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xin 发表于 2016-6-25 06:50:43

奇妙的结合与狂想

  国家大剧院2016五月音乐节-盛赞巴洛克迎来了两位名家——女高音曹秀美和吉他大师佩佩-罗梅罗。两位音乐家联袂演出的这场名为“爱的咏叹”的音乐会,于奇妙的结合中回荡着绕梁不绝的优美共鸣。

  女高音与吉他在同一场音乐会上出现,虽然并非绝无仅有,但也并不多见,毕竟,为女高音和古典吉他创作的乐曲十分罕见。除非在共鸣极佳的教堂里,即使在声效相当好的音乐厅里,吉他作为声乐伴奏乐器,声响也过于微弱。这一点在曹秀美与罗梅罗的这场音乐会上也很明显。

  这场音乐会并非如笔者之前“望文生义”所想像的那样所有曲目都由女高音与吉他合作,事实上,二者同时出现只在三首作品中:上半场的最后一首,巴西作曲家维拉-洛博斯的《巴赫风格巴西舞曲》第五首;下半场的大轴曲目,法国作曲家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以及作为返场曲之一的《西班牙摇篮曲》。这三首乐曲中,夏布里埃的《西班牙狂想曲》又有所不同——出现在舞台上的是三位音乐家:曹秀美、罗梅罗和我国钢琴家张佳林,形成极独特而充满魅力的由吉他与钢琴同时为女高音伴奏的组合。在《巴赫风格巴西舞曲》第五首中,吉他的演奏即使在强奏时都过于接近喃喃低语,如果说这件乐器固有的亲切抒情性在它作为独奏乐器时还不那么明显,但作为伴奏乐器时就暴露出来了,尤其是与之前的钢琴伴奏相比。返场的《西班牙摇篮曲》,由于曹秀美的演唱非常轻柔,人声与伴奏的声音平衡获得了难得的理想平衡。

  对于笔者,整场音乐会最精彩、热烈、难忘的,无疑是《西班牙狂想曲》。在这场音乐会之前,我从未听闻以如此独特的三人组合呈现这首脍炙人口的管弦乐名曲。钢琴和吉他,平素“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乐器,同时为女高音伴奏,结果是出乎意料地精彩纷呈。在女高音主导、钢琴作为“槌击”乐器与吉他作为弹拨乐器所构成的独一无二的绚烂音色中,西班牙式的火热,西班牙式的风情以及西班牙音乐特有的重音,在三位音乐家之间默契传递,曹秀美突出朗诵风的演唱,让久已习惯了由管弦乐演奏的旋律绽放新的光彩。为了突出西班牙风情,曹秀美走上舞台时手里还特意拿了一把扇子,这件小小的道具有着不可忽视的点睛之妙。

  这场音乐会由于是两位名家共同演出,曲目相当丰富。曹秀美演唱的曲目从毕肖普的《瞧!温柔的云雀在这儿》、亨德尔的《让我痛哭吧》,到德利布的《卡蒂斯姑娘》和维拉-洛博斯的两首作品。其中上半场的第三首是舞剧《吉赛尔》的作曲家阿道夫-亚当的《妈妈,请听我说》,当曹秀美开始演唱时,听众几乎人人都立即听出最熟悉的旋律:这不是《字母歌》吗?很多人也熟悉莫扎特根据这首法国民歌曲调谱写的他最著名的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曹秀美喜欢这首作品,她的唱片《斗牛士》中收录了它。在这样的作品中,曹秀美的抒情花腔女高音的嗓音所具有的甜美和圆润,让熟悉的旋律散发出芬芳。在复杂的变奏段落,她的巴洛克式花腔技巧虽然不是巴托莉式的辉煌,但也清晰而准确。她的嗓音在稍低的音区也开始有些失去她在巅峰时期的灿烂光泽,但整体而言还相当新颖。她在返场时用中文演唱了我国作曲家黄自的《玫瑰三愿》,虽然她的中文发音不如中国歌唱家那样地道,但声乐线条的表现力却是出类拔萃的。

  罗梅罗大师手里拿着吉他走上舞台的步履依然坚实,举止间透出西班牙绅士的优雅风度。他的曲目是分量十足的吉他名家保留曲目,包括改编自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三首《加沃特舞曲》、卡斯帕尔-桑斯的《西班牙组曲》、阿尔贝尼斯的《传奇》、塔雷加的《阿拉伯随想曲》以及返场演奏的《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他的轮指演奏依然均匀清晰,尽管节拍的律动有时略欠完美,显出由于年老而无可避免地会出现的技术退化,但在绝大多数时候,炉火纯青的大师造诣仍然保持着感人至深的力量。

美一年 发表于 2016-6-25 10:22:53

学习了{:1_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奇妙的结合与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