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 发表于 2016-4-2 08:54:50

清末四大家

号称“清季四大家”的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况周颐是近代四位影响极大的名词人和词学家。“四大家”中除王鹏运外,其余三人均自光绪、宣统而入民国,以“遗老”身份唱和于沪、吴一带。王鹏运、况周颐均系广西人,朱祖谋先擅于诗,后受王鹏运影响而专力为词,故时人又有“临桂派”之称,其实“桂派”的词学观,渊源仍在“常州词派”,是“常派”的余波一脉。
    王鹏运(1849-1904),字幼霞,号半塘,晚年又自号鹜翁。祖籍浙江绍兴,先人游宦广西,遂为临桂(今桂林)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官至礼部给事中。著有《袖墨》、《虫秋》、《味梨》、《鹜翁》、《庚子秋词》等词,后删定为《半塘定稿》。又曾汇刻自《花间》以迄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校刊精审,词家有“校刊之学”,始自王鹏运。
    王氏于词宗法周济所倡的“导源碧山,复历稼轩,梦窗以还清真之浑化”的门径,但因身处末世,性甚刚正,所以他的词感慨较深,参与社会生活的内容较多,风格也能密而不涩,健朗挺拔。
    朱祖谋(1857-1931),一名孝臧,字古微,号彊村。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光绪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晚年卜居苏州。著有《彊村语业》三卷,集外词一卷。校辑唐五代宋金元人词总集五种、别集一百七十四种为《彊村丛书》,学者奉为宝典。又辑《湖州词徵》、《国朝湖州词录》及《沧海遗音集》等。
    朱氏词学吴文英,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情味较梦窗反胜”,唯颇多艰涩,炼词而伤气。晚年“颇取法于苏”,愈显苍劲,深涩渐减。
    郑文焯(1856-1918),字叔问,号小坡,晚称大鹤山人。奉天(今辽宁)铁岭人,隶汉军旗。光绪元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有《樵风乐府》,又著《词源斠律》。
    “四家”中郑氏最精音律,其词摛藻绮密,近吴文英风格而刻意深艰,部分作品追摹姜夔情韵,句研意远,转多疏逸味。他写在庚子(1900)年间的词情意足满,声韵流美,是最耐读的代表之作。
    况周颐(1859-1926),字夔笙,号蕙风。光绪五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晚年寓居上海。有词集九种,合刊为《第一生修梅花馆词》,后删定为《蕙风词》。还著有《蕙风词话》,是晚年著名的词论之作。
    况周颐论词,标举“重、拙、大”之格,赵尊岳诠解说:“举《花间》之闳丽,北宋之清疏,南宋之醇至,要于三者有合焉;轻者重之反,巧者拙之反,纤者大之反……”(《蕙风词话跋》),大体如是。究其实,况氏词学主张是继“常派”之说而有所发挥,有所折衷,更多地探求词心、词格,而不独于枝枝节节上言“寄托”。
    况氏以词为专业,致力五十年,铸意造情,创作实践的功力甚深。他的作品能锤炼不失自然,流美中时见聪慧语,唯后期特别是晚年的作品应酬过多,意不胜辞。
    “清末四家”门弟子甚多,尤其是朱祖谋,从之学词的门人遍布沪上,如龙榆生的《风雨龙吟室词》最近彊村晚年风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末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