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969084 发表于 2016-3-10 20:17:47

“上海四重奏”的中国心

本帖最后由 254969084 于 2016-3-10 20:55 编辑

  2月3日、4日,弦乐重奏组合“上海四重奏”连续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他们非凡精湛的技艺、鲜明的艺术特色令观众陶醉。

    这支发端于上海、常年身在海外的弦乐组合,一直热忱地推广中国音乐文化,他们陆续将多首中国乐曲改编为重奏作品,通过精彩的演奏,让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观众欣赏到优秀的中国作品、领略到中国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独爱中国作品

    “除了大提琴家尼古拉斯-萨瓦拉斯是美国人,我们三个人都是20出头就到了美国留学的华人,但我们一直热爱中国的音乐文化。”第二小提琴手蒋逸文回忆,2003年,恰逢“上海四重奏”成立20周年,准备出一张唱片来纪念。“我突然想把一些经典的中国乐曲改编为室内乐作品,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挑选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瑶族舞曲》、《牧歌》等等,以西方作曲的技法对它们做了改编,然后把谱子发给唱片公司老板。没想到,第二天他打来电话,很兴奋地对我说,这些曲子很棒、很有特色,希望我再多改编一些。就这样,一共改编了24首,录制了《中国歌曲集》,大受欢迎。”

  之后,蒋逸文陆续改编了五十多首中国作品,有时作为主打曲目,有时作为返场曲目,各地观众都非常喜欢。“经常会有年纪大的中国观众到后台流着泪对我们说,这些美好的曲子使我回忆起过去。”蒋逸文表示,希望任何人都可以演奏这些中国作品,因此,完全用西洋的作曲手法、用提琴特有的音色来表现中国味道,不刻意去模仿中国乐器的音色,只有在《庆丰收》这首作品中,为了表现北方农民欢庆丰收、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有些段落的演奏模仿打击乐的效果。

  精彩演绎这些独特韵味的中国作品已经成为“上海四重奏”的特色与亮点。近年来,“上海四重奏”每年都会委约一些知名作曲家创作中国新作品,如盛宗亮的《静谧的庙宇》、周龙的《音诗》以及陈怡、谭盾的作品。

  保留独立空间和神秘感

    除了中国作品,“上海四重奏”一直钟爱并擅长演奏贝多芬的四重奏作品。第一小提琴手李伟刚认为,贝多芬的四重奏被公认为最重要的室内乐作品,不仅优美而且有深度,每次听都会有新的感受。不过,每次演出在曲目安排上也要综合考虑观众的品味以及特定场合的需要。他说,即便在美国,观众的欣赏习惯也完全不同——有些地区观众特别保守,只能接受古典时期的作品,即便是拉威尔、巴托克的作品,观众都会觉得很怪;德国、荷兰等一些欧洲国家的观众能够欣赏、接受不同风格的当代作品。

  李伟刚说,“最初十年,我们每年学习大约9首新作品,曲目量已经足够大了。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多拉、快拉早已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的演奏不能让人流泪或者起鸡皮疙瘩,那就是失败的。因而,我们特别在意那些并非音乐专业的观众的看法,如果他们说,‘今天你们的演奏不那么感人。’那就要很当心了;而对一些专业人士的说法我们可能毫不理会。”

  成立迄今已三十多年,“上海四重奏”堪称“长寿组合”,他们互相非常了解,合作极为默契。多年来,坚持每天一起排练四个小时、每周排练五天,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陪伴各自家人的时间还多。蒋逸文笑言,“为了保持彼此的新鲜感和独立的隐私空间,我们到外地演出乘飞机时绝不会坐在同一排;住酒店也不会在同一层,以免互相听到练琴的声音互相影响。”

  因为每年在全球演出至少75场、大约185天在路上或在台上演出,蒋逸文透露,经常发生很多趣事甚至“糗事”,比如,在台上露出不一样颜色的袜子、穿着黑色燕尾服脚蹬黄色皮鞋上场,忘带乐谱更是家常便饭。为了避免这些状况发生,四个人约好在走出酒店时就要互相打量和提醒,检查一下着装有什么不妥;出发前在电脑里备份好几份乐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四重奏”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