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发表于 2016-6-17 14:40:34

将童心融入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常被认为曲高和寡、难以接近,似乎听者必须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才能“参悟”音乐中的深刻内涵。

  真的是这样吗?有一点应该最能说明古典音乐甚至比流行音乐更容易接受,这就是:古典音乐中有些名作是写给孩子们的,没有给小听众们设置任何门槛。这类音乐最杰出的代表当属“普及三大件”——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和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这三部经典之作年复一年地在世界各地的儿童音乐会、普及音乐会上演奏,尤其在儿童节这一天上演率最高,但不管演出多少遍,它们对听众的吸引力仍然没有减弱,这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good 发表于 2016-6-17 14:40:43

《彼得与狼》创作于80年前的1936年4月,当年5月2日在莫斯科儿童音乐会上首演。这首乐曲演出时是有解说的,解说词由普罗科菲耶夫自己撰写。虽然作曲家并不是诗人,但从第一句开始,他的文字就以亲和力引人入胜:“亲爱的孩子们,在即将发生的下面这个故事中,不同的乐器将代表不同角色和特殊音响:长笛代表小鸟,双簧管代表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顿音代表猫,大管代表爷爷,三支圆号代表狼,弦乐四重奏代表少先队员彼得,猎人的射击声由定音鼓和大鼓代表。亲爱的孩子们,在故事的进行中,你们能分辨出这些乐器的声音。”这样亲切的解说词怎能不吸引每一位小听众?

  《彼得与狼》的故事符合好童话应有的特点,即虽然狼的出现也有几分阴森之感,但并没有残忍的内容。当勇敢的少先队员彼得与小鸟一起用绳套将狼套住后,彼得在树上朝猎人们大喊:“别开枪!小鸟和我已经把狼抓住了,请帮助我们把它送到动物园去吧!”就连被狼吞下肚的可怜的鸭子,作曲家也没有忘记要符合孩子们心理的童话思维将它解救,解说词的最后一句是:“如果你仔细听,还能听到鸭子在狼的肚子里发出的嘎嘎声,因为狼吞得太急,鸭子在狼的肚子里还活着呢!”

  《彼得与狼》的每次演出和录音,都是朗诵与音乐的一次可爱结合。在不计其数的唱片录音中,我们会在解说者的队伍中发现曾在第一部“007”电影《007之诺博士》中饰演詹姆斯-邦德的肖恩-康纳利和美国前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比尔-克林顿、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与索菲娅-罗兰组成的堪称史上最奇特、耀眼的3人组合,出现在指挥家长野健与俄罗斯国家乐团合作的2003年版《彼得与狼》录音中。有着传奇色彩的大提琴家杜普蕾和小提琴大师帕尔曼也都担任过《彼得与狼》的解说人,杜普蕾与丈夫巴伦博伊姆和英国室内乐团携手;帕尔曼则与朋友祖宾-梅塔和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

  口才好的指挥家也时常在自己指挥的《彼得与狼》中亲自上阵,身兼指挥与解说两职,例如指挥家伯恩斯坦和普列文。阿巴多指挥欧洲室内乐团录制的《彼得与狼》请到了闻名全球的歌星斯汀担任英文解说,还有由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作为解说的西班牙语版。当阿巴多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在2009年秋前来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举行音乐会时,阿巴多曾希望《彼得与狼》能够制作一个中文版。在大师辞世一周年后的“六一”儿童节,中文版《彼得与狼》在中国发行,担任解说的是演员赵薇和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在这个备受瞩目的中文版发行当晚,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谭盾指挥下,于国家大剧院演出了中文版《彼得与狼》交响童话音乐会,给到场的小听众们带来欢乐。

