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 发表于 2016-4-2 08:58:21

云间词派

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词派”虽形成于明末崇祯年间,然其活动绵延至于清初顺治朝,而余韵流响则终康熙朝六十一年仍未见绝歇。所以,不仅清初第一部大型词选《倚声初集》固多入选“云间”词作,后来蒋景祁选辑《瑶华集》,也兼及“云间三子”。这是一个与清词发展关系甚大的文学流派。
    云间,即今上海市松江县的古称。清析置华亭、娄县二邑,並隶松江府,属江苏。云间词人不尽松江一县籍贯,尚有青浦、奉贤、金山等县,唯均属当时松江府辖治。
    “云间词派”的领袖是以陈子龙为代表的“云间三子”。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一字人中,明亡后一度改名自号大樽。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任浙江绍兴推官,故两浙拔萃之士大都执弟子礼于其门下,“云间”宗风炽盛浙东浙西。后擢升兵科给事中,“甲申”、“乙酉””之变后,奋起抗清,顺治四年(1647)于太湖地区事败被缚,不屈而投水殉身。陈子龙的词今存见于《幽兰草》中为一卷,又《棣萼香词》(又名《唱和诗余》)存其《湘真阁存稿》一卷。王昶所编《陈忠裕公全集》辑存的长短句即当年陈氏弟子王澐收录的《焚余草》,仅是上述两种集子的部分作品和集外零篇。
    陈子龙和他的盟友们是在明中叶以来词风衰颓的状况下求觅“词统”,以廓清邪冶习气的。他们标举的是南唐、北宋的词旨。陈氏《幽兰草·题辞》堪称“云间”一派的纲领性的词学论文。他主张词应“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追求纯情自然的“高浑”之格,推尊李璟、李煜父子和周邦彦、李清照为词的“最盛期”的典范作家。这些词学观念对洗涤明词陋习,诚多廓清之功。但是,陈子龙和云间其他词人,在创作实践中偏尚“妍婉”之旨,追崇“丽而逸”的情韵,而仍视词为“文史之暇,流连声酒”的闲情排遣之“小道”;故词题多为春花秋雨,不出风霜月露范畴,至于后学者事实上只是“心摹手追,半在‘花间’”。这多少与他们的“文宗两汉,诗俪开元”的总体文学主张一样,所追踪的“词统”仍还是一条回归于“古”的道路。明亡后数年间,陈子龙的词作如《唐多令》(碧草带芳林)、《二郎神·清明感旧》等在风格上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可惜留予他的时间太少,未及拓开一代新风。
    陈子龙开创的“云间”词风影响极其深远,其原因是:一,作为“几社”领袖而又壮烈殉难的阵子龙,品节为人尊崇,门生弟子又遍及江浙各地;二,“香草美人”向属“寄托”之体,“词统”、“正宗”之说又乐为词家所恪奉。此外,文学风气的启变也并不是与社会政局的更替呈同步状态于朝夕之间所以,清初浙东、杭州以及江苏常州、扬州等地构成的词学活动中心和词人群大抵为“云间词派”的余风所笼盖。
    “云间三子”另二位著名词人是李雯、宋征舆。李雯(1608一1647),字舒章,词集初名《仿佛楼草》,后收入《蓼斋集》附编为一卷。李氏才情不亚于陈子龙,深具清丽婉委之致,晚作尤多凄幽难言之情,这是与他入清屈志失节不无关系。宋征舆(1618-1667),字直方,又字辕文,原为明诸生,入清官至左副都御史,著有《海闾香词》。宋氏一门能词,他如宋存标(字子建)、宋征璧(字尚木)、宋思玉(字楚鸿)、宋泰渊(字河宗)等均颇享盛名,尤以宋征璧影响为大,作品俱见《倡和诗余》。
    夏完淳(1631-1647)是陈子龙的弟子,今存词四十一首,酷似其师。在陈氏门弟子中,蒋平阶是该派词人中的重要人物。蒋氏字大鸿,曾从其师聚义起兵,工诗文,精堪舆之学,有古侠士风。《支机集》是蒋平阶和其子蒋无逸以及门人沈亿年、周积贤的词作的合集,词风较陈子龙更为泥古。这从他力主“屏去宋调,庶防流失”可以见出。
    “云间”词人著名的尚有周茂源祖孙、计南阳等。计南阳,字子山,著《负灯草》、《江枫集》;吴骐,字日千,著有《杜鹃楼词》;周茂源,字宿来,号斧山,有《鹤静堂词》;茂源之子周纶,字鹰垂,著《不碍云山楼词稿》、《柯斋诗余》;周纶之子周稚廉,字冰持,有《容居堂词》。计南阳和周氏祖孙,以及董俞(有《玉凫词》)等入清后均继续守持“云间”宗风三四十年,是该派后期的骨干人物。
    康熙十七年(1678)张渊懿、田茂遇选辑的《清平初选》(又名《词坛妙品》),是“云间词派”的一个汇集性的大型词选。该词选所录作者数百人,大多为云间一郡的词人,保存了许多已失传词集的吉光片羽。嘉道年间冯金伯辑录的《海曲词钞》也是考查云间词人的一部重要的乡邑选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间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