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秋言 发表于 2016-6-26 10:35:40

流浪的“名”乐团民间的“民”乐团

刘毓麟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京胡启蒙的他与民族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刘毓麟被选送至上海音乐学院进修,跟随指挥家夏飞云学习指挥、跟随作曲家何占豪学习作曲。2000年,刘毓麟回到故乡长沙后,开始了建立民乐团、普及民乐的艰难步伐,一干就是12年……本报特别约稿刘毓麟,从一个老民乐人的角度,讲述他与民乐的苦与乐。

  民乐团终成气

  2004年4月,社会各级人士的支持下,“田汉民乐团”正式成立。乐团本着“德才兼备、年轻化、专业化”弘扬和推广中国优秀民族音乐为宗旨,演奏员均来自全国各音乐院校毕业生和省市专业艺术团体优秀人才。

  田汉民乐团自成立起,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音乐会,扩大了社会知名度。如2005年湖南国际音乐周“中国经典民乐专场”、2005年中国首届剧场论坛民乐专场、2006年中国中部首届投资博览会民乐专场、2007年2月湖南卫视春节晚会《赛马》、2008年“新年音乐会、”2013年“新年音乐会”、2014年田汉民乐团十周年庆典音乐会等。

  我在举办各类专业音乐会的同时,也注重对基层民族音乐的普及,为民族音乐进入民间,进入普通群众的生活而努力。一方面,我带领乐团成员克服困难,进入大学校园、企事业单位及基层做一些公益性演出,如2014年6月29日中南大学国学中心成立专场音乐会、2008年与2009年为长沙市委《端午诗会》创作音乐、2012年11月长沙市商贸旅游学院魅力之声民族音乐会、2013年3月浏阳市民乐走进农家专场音乐会、2014年元旦湖南省慈利新年音乐会、2015年2月9日湖南省水利厅老年中心慰问民乐专场等;2010年指导长矛岭小学,该校学生们均来自农村,毫无音乐基础,也没有经济条件去购买乐器,鉴于此种情况,我带着学校师生几次前往益阳桃江,砍回路边的竹子制成乐器,创作了“竹乐”《竹乡印象》并参加同年的长沙《端午诗会》,被选入长沙市政府演出曲库,被认为是“2010年最具创新的节目”。2011年左右,筹建指导长沙麓山国际学校民乐团,排练两学期后该团成为长沙中小学民乐团中的一匹“黑马”,并于乐团成立的第三学期赴维也纳表演民乐合奏《飞天》。2012年起,指导并参与筹建曹家坡小学“中阮乐团”,从整个小学对中阮一无所知到帮助小学发展成30余人参加的乐团,乐团现与湖南一师二附小合作建立了民乐团,并坚持每年从一年级新生中招纳新团员,以保证乐团的持续发展。

  作为“民乐团”,弘扬与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是我们的己任,“田汉民乐团”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民族音乐传播与交流媒介的重要作用,2011年10月在第五届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由我指挥演出了民乐专场、指挥2014年9月28日于岳麓书院伏羲台举办的世界首届国学大典国乐节及其颁奖典礼;2015年9月25日应邀赴美阿尔弗莱德大学作系列演出、讲学,成为民族音乐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的一张名片;2016年,我相继收到澳大利亚及美国的演出交流邀请。

  未完成的“民乐梦”

  田汉民乐团从无到有,呕心沥血专业打造12年,现取得一定的成就,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但回顾我前半生的艺术生涯,从最初学成回乡,投身民族音乐事业,到现在“功成名就”,可谓是荣誉与艰难并存、理想与现实博弈。以现在田汉民乐团为例,虽取得巨大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亟需得到改善和解决的发展问题:

  1、场所流动。田汉民乐团自成立至今,几经迁移,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这在任何一个能有所成就的乐团看来,都是难以想象!在此情况下,如何能继续保证演出质量?须知,好的艺术作品,是需要艺术家们费时打磨而成,没有场地,排练时间难以保证。

  2、人员流动。乐团成员主要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回乡学子及各艺术团体表演者,他们各个都是在艺术上有着很高造诣的艺术家,都是凭着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而聚在一起。各地演出全靠演员自己肩挑手扛,没有乐谱,我就发动妻女手抄分谱。作为乐团指挥,把控音乐作品的演出质量是我的责任,但在人员极度欠缺的情况下,我不得不身兼数职,既担任指挥,又担任作曲、编配,代表乐团对外联络、对内协调,繁重的事务使得我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思考状态,以保证自己能随时进入工作状态,经常凌晨3、4点起床工作1小时后再接着进行短暂休息。

  3、经费紧张。经费的不足是田汉民乐团一直面临的困境,自田汉乐团成立以来,所有大件乐器、乐谱、服装等全部由我自己出资购买,但个人的经济能力毕竟有限,经费不够,不仅影响到乐器、服装等硬件设施的购置。平日排练没有任何补贴,往返路费完全自费,各自演出也只有极少的象征性报酬,更无任何福利可言。若不是秉承着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田汉民乐团绝对走不到今天。

  以上问题,是中国众多民乐团体共同面临的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民族音乐是中国人的“DNA”,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正如我与田汉乐团所有不计报酬、不讲名利的团员们正在进行的工作一样,我们要培养出自己的团,要有中国特色,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有自己的话语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流浪的“名”乐团民间的“民”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