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5-11-1 23:09:32

用短篇小说切开我们的灵魂


因为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短篇小说几乎是一夜之间走进了阅读者们的视野。

与国外不同,短篇小说在中国长期受忽视,在文学刊物生存艰难的当下,短篇作者的劳动几乎得不到任何承认,写作者们纷纷将注意力转向长篇——因为长篇容易影视化,可以一夜成名,再不济,还可以通过卖书赚回一点辛苦钱。

中国长篇小说产量位列世界第一,在网络上,每天会有4亿字以上的新“作品”被“创作”出来,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作者缺乏基本功,他们的文字训练是靠重复、堆积、跨界完成的,结果是创作量越大,我们离小说距离越远。

在一片喧嚣之中,蒋一谈是难得的坚守者,他写作速度很慢,一年只能完成8个左右的短篇,而新出版的集子《透明》几乎写了2年,其中两篇《透明》《跑步》令人惊艳。

也许,从蒋一谈到门罗,还有一个遥远的距离,但蒋一谈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个时代,一个人依然是有选择空间的,他可以不忘初心,可以坚持底线,可以多少将梦想转化为现实。而这,也许比小说本身更有价值。

美国文学出版人雪莉:

西方读者越来越关注中国

《透明》这本书,不用把它全部看完,从中随机挑一个故事,你会感觉到蒋一谈对个人经验熟悉的感觉,就会让你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当你读这些故事的时候,你感觉到蒋一谈表达故事的方式非常有新鲜感,非常有跃动感,我从这些故事中能看到一种生活的节奏,能感觉到生活的悲伤和思索,可以在故事中察觉到每个人各自的生活体验。

现在有一个新趋势,就是中国小说家被越来越多地介绍到西方。随着这种潮流,蒋一谈的短篇小说具有很个人化、很亲密性的特点,他具有很多个人经验在里面,这可以克服短篇小说本质上存在的缺点,比如文化环境不一样等,要去理解一种文化的话,最重要的是去理解文化中的人,蒋一谈的这种短篇小说是让中文小说融入世界的一个很好契机。

蒋一谈写的东西非常集中在每一个人的故事身上的,这种情绪不光在中国被理解,也会被其他国家读者所理解。

文学评论家刘伟:

蒋一谈的小说是“痛苦博物馆”

今天看蒋一谈的小说,可以有两个角度,首先我们看蒋一谈的小说基本上是讲当代人各种形态的痛苦,这种痛苦是通过物像来表达,它其实就是一个博物馆。你如果读了蒋一谈的很多小说,你会发现一段枯树枝可能是一个伤痛的记忆,一个鲁迅形象的装饰可能是一个伤痛的记忆,包括在《透明》这部小说里,我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物象,有各种各样生活的记忆,所以这是蒋一谈的写作方式。

跳出文本之外,我觉得今天看蒋一谈的小说应该有一个历史的视野,就是我们必须把20世纪初期中国的小说和今天蒋一谈的小说对比,我们会发现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一种变化:20世纪初期的小说是在为寻找一个身份而焦虑,比如说郁达夫的《沉沦》,是因为国族不振,再加上个人感情的失败,他会说亲爱的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的。

今天再看蒋一谈的小说,其实是中国崛起以后,中国人新的焦虑,就是我这个族群怎么在世界上和其他族群相处。鲁迅写《故乡》时,表达的是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的不满,但是蒋一谈写的是我不知道故乡在何处,过去想找身份,今天没有身份。我觉得这是他小说中最重要的价值。

文学评论家杨庆祥:

从历史与世界的角度理解《透明》

要理解蒋一谈,应该有一个更丰富的角度,目前看应该有两个。

第一是历史性的角度,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实际上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蒋一谈作品将这个传统接续起来了。比如这个集子中的《在酒楼上》,它其实也是鲁迅当年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蒋一谈一方面是在向鲁迅致敬,另一方面他通过对人物的改写,揭示出知识分子曾经的虚无感变成今天另外一种焦虑和虚无感,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物的成长史。

第二是蒋一谈的作品内化了很多重要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家,比如说这个集子中《温暖的南极》其实就是和爱尔兰吉根《南极》对话的,可以说蒋一谈以一种艺术地呈现中国故事的方式参与到世界性的写作中。

作家蒋一谈:

我希望自己的小说“去中国化”

这些年来我写了七八十篇短篇小说,有一个习惯我会保留终身,就是我从不写人的五官,我不写你长什么样、你的眼睛、头发,我从来不写,因为我觉得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在写作中要努力“去中国化”。

这就是说,我希望在有些作品中不写蒋一谈的名字,甚至用一个假名字,读者也能读出是我的作品。从写作初期开始,我就希望能成为一名首先要关心读者的写作者,而不仅仅关心自己,就是把你个人变得不那么重要,但在艺术上、个性上要保留个人,而在胸怀上要更多想想他人世界,这是一种追求。

《透明》是我写得最难的一本书,因为里面有很多遭遇、挫折、无奈。

小说家北村:

短篇小说是叙事中的诗

蒋一谈的小说从第一本开始,我就开始阅读了,这几年他写了很多,我的总体感觉就是一篇比一篇好。

总体感觉,他的小说是温柔的写作,也是温暖之作。很多人在诟病中国小说家没有直接关怀现实,可是在蒋一谈的小说里,充满对现实的关怀,因为我觉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被他抓准了,他不是关怀现实本身,而是关怀这个现实当中的人。

短篇小说是非常难操作的一个种类,实际上它能谈的倒是技术问题,它要表达的是不可言说的,它是作家当中的医生,它是拿柳叶刀的,一刀切不准,整个就完了。可以说蒋一谈这个短篇小说第一次让我感觉到真正回归到短篇小说这个形式载体当中,因为过去的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大多是文学情怀,像诗一样写,短篇小说的确是叙事当中的诗,但它并不是诗,它是非常细微的描述。

文学评论家刘涛:

小说只写生活会遇到瓶颈


当前很多青年作家,比如40来岁的青年作家,很多是通过写作改变命运的,莫言老师当然是典型的,再年轻一些的就更多了,他们的优点就是自身的经历,比如有人做过工厂女工,她的小说只要把工厂女工的经历、心态写出来,由于一般读者不太了解,就会觉得很好。但这类作家容易碰到瓶颈,写着写着,自身资源写得差不多的时候,那你下一步怎么办?

蒋一谈跟这类作家不太一样,因为他先是经济问题解决了,解决了之后,下一步如何安放他的精神、如何安放他的心灵,某种程度上说,写作小说就是蒋一谈安放他躁动不安的心灵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位置。

这些年我们常看见很多作家一两年推出一部长篇小说,但是,非常多的长篇小说其实很水,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人试图处理很大的、很重要的主题,但是缺乏对这个主题深刻的把握,对这个主题也没有做过很认真的研究,所以写出来的长篇水分特别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短篇小说切开我们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