

  人头顿时攒动起来,朝着刘先生的方向挤去,先生见下面围了一群人,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急忙迎了上去。

  “刘先生,你好,我是湄潭日报的记者,能否请教您一个问题,湄潭这个地方红茶历史悠久,请问您这次来,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什么作为,能将湄潭的红茶发扬光大么?”记者先生问道。

  一个青年学生模样的人,不等记者话说完,焦急的问道:“刘先生从外边来,能否给我们讲下国内时局呢,我们学生都很关心。”

  刘先生笑了起来,用手轻轻的压了压,人群喧哗声渐低,然后说道:“谢谢大家的关心,刘某人这次前来,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而是来办实事的,湄潭自古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能研制出举世瞩目的好茶种,至于时局问题,若有需要,可以随时和我来谈,我的大门随时敞开着。”

  人群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开口说道:“淦芝,好久未见,别来无恙乎?”

  “原来是国桢兄,你这个茯砖茶专家,平时想见你都难,本来早该拜会你,不料让你倒先登门了!”人群中自觉让开一条道,刘先生说着话迎了上去。

  徐国桢笑道:“我们这算是胜利会师了,胜利这个词久未听到,不如由我来开个头吧!”

  人群中一阵哈哈大笑,都说徐先生真是爽利人,说话都这么有趣,刘先生见徐国桢到来,必有要事相商,不想被人打扰,只得朝着人群拱手作揖道:“谢谢诸位关心,今日有事和国桢兄相商,请大家先回吧,来日再会!”

  送别众人,刘先生跟随徐国桢到南城周朝韵家,此地是中央实验茶场筹备组先期租住之地。

  一杯清茶已经见底,再次斟满之时,已经见不到茶色,徐先生望着茶水,愣神良久,感慨的说道:“泱泱中华,想不到今日连一杯像样的茶水,都拿不出来招待淦芝兄,研究了一辈子茶叶,都不知道出路何在!”

  刘先生也是感慨良多,一路走来,饿殍遍地民生维艰,中央政府又忙着打仗,哪里管老百姓的死活,可这仗却越打越烂,经费已经见底,若再无出路,那国之危矣。

  刘先生强颜欢笑,道:“国桢兄何需如此说,兄对茶研究之处让淦芝受益良多,觉得茶之一道大有可为,做好了救国救民,是件大好事,何必这么垂头丧气呢!”

  徐先生道:“那以淦芝之见,当从何做起呢?”

  刘先生坚定的道:“实业救国,唯有开发出量高质好的新茶,建立茶叶出口基地,尔后从西南史迪威公路运出,换取大量外汇,以资国需方能救国救民。”

  徐先生深以为然,说道:“还是你这位留过洋的人,才知道国际形势,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刘先生继续说道:“茶叶连片种植,需要大量适宜土地,不知国桢兄有何高见?”

  徐先生略一思考,答道:“大片适应种植的土地,这样的地方倒是不好找,湄潭这地方民风彪悍,这件事倒要慎之又慎才是!”

  徐国桢先生来访后不久,茶树栽培专家叶知水、李联标两位先生相继到访,几位先生的到来,详谈中央实验茶场筹建一事。

  刘先生到任后,中央实验茶场筹建委员会人员终于齐备,就待开足马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湄潭这地方,山清水秀,植被丰富。

  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容山长官司治理湄潭境地,容山长官司韩、张二氏每年必须将本地所产之茶叶交播州茶仓,作为播州宣慰使司向朝廷进贡的“方物”。

  《贵州通志:风土志》载:“贵定云雾山茶有名,惜产量太少,得之极不易。”这些年来,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山区生态条件受到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更使茶叶生产大幅度下降,不适宜大规模出口。

  湄潭的情况与中央政府的初衷背道而驰,寻找可规模化种植的大片山区,已经迫在眉睫,眼看着茶籽的播种期一天天流逝,刘先生不免着急上火。

  刘先生只得四处奔走,勘察事情,最终将目光放在了象山这个地方,只是此地为县城百姓及官员多年墓葬之地,也就是俗称的‘祖坟’,到此处挖坟种树,让刘先生颇感为难,但其他地方相比此处,都不具备条件,刘先生只得定了下来,准备征地一事。

  不料消息一经传出,湄潭县城一下子炸了锅,一时间群情激愤,委托县中有头有脸的士绅前来探望刘先生,希望他打消这个念头。

  士绅没有白来,带的礼物颇为厚重,希望好言劝慰一番,不料在刘先生这却碰了钉子,士绅怏怏而回。

  县长严浦泉先生劝道:“淦芝啊,众怒不可犯!”

  刘先生说道:“其中的厉害关系,我岂能不知,只是实在没有比象山更好的地方了,只怕这次只能委屈百姓了,中央实验茶场筹建已经刻不容缓啊!”

  严浦泉先生无言以对,默默的离开,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刘先生面色忧愁的能滴出水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短篇小说,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