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hifi 发表于 2016-1-25 10:42:01

把小歌词做成大文章

 把小歌词做成大文章

“醉梦醒后,依稀记得昨夜的温柔,卷帘人说已过了许多春秋,多少次雨疏风聚,海棠花还依旧,点绛唇的爱情故事你还有没有;感怀时哪里去依偎你的肩头,一梦千年你在何处等候。”
  任谁恐怕都不会料到,这首略显青涩的歌词竟然出自军旅词作家屈塬之手,而这正是他创作的第一首歌词《一梦千年》。
  屈塬回头再看当年的处女作,并不满意。在他看来,歌词是一种时间和听觉的音乐文学,如何在短短4分钟的时间里表达清楚整首歌的内涵,这个度很难把握。
  这位当初高考语文只得了36分的文学青年,如今已经成长为创作活跃、佳作迭出的词作家。《传说》、《天路》、《大地》以及西部三部曲(《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赞歌》),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仅仅是他创作的300来首作品的一小部分。从《一梦千年》的200来字,到如今《呼唤》区区80字,屈塬逐渐感觉到歌词写得越简洁越好,简单而有诗意是写好歌词的最高境界。“所有金光闪闪的东西组合起来未必就是艺术品。一首歌的歌词如果句句都精彩,那么这首歌肯定不是好歌”,屈塬这样评价,“听众能听清楚、听明白多少,我就给多少。”歌词是有生命的文学形式,所以要有呼吸、有起伏。如果节奏太快、意向太密集,就会让听众觉得呼吸紧张,根本来不及消化歌词中寄托的深层次情感。屈塬对于作词的要求就是必须首先感动自己,不必复杂深奥,但一定要用最平实朴素的语言来讲述打动人心的事。
  身为军人的屈塬,内心却有着文人一般的细腻和温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这样形容自己,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将军人的刚毅和诗人的飘逸融合得浑然天成。“用诗人的眼光看待寻常生活”,是屈塬写歌词的成功之道。“诗人的眼光是虚无缥缈的,而寻常生活是脚踏实地的,只用诗人的眼光看生活太天马行空,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只面对现实生活,没有诗人独特、飘逸的感受,就会流于普通、乏味。”歌曲是大众艺术,因此要求作词人不能过于清高和孤芳自赏,只有写普通人的寻常日子,学会体验生活、懂得生活,才能感受到社会的震颤和脉搏,才能写出听众所期待的东西,才能让歌曲听起来有滋有味。
  现任二炮文工团团长的屈塬,从事文艺管理工作20多年来,一直视推新人、出新作为己任。这不仅是工作职责所在,更是他做人的态度。他说,“我就是从基层部队成长起来的,走到今天,我知道这条路的不易和艰辛。个人的成长总是缺不了别人的帮助,我有责任帮助年轻人。”如今回想起巴桑当年的成名之路,屈塬仍然百感交集。在演唱《天路》之前,巴桑只是个无名小辈,但是屈塬发现他的嗓音是长线条的,又高又亮,所以歌词要走最朴素、最本真的抒情线路,信息量不能太大,否则就埋没了这副好嗓子了。《天路》的歌词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最终经过巴桑的演唱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情怀,巴桑也一举成名,成为藏族演唱家的代表人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屈塬说,“能把真正有才华的歌手、真正独特的嗓音挖掘出来,听众喜欢,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何乐而不为呢?”
  屈塬个头不高,戴副眼镜,很像一位大学的文学老师,职责似乎就是写作、育人。当然,对他来说,育就是培育那些年轻一代。他说自己是“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多年来,诗歌和歌词都写了不少,但从未出过诗集、词集。他说,“我会永远保持着年轻、活跃的创作状态。只要这种状态在,就不愁没有作品出。”屈塬毕生的愿望就是好好写诗写歌词,“要把小歌词做成大文章”。“歌词,雕虫小技,丈夫不为”,可屈塬却志趣不改,即便只是雕虫小技,也要争取做得更好一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小歌词做成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