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揭幕一场“春之觉醒”
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文化广场合作引入的百老汇音乐剧《春之觉醒》进行了公开角色选拔,百老汇音乐剧导演比约恩-多布拉亲临现场筛选演员。这部曾获托尼奖的经典剧目,讲述了一群青少年的冲动与迷茫的青春觉醒故事,吸引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校内外一百多名专业学生、演员参选。参与一场音乐剧的诞生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师、上海文化广场特聘音乐总监李玮捷介绍,此次共选拔15位青少年角色和两位成年角色。第一轮考察唱功,进入第二轮后分组进行台词考试。
该剧的音乐、舞蹈、戏剧的综合排练将从8月中旬开始,9月23月至25日将连续演出5场。身兼两职的李玮捷同时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作为艺术指导在音乐剧前期的声乐演唱(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中帮助学生进行充分的分析;二是乐段的排练——该剧有二十多人组成的乐队现场伴奏,音乐总监担任指挥。导演负责把戏剧与音乐结合,根据音乐合理地安排调度。
“选拔现场我演唱了剧中的片段《Mama ,who born me》,因为有以前演音乐剧的经验,应变能力比以前提高很多,这使我在舞台上更自信。”音乐戏剧系四年级学生刘玮玲去年担任原创音乐剧《海上-音》的女主角,她参加了《春之觉醒》的角色选拔。“排演《海上-音》的过程中收获很多,导演在人物塑造方面启发我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使表演更真实;艺术指导老师告诉我每首歌曲要怎么处理,如何掌握好歌曲的节奏、细腻地处理情感等等。”
刘玮玲介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整部剧的内容、对感兴趣的角色做人物小传、对歌曲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春之觉醒》中有些歌曲是爵士风格、有些是摇滚风格,要准确理解作曲家的意图,比如,通过一些表情记号的变化及整首曲子的速度变化,淋漓尽致地演绎好人物性格。”
艺术指导让学生更懂戏
“在平时教学中,一个音乐剧的学生要学声乐、舞蹈、语言、表演等许多课,有艺术指导、表演老师、导演等多位老师同时指导。其中,艺术指导老师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认可,比如,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中有歌剧音乐指导的专业。”李玮捷表示,过去在国内对艺术指导有一种误解,好像是钢琴弹得不够好的学生才去担任艺术指导,其实,在欧洲,艺术指导通常是钢琴专业很好同时又非常喜欢与声乐一起进行室内乐演奏的专业人员担任。“艺术指导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能力,至少掌握一门熟练的外语,比如,我在德国的艺术指导老师,除了德语之外还会意大利语、法语,有些还懂俄语。”
除了纠正语言上的错误之外,由于歌剧、艺术歌曲的歌词大部分比较诗意化,刚刚接触作品的学生通常理解得不够准确、透彻,这时候,艺术指导还要进行歌词内容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身临其境地演唱。另外,音乐剧的每一个唱段并非只是演员自己的表达,艺术指导要帮助学生演员准确理解每一个唱段的戏剧目的、戏剧意义及规定的情境,了解人物的行动和任务主线。
唱、演、跳多元结合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赵光介绍,音乐剧表演学科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学特色,声乐课重视演唱技术基础以及歌唱与演说有机结合的训练;表演课侧重表演基础与技巧的训练;舞蹈课注重中西古典与现代风格的把握与训练;剧目排演课采用团队教学,引入大量的优秀音乐剧经典片段,注重歌唱、表演、跳舞的多元结合及其对艺术形象塑造的训练。另外,专业课程还特别增加了台词课。
近年来,该系已先后排演了多部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剧目,如《旋转木马》、《律政俏佳人》、《歌舞线上》等;同时,中国原创音乐剧《我为歌狂》、《六祖慧能》、《最后的瞬间》、《楼兰》、《海上音》等,深受国内外业内专家的好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