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母亲、生命、生活”的沉思与断想——重读《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我与地坛》近年来一直备受推崇,这是一篇“至性”的美文。从1999年人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专科)篇目,到2001年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课文,说明其内在思想价值正在被人们所发现,也说明它在正在形成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逐渐凸现其重要地位。过去十多年中,人们多为史铁生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小说创作成就所感奋,赞叹他作为一个残疾人,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以非凡的努力,碰撞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摇着轮椅,走上了一条文学创作的成功之路。但对他的这篇代表作《我与地坛》的理解,却似乎停留在相对肤浅的感性层面上。当我们今天重读这篇散文时,内心所涌动着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思考,所力求探究的,是其中一些体现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我与地坛》是作者以往十年创作思想的艺术性总结,概括了他残疾后十五年的人生道路和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可以这么说,理解了《我与地坛》,也就真正理解了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全部意义。
《我与地坛》是一篇中篇散文,作品内容共分七节,以第一、二节最重要,为其纲领性的核心。高一语文新教材中选作课文的,正是这两部分。从课文内容上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在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殊环境中对生命、生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母亲博大深挚、毫不张扬的爱,以及作者对早逝的母亲痛彻心脾的思念。在一般人看来,作品的主旨似乎是很明确的:一是要关心残疾人的痛苦。由此生发到“珍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思考,进而倡导青年要顽强开辟一条成功之路。二是教育子女要通过自身设想、自省感悟,更加深刻地感受博大无私的母爱。这是目前语文
教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视点上,以一种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无间隔解析,阐释了这样一条真理:一种正确的认识生命、理解生活、把握命运的人生观的形成,和博大无私、深厚无穷的母爱之间,有着必然和永恒的因果联系!而课文的两部分内容,又从“我”和母亲两个不同角度,在结构上形成了互为说明、互为映衬的浑然整体,从而鲜明有力地凸现了作者这一创作主旨。
解读《我与地坛》的最大难点,是对于“地坛”的理解。在作者笔下,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废弃的古园”,而是被他视之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更重要的是,地坛作为一种象征意象,被作者赋予了更为深沉丰富的象征含义,那就是,她象征着——大地母亲!作为明清之际帝王祭祀大地厚土的处所,地坛(又称方泽坛)象征大地的意义并不难理解,重要的是作者与地坛之间的关系,在作品中是怎样和博大无私的母爱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经由三个层次渐次理解这一点。
首先,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后来对于生活本身认识的思想飞跃,都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环境和背景中完成的。作者在文中开头便写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当然不是在讲“宿命”,然而又的确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作者在二十岁时双腿瘫痪,精神近于崩溃,于是就和离家咫尺的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地坛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母亲,“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就这样,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作者得到了有关生命意义的重要启示。在他的眼中,地坛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在这种启示之下,作者从开始发现生命,继而观察生命,进而赞叹生命:“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支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只有对生命精细观察的人,才能有如此敏锐的感情触角;只有深爱生活的人,才会以如此温馨的笔调描摹如此细微的生命搏动。作品中所引用的这些精美而生动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下了作者那片枯萎干涸的心田重新滋润和复苏的过程。对于这一切,作者把它说成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不就是说大地母亲在对作者这个人生道路上暂时“迷途的羔羊”指点迷津吗?在对一时糊涂的孩子用一种奇妙的方式,“戳一戳脑门儿”吗?所以作者“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苏醒,朝着健康的人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生命意义的有力启迪下,作者在地坛开始了他长达几年的“专心致志”的主观能动的思考过程——对于“生与死”的思考。这是作者思想飞跃的最关键、最本质的阶段。“生与死”,这是有关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首要内容。这段时间里,“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这块既凝聚着沉重的历史沧桑印记,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当代生命骚动的大地,成了启示作者哲理思辨的最可靠的参照体系。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作者进行了透彻的、辩证的分析和论证,并且得出了结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这段充满着冷峻的理性色彩的内心独白,令人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王子那段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台词。哈姆莱特作为一个新旧交替时代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在父死母嫁的厄运打击下,面对着理想破灭的残酷现实,他的“生与死”哲学思考是带有“时代使命感”特征的。而作者十五年的人生之路所伴随的精神探索,并不是那种“大济苍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他无非就是想探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这里的类比只是为了说明:人在最悲苦、最低潮的人生阶段的思考,往往是最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辨意义的。这就是所谓的“哈姆莱特式思考”。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思考的本质是积极进取的。它是思想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其企图改变自我,进而改变环境的动力来源。作者正是在遭遇到命运巨大打击的可怕境遇中,经历了狂躁怨恨、悲观沉沦、痛苦反省之后,在地坛——大地母亲宁静温暖的怀抱里,通过深沉的哲理思考,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彻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从而使自己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的晶莹澄彻的新境界。而地坛在其间对作者来说,既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示者,同时又是一个客观公正的见证人。那些刻印在地坛大地身上无处不在的残疾人轮椅车辙轨迹,都见证着作者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哲理思考过程中的每一步努力。
接下来是“怎样活”的问题,这不是单纯靠思考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件需要行动,需要实践,尤其是需要信心和力量的事情。这里,作者又一次描写了他与地坛那非同一般的亲情关系:“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魄。”但此时的作者在大地的怀抱里,已经不再处于体验生命意义和进行哲理思考的稚嫩阶段,他长大了,成熟了,他需要的是自信的力量,是进取的气魄。而还是地坛,又成了他重获新生的精神力量源泉。他一次又一次从慷慨的大地母亲那里汲取了丰沛的灵感、智慧、自信和力量的乳汁。读到这里,人们想起了安泰,这个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子,在和大力神赫勒克拉斯的生死较量中,每当他被摔倒在地,他便从母亲的身上汲取了更多的力量而变得更加强壮起来。作者的小说发表了,得奖了,他终于成功了!作者把心中那一股无法言表的感激之情,化作一系列充满活力的象征意象,在文中一连串用了六个“譬如”:那一抹把每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落日的光辉,那一群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雨燕,那些留在冬天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那一株株镇静地站在那儿的苍黑的古柏,暴雨后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满园中播散着的熨贴而微苦的味道,等等。这一段酷似法国和奥地利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里尔克风格的诗一般的语言,由衷地喊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精彩和无穷乐趣的赞美之歌。是什么力量促使作者从悲观漠然到赞叹、讴歌,进而热爱生命?是地坛!是大地母亲!所以作者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见《我与地坛》第三节)是啊,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人们依恋她,感谢她,正是因为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而作者把这种人类和大地母亲的关系,浓缩、诗化成一种特定个人和特定环境背景的关系,那就是——“我与地坛”!
