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藜
张藜 (1932~)笔名桦成林、钟子玉。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东北鲁艺文学研究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歌词作家张藜是大连人,1932年10月17日生。1945年就读于大连一中,1948年进东北鲁艺戏剧系攻读文学,1950年毕业留校从事文学创作,195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1957年调入吉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室,1970年调入中央民族乐团创作室,国家一级编剧。张藜 - 经历
1932年,张藜生于大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他从小就过着苦日子,并遭到过日本鬼子的毒打。1948年11月,16岁的张藜考上了鲁迅艺术学院,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可是,这一路他走得很艰难。1957年秋天,他调到吉林歌剧院工作,正赶上整风运动,心直口快的张藜因为给院里提了些意见,因而在反右斗争中成了“右派”,被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一去就是9个月。回来后没多久,他又是在领导面前“多言多语”,头上又多了一顶“反革命”的帽子。1962年,张藜又被下放到农村改造,这一去就是十几年。1978年12月,已经平反的张藜决定向命运进行一次挑战,他要到北京闯一闯,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调到北京中央民族乐团之后,张藜日以继夜地从事歌词创作,几百首歌词放在案头上,可没有一首能唱得响。好心人曾劝他,写歌词不行,就写点诗吧,在报上发表,也好得点稿费养家糊口。可不信邪的张藜来了犟劲,庄稼不收年年种,这条路他是走定了。苦心人遇上了好心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词作者晓光帮助他,《社员都是向阳花》的词作者张士燮也帮助他,为他到云南、湖南、福建、山东体验生活创造条件。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出版了300多首歌词的专辑《相思潮》。
1984年秋天,由于同乡秦咏诚的推荐,他结识了李谷一,他的执著,他的炙热的歌词一下子打动了这位女歌唱家。这以后,李谷一一连唱了张藜十几首歌,其中《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一下子唱红了大江南北,张藜的名字也逐渐被人们所喜爱。从此以后,张藜一发而不可收,《鼓浪屿之波》、《山不转水转》、《久别的人》、《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等歌曲成了亿万人民喜欢的歌曲。有的人一首歌就可以唱红,而张藜有几十首歌都能在全国传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张藜“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关键在于他深厚的功底,一个是他专业的功底,更主要是他生活的功底,说到底是他对生活深深的爱。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音乐。张藜的哥哥是学习音乐的,他经常听哥哥讲乐理,和哥哥一起听留声机唱片里播放的歌曲。他学会了识五线谱,能够熟练地弹钢琴。这段生活是他在音乐道路成长过程中坚实的基石。1945年,13岁的张藜曾把苏联红军救助中国女孩的事写成《输血的故事》,在当时的《中苏友好》杂志上发表。16岁参加鲁艺后,他曾在秧歌剧《永安屯翻身》、《杨勇立功》中担任角色,而且还在歌剧《白毛女》中担任领唱。 张藜在农村一干就是十几年。他点过种,割过地,赶过车,喂过猪,他沤过麻,打过绳,砍过山柴,下过煤井。他曾住过马棚,夜阑人静时,他望着满天星斗,听着马嚼夜草的声音,品味着生活中的无穷无尽的滋味。
三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 、《辘轳·女人和井》 、《古船、女人和网》之所以获得成功,电视剧的主题歌立下了汗马功劳。即或有的人没看过这几部电视剧,可张藜作词的主题歌他们不少人会唱,可见歌词是打动人心了。像《不能这样活》中的:“东边有山,西边有河;前面有车,后面有辙。究竟是先有山,还是先有河,究竟你这挂老车走的是哪道辙 ”《命运不是辘轳》中的:“白涯涯的黄沙岗,挺起棵钻天杨,隔着篱笆有一座海青房。”《篱笆墙的影子》中的:“只有篱笆墙的影子还那么长,在那墙上边爬满了豆角秧。”《山不转水转》中的“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蜘蛛吐丝画它自己的圆 ”多么通俗易懂的语言,然而里面内涵的道理很深。显而易见,没有多年农村生活的积累,张藜是写不出这么既优美又深富于哲理的歌词来的。 久而久之,张藜完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用他自己的话说:“离曲能诵,谱曲能唱;有文采又上口,有嚼头又不生涩;易流传,能品味;扬诗之情,含戏之谐;既有俚语之俗风,又有歌诗之雅趣;其情切切,其语铮铮。” 生活在于积累,积以时日,成效自见。张藜谈到这方面的感受时说,由于有了长期的生活经历,在创作时往往产生升华,届时.会有神来之笔。 徐沛东写了一个曲子,约张藜到琴房里听他弹,前奏曲弹过之后,雄浑的曲调一下子震憾了琴房,刚弹完一个小节,张藜让徐沛东马上停下。他说:“有了”,马上唱出“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那一天,他们也真是弹到这为止,张藜拿回五线谱,回去一口气就把词填完了。
