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jian123 发表于 2015-10-26 08:45:48

《古雷之歌》首演体现精英化审美


《古雷之歌》首演体现精英化审美

  在音乐世界中,爱与死是常见的主题,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今年音乐节上刚刚演出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皆与此相关。在丹麦,还有一个关于爱与死的古老故事——国王与住在古雷的情人热恋,后来情人不出意外地被王后妒杀。国王死后,为了追寻情人,化身游魂,奔走旷野寻找情人,直到日出才获得安息。这又是一个由爱而死、爱伴随死亡得以永生的脚本。

  1900年,25岁的勋伯格受此故事启发,开始了一部清唱剧的创作,那时他的音乐风格尚属于晚期浪漫主义。10年之后,勋伯格才最终完成此曲。而此时,他已经带领着古典音乐走入“十二音体系”的新阶段。于是,该作品成为了一部跨越晚期浪漫主义与近代十二音体系两大音乐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奇作!这部清唱剧就是《古雷之歌》。

  10月24日,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式上,指挥家彼得·鲁策齐卡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以下简称上交)与五位独唱演员、三支合唱团共同演出了这部作品。作为历史上编制最大的音乐作品之一,《古雷之歌》的演出难度颇大,上交此次演出具有开创性意义。

  难能可贵的是,上交并没有因为是首次演出而显得生疏。经过近年来在《战争安魂曲》《埃莱克特拉》等作品上的打磨,上交对于现代音乐的织体语言、音响结构显得颇为熟悉。在《古雷之歌》的演出中,上交表现出令人信服的熟练与自信,作品的完成度和呈现效果也因此得到了保证。彼得·鲁策齐卡过往与中国乐团合作多次,亮点不多,此次却给人惊喜。在他的指挥下,超大规模编制的音乐并没有任何凌乱,反而条理清晰、丝丝入扣,看来这位大师在现代作品方面的国际声誉并非浪得虚名。

  几位独唱演员中,演唱林中白鸽的次女高音藤村实穗子是最大的明星,表现也最为出众。她在唯一的一首独唱中表现出强烈的戏剧性,引导着全剧情绪的转折,效果令人感动。男高音和女高音在大段高难度的演唱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完成质量上佳。唯一的争议出现在朗诵部分——中文朗诵尽管迎合了现场观众的语言习惯,但存在修改原作之嫌,因为勋伯格是将朗诵词结合韵律作为一个声部写在曲谱中的,并非让朗诵者自由发挥,况且《古雷之歌》的诗化唱词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剧情含义,翻译成中文对于观众的理解也帮助不大。

  随着本场演出完成,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告一段落。在一年又一年的成长中,北京国际音乐节并未重复自己,而是在不断突破求新,剧目、曲目的选择日趋精英化,也越来越接近国际主流音乐节的审美要求。 (张光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雷之歌》首演体现精英化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