解读《我与地坛》的另一个重点,是对文中“母爱”的理解。
在人类社会人与人的所有情感范畴中,恐怕没有任何一种情感像母爱这样具有着永恒的动人力量。你可以用所有能够想到的美言令辞来形容它:神圣、崇高、伟大、广博、深厚、无私……但如果我们仅仅从一方是“无私的慷慨给予”和另一方是“无尽的感恩报答”,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来理解《我与地坛》中关于母爱的含义,则仍然没有走出“思维贫困”的阴影。实际上,作者在作品第二部分对母爱进行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其深刻本意应当是在向人们展示一种建构在一个伟大民族道德传统上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我与地坛》中作者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就是这种新型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也是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最具感召力的精髓部分。作品第二部分的写法极有特色,一方面,它用作者的自叙,表现了“我”对母亲生前种种行为细节的追忆和对母亲早逝的痛惜之情。另一方面,又通过作者的“设想”,直接进入母亲那复杂深沉的内心世界,描写她的心理活动过程,正面展示出,她那颗赤诚无私的爱心。通过这两个不同的角度交叉观照,我们看到并且深切理解了这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母爱的基本特征。首先,母亲的爱是苦难的、无言的、坚忍的。母亲在遭遇到儿子“长到二十岁时突然截瘫”命运打击的时候,她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且,她默默地承受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苦难。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担起了难以想像的生活和精神的重压。母亲的勇敢,在于她的坚忍不拔,默默承受而永不屈服。母亲苦难的爱是如此震撼人心,以至于在每个读者心中都引起了似曾相识的巨大内心共鸣。为什么?因为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的美德;其次,母亲的爱是通达的、睿智的、善解人意的。母亲是通情达理的,她对儿子的爱,首先表现在对儿子人格的尊重和理解上。她从不追问儿子一些“不宜问”的事,也从不阻拦儿子出去,甚至鼓励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因为她明白,必须让儿子懂得“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得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然而,在当时情况下,这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所以作者设想过母亲在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中,度过无数难熬的白天。但母亲是正确的!正是母亲如此通达的爱,才使儿子最终走上一条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相形之下,那种被多少人视为经典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母爱”理论,显得多么的苍白而俗气!另外,母亲的爱是无私的、纯粹的、毫不张扬的。母亲·一生是短暂的,她似乎只是为了奉献才到这个世界上来走过四十九个年头。她从未对儿子说过一句“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而当儿子终于顽强地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并且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之路时,她却悄然逝去,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看见儿子获奖的笑容。所以作者泣不成声地说:“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无私母爱,对照于现今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养儿防老”,或是这种说法的变种——“教育投资”后面所隐藏的功利潜意识来说,又是一种何等纯粹的母爱境界呀!
除了深刻的理解这种新型母爱的本质特征以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作为正在形成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的精髓部分,这种母爱又是一切高尚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才能的深厚源泉。它对于一种健康积极的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所起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决定性的。母亲在有限的生命中,以自己无言的母爱,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首先,它教会了儿子如何在人生逆境之中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承受苦难但又从不丧失信心。作者在地坛和母亲的爱的召唤之下,从绝望、悲观、焦灼的噩梦中挣扎出来,凭着不倦的努力,奋发向上,最终成为一位有相当影响的青年小说家。其间很难想像会有什么偶然因素在起作用。凡是读过《我与地坛》的人,都必然会把他的成功和伟大的母爱立刻联系起来;其次,它教会了儿子以聪慧、理解和通达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的宽容心。在《我与地坛》后四节内容中,作者描写了一群常来地坛的人们,如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练嗓的歌唱家,运气不佳的长跑者,捕鸟的壮年汉子,先天弱智的美丽少女……在这些五彩斑斓的人生画卷和故事里,作者表达了他对于生活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平等,也不可能完美。但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争取、奋进。它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之中,而目标的实现却是其次的;最后,母亲的爱又培育着儿子一种不事张扬、坦诚奉献的精神。作者的《我与地坛》是一篇袒露心曲、自我解析的
“自白书”。其间的坦诚、真率、自省、痛悔……令读者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人们得以零距离地观察、体味、评价史铁生,从而升华了思想,陶冶了感情。一如法国卢梭著名的《忏悔录》,人们看到了一部体现着当代人文价值取向的人生观的优秀范本,听到了一曲洋溢着当代时代精神的积极向上的进行曲。
从作品结构上来说,作为一篇课文,《我与地坛》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如果揭开“我与地坛”这个题目的象征手法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它真正的题目是——“我与母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