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歌曲创作如何塑造音乐形象问题
说说歌曲创作如何塑造音乐形象问题如何塑造音乐形象
运用音乐语言,塑造音乐形象,反映斗争生活,表达主题思想,也都是在不断地解决矛盾的运动和变化中进行的。《长征组歌》是一部大型声乐套曲,它的内容和形式的容量都很大,塑造的音乐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图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关系:
(一)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的关系。
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就要把生活的真实、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统一起来。如《先生组歌》的一曲《告别》和二曲《突破封锁线》,是捞长征初期的情况。由于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初稿中把《告别》谱成了红军浩浩荡荡的出征,《突破封锁线》谱成了钢铁红军无阻挡的气势。这样的音乐形象,即不符合当时的茄瞎闯,也不符合生活真实。因此,敬爱的周总理在听了演唱后指示我们:这两段的调子不能太高,因为当时“左”颂机会主义路线排斥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领导,红军处在被动地位,不是胜利出征,而是被迫转移。总理还举例说:当时邓大姐在病中,是夜晚用担架抬着走的,出发前都没有来得及和家中的老人见上一面。可见当时走得是多么的仓促。肖华同志也曾指出:突破封锁线是十分艰难的,伤亡很大,情况紧急。他举例说:有一次我们敬爱的朱总司令。曾亲自带一个排阻击敌人,掩护总部转移。可见当时的环境是如何的险恶。这就告诫我们:塑造音乐形象,不能违反历史的真实生活情况。我们根据总理和首长们的指示,对这两曲进行了修改。一曲仍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段用了高亢的英雄性的音调,来概括整个长征;之后转为进行曲,以示红军在行动中,但用的是沉重的步伐节奏,来刻划红军战士忍痛撤离根据地时的心情。他们知道,红军一走,白色恐怖会立刻到来,乡亲们的就要受苦受难。第二段是写根据地父老乡亲对子弟兵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刻划他们那种朴素、诚挚的性格。第三段写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志在四方”的宽广胸怀。为了使这一曲的音乐形象更典型,我们还运用了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江西采茶戏的音调。修改后的二曲,加强了紧张的战斗气氛,着重表现“军情忙”“抢湘江”“飞行军”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也刻划了红军战士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性格。唱到“全军相信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时,节奏才伸展开,来表在全军指占员对于乞求主席重返舱位强烈殷切的期望。这两首歌曲的修改,都是为了更准确、更典型地去塑造音乐形象,以便用艺术的真实去正确地反映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
(二)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和辅助手段的关系。
音乐形象是通过旋律(广义讲:也包括节奏、速度、力度在内)以及和声、复调、配器等手段来完成的;但主要手段是旋律,而以和声、复调、配器做为辅助手段。无论歌曲、乐曲,如果旋律不动听,就不能引人入胜,就留不下什么印象,更不要说引起丰富的联想了,这样,音乐形象也就不会鲜明。如组歌六曲《过雪山草地》唱段前的器乐乐段,是描写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和风雪搏斗的场面,其中有一句旋律,即:
一直贯穿全曲,并做了某些发展和变化。这句器乐曲的旋律是从唱腔:
风雨侵衣骨更硬
一句中化出来的。它代表着红军的英雄形象。以这句旋律为主,又采用和声、复调、配器等手段,创造出来的音乐不仅是描写了自然环境,而且塑造了在这个环境中的红军战士的高大形象。这样,既表现了红军远征中爬雪山过草地之“难”,又表现了红军战士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而“不怕难”的英雄气概。在这段音乐中,如果没有这一句英雄性的旋律起主导作用,只有那些渲染自然环境的音乐,人们虽然也能听出风雪交加的气氛,感觉到过雪山草地的艰苦跋涉;但是,红军战士在这种环境中敢于藐视一切困难精神状态,则不能充分突出地展现出来。所谓情景交融,在这里则应以情为主,以景为辅,景为情百设。当然,有时不用旋律,而用其它手段也能塑造一定的形象:如几声军鼓也能奏出军队行进的形象;仅用一个颤音,也能表现出溪水潺流或鹊鸟惊飞的形象。又如电影《沸腾的群山》中“废井捞器材”一场戏,井外白雪茫茫,井内寒气袭人,这段配音一开头就用了一个带颤音的减七和弦:也加强了环境气氛。但这些只是在塑造音乐形象的总体上起着一种辅助作用,最生动、最能打动人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容易使人记忆的仍然是旋律。所以说,要在创作旋律上下功夫,以旋律为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