  评论家从《彼得与狼》中解读出具有政治色彩的内容:彼得的名字与彼得大帝相同,代表俄罗斯;而狼,则代表纳粹德国。狼被捉住,代表俄罗斯降服了纳粹德国。小听众和成年听众们在听《彼得与狼》时或许谁也想不到这一层含义,但如果成年听众试着照此“含沙射影”的思路,重新听听熟悉的《彼得与狼》,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中动物更多,如同乐曲的副标题所提示——“动物园大幻想曲”。其中每首乐曲的形象感,即使没有解说,小听众们也能从惟妙惟肖描摹动物和人(练琴的钢琴家)的音乐语言中直观地感受到。第十三首乐曲《天鹅》是脍炙人口的名曲,乐曲旋律将天鹅游弋在碧波荡漾水面时高雅端庄的形象表现得非常生动。原苏联舞蹈名家巴甫洛娃曾根据这首《天鹅》编创了芭蕾独舞《天鹅之死》,进一步扩大了此曲的知名度,但在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它只是嬉水的天鹅,与死亡无关。

  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创作于1946年,在《彼得与狼》问世10年后,作曲家为当时英国拍摄的一部纪录片《乐团的乐器》所写。在这首乐曲中,管弦乐团里的每一种乐器都以艺术的方式亮相,依次向听众展现其声音和演奏技巧,与此同时,展现内容也被贯穿到变奏曲这种曲式之中。布里顿在这部看起来、听起来都有些“小儿科”且带有教学示范性质的乐曲里,融入很高的技术含量,让小听众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了变奏曲,以及乐曲最后的赋格。这种做法既体现出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对儿童听众的尊重,也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变奏曲、赋格这些古典音乐曲式和技法,孩子们完全能够理解和欣赏。

  其实,作曲家写给小听众们的音乐作品远远不止这“三大件”。舒曼的《童年情景》、比才的《小组曲》(《儿童游戏》)、杜卡的《小巫师》(《魔法师的弟子》)、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里亚多夫的《基基莫拉》,以及我国作曲家史真荣创作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都是适合孩子们听的乐曲。在歌剧领域里,除了德国作曲家洪佩尔丁克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歌剧《汉泽尔与格蕾太尔》,例如莫扎特创作的歌剧《魔笛》这样通常以成人为目标听众的歌剧,也完全能够成为孩子们的音乐精神食粮。正如老一辈指挥家舍尔欣所评价,《魔笛》这部“孩子气的戏剧”,有着既单纯又深刻的崇高效果。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乐团和音乐家将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并不易于接受的作品演奏给儿童听众。在2007年的第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来自德国的班贝格交响乐团在英国指挥家乔纳森-诺特指挥下,选择了素以艰深著称的匈牙利现代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来开启“巴托克音乐探胜之旅”,向他们心目中“勇敢、好奇的小听众们”揭示缤纷多彩的音乐世界。

  世界知名乐团也开始创造机会,吸引孩子们来到音乐会上聆听古典音乐。例如,柏林爱乐乐团的森林舞台音乐会有着富有亲和力的氛围,这来自室外的轻松环境与精心的曲目选择,也得益于演奏者的亲和力。在2002年柏林森林舞台音乐会上,小提琴家瓦吉姆-列宾任独奏,在帕格尼尼的《威尼斯狂欢节》变奏曲中,担任指挥的扬颂斯并未挥动指挥棒,而是站在指挥台上注视着列宾拉琴,脸上不时露出惊讶和敬佩的表情。这位指挥家还俏皮地凑近列宾,仿佛说:“啊!这琴拉的!真棒啊!……”在列宾演奏完第二段变奏时,他忙里偷闲地伸出左手食指和中指,向扬颂斯示意道:“别急,这是第二段了!”

  在这种幽默轻松的氛围中,笔者看到了动人的一幕:当音乐会最后按照惯例演奏保尔-林克的《柏林的空气》时,有的孩子骑在爸爸脖子上伴随音乐节奏手舞足蹈!在此情此景之中,有谁还会觉得古典音乐严肃、沉闷、远离儿童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将童心融入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