曾创作《我为祖国献石油》作曲家秦咏诚把谱子给了他之后,他在家里不知弹奏了多少遍,可总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他索性把它放一放。没多久,在张家界有一个词作者的聚会,他应邀参加了。一天晚上睡觉前,他把歌谱拿出来看了几遍,可仍然一个字也没写出来,伴着失望,他睡下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张藜把窗户推开,探头远望,一轮旭日缓缓升起,把个对面的天目山映照得如诗如画。张藜走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他经常被山河的壮丽而感染,然而却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极度的兴奋。他想到自己走过的路,尽管曲曲折折,但毕竟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此情此景,就在推开窗户的一刹那,他一下子脱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感觉找到了 他一鼓作气又写下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山村落,路上一道辙。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这首歌旋律舒展、优美,和张藜细腻而真挚的歌词浑然一体,结合精妙,成为了全国亿万人民喜欢的一首歌。
张藜 - 作品
著有歌词《亚洲雄风》、《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命运不是辘轳》、《不白活一回》、《苦篱笆》、《我和我的祖国》、《鼓浪屿之波》、《女人不是月亮》、《半边楼》、《运河人家》、《情债》、《山不转水转》等,作品集《歌诗之路》、《百灵鸟》、《相思潮》、《张藜歌诗三百首》、《张藜歌诗评论集》、《草原上有个美丽的传说》等。
张藜 - 近况
目前,年近古稀的张藜仍然事务繁忙,尽管他患有严重的腰痛症,但他不顾病痛带来的不便,仍然坚持创作,并参与研讨会、辅导业余词作者等各种活动,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张藜 - 评价
张藜在五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像《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久别的人》、《山不转水转》等都深受大家的喜爱,在群众中广为传唱。
张藜被圈内人称为“大器晚成”,因为他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20世纪60年代,他早期的作品曾被一些前辈名家予以否定,但他不仅不气馁,反而更加倔强地艰辛攀登,刻苦学习创作,最终被广大听众喜欢,走向成功。他的词作构思独特,新颖而富有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
媒体评论
张藜同志奋进在他认定的歌诗之路上跋涉攀登,从而不仅仅是在编写歌词,而是创作歌诗,视歌诗为生命。
--公木
在作者一发不可收拾的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他为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所写的那几首歌,《苦乐年华》、《篱笆墙的影子》是真正属于张藜的东西。
--乔羽
我觉得张藜同志的词具有真情美、深情美、浓情美,这些特点构成张藜歌词的特色,也恰恰是这些特色引发着我的音乐创作激情,使我的曲与他的词相得益彰。
--徐沛东
目录
音乐里的文章事
怎样写好一首歌词
歌词创作的胆、识、力
留心身边的事
投火与偷火
敏锐感
人之常情与你独特的感受
感觉仓库
折光反映
纸上词章纸外作
语言的匠心和功力
写词力戒平、散、长
爱谷情怀
"全新世界"与现实主义传统
宝葫芦的奥秘
再谈照葫芦画瓢与照瓢画葫芦
开拓歌词题材
再谈开拓题材
主题思想的微观阐释
创造韵味
风格短论
流传意识
词艺三聊
歌词三品
理议三题
排骨肉
选词概要
歌词创作的"三巧"
歌词的音乐设计
词曲合作的几个问题
提高歌词的音乐文学价值
把握音乐文学的本质
歌词漫笔
新与变
标新立异与出奇制胜
再谈标新立异
歌词创作的软硬件
八字箴言
作词自戒
歌诗之路
关于歌诗的鼓与呼
公木老师为我写序的前后
乔羽为我写序
歌诗的提起
绿叶歌诗
--努力创作歌词的个性美
关于能唱的诗
歌词与歌诗
诗歌与歌诗
这是个"科研项目"
探讨歌诗创作规律
诗词有别又相通
词要学诗
歌诗随想
歌诗探幽
《歌诗之路》的后记
歌词评谈
歌词欣赏意趣
谈歌词朗诵
歌词的特异功能
评谈歌词的"骨质
增生病
歌词与化学
差距感
谈精品歌曲的生产
新鲜感
--历史的回顾馏
野草杂谈
通俗歌曲通俗化
电视剧歌曲的脉搏
导演与歌
给业余词作者的信
绝路怎能逢生
--给业余词作者信(一)
业余词作者的走向
--给业余词作者信(二)
你爱上了歌词,是吗?
--给业余词作者信(三)
分行写的韵文
--给业余词作者信(四)
词韵初探
--给业余词作者信(五)
押韵常识
--给业余词作者信(六)
选韵要领
--给业余词作者信(七)
韵海自由泳
--给业余词作者信(八)
词桨乐浪
--给业余词作者信(九)
捕捉乐感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
情调散论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一)
情煽十度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二)
情有行速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三)
节奏多变体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四)
节奏的创新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五)
反其意而和之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六)
一首歌曲的自我完善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七)
写女人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八)
谈词曲作者的音乐与文学素养
--给业余词作者信(十九)
别耍假冒伪劣情
--给业余词作者信(二十)
我的辘轳我的篱笆墙
志气篇
最闪光的资本
词缘
词途涉散记
写作与读书
词成酒醒时
我的歌诗圣马利诺
认词儿还是认人儿
徐沛东歌曲创作的当代意识
真情塞克
许镜清:从《西游记》到《女人不是月亮》
她挚爱六月的蓝天
--谈温晶敏和她的儿歌创作
歌诗的根基
--读扈曼丽的歌词
酿制玫瑰酒的歌者
--喜读顾城歌词两首
我的辘轳我的篱笆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