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儿香花 发表于 2015-10-18 22:15:10

耳机常识(之一)分类篇、衡量篇



耳机是个人音响,它的选择自然是个人问题,任何一个人的经验都是不能推而及广的。耳机的用途、使用耳机的时间和场所,自己的好恶,耳机的音质都是选择一副适合自己的耳机时所要考虑的。
  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从结构上分开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从佩带形式上分类则有耳塞式,挂耳式和头带式。
耳机分类篇
  耳机是根据其驱动器(换能器)的类型和它的佩带方式分类的。
动圈式
  动圈式耳机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耳机,它的驱动单元基本上就是一只小型的动圈扬声器,由处于永磁场中的音圈驱动与之相连的振膜振动。动圈式耳机效率比较高,大多可为音响上的耳机输出驱动,且可靠耐用。
等磁式
  等磁式耳机的驱动器类似于缩小的平面扬声器,它将平面的音圈嵌入轻薄的振膜里,象印刷电路板一样,可以使驱动力平均分布。磁体集中在振膜的一侧或两侧(推挽式),振膜在其形成的磁场中振动。等磁体耳机振膜没有静电耳机振膜那样轻,但有同样大的振动面积和相近的音质,它不如动圈式耳机效率高,不易驱动。
静电式
 静电耳机有轻而薄的振膜,由高直流电压极化,极化所需的电能由交流电转化,也有电池供电的。振膜悬挂在由两块固定的金属板(定子)形成的静电场中,当音频信号加载到定子上时,静电场发生变化,驱动振膜振动。单定子也是可以驱动振膜的,但双定子的推挽形式失真更小。静电耳机必须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数百伏的电压信号,用变压器连接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也可以驱动静电耳机。静电耳机价格昂贵,不易于驱动,所能到达的声压级也没有动圈式耳机大,但它的反应速度快,能够重放各种微小的细节,失真极低。
驻极体
  驻极体耳机也叫固定式静电耳机,它的振膜本身就是极化的或者由振膜外极化物质发射的静电场极化,不需要专门设备提供极化电压。驻极体耳机具有静电耳机大部分的特点,但是驻极体会逐渐去极化,需要更换,其寿命约5-10年。
无线和无绳耳机
 它们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和带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装置的耳机(通常是动圈式的)。发射器与信号源相连,也可以在发射器前接入前级或耳机放大器来改善音质和调整音色。
  无线耳机一般是指以红外线传输信号的耳机系统,无绳耳机是指采用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耳机系统。红外耳机的工作频率从几KHz到几MHz,有效距离大约10米,耳机要在可视范围内;无线电耳机工作频率为VHF 130MHz-200 MHz、UHF 450 MHz -900MHz,大多数无绳耳机工作在UHF,可传输范围达100米,可以绕过障碍物。两副或多副无线/无绳耳机可能会相互干扰,所以选择它们的时候最好选择有多个工作频率的品种,对于无绳耳机,工作在UHF比在VHF上受干扰的可能要小。这两种耳机都有背景噪声,较高档的型号都采用了降低噪声的技术。还要注意的是无线/无绳耳机电池的使用时间,一般不应低于8小时。
耳机衡量篇
音质
  衡量耳机可以用一些评价音箱的方法,但耳机的听感与音箱是不同的,音箱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衰减、发生干涉,与人的头和耳朵相互作用,耳机的声音是直接进入耳朵的。
  耳机的声音的好坏比它的技术性能更重要,由于人头和耳朵的形状是不同的,一副耳机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听感,所以推荐只能作为参考,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聆听。
  什么是高保真耳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1-10文件中推荐的高保真耳机的主要性能是:频率范围不小于50Hz-12500Hz;典型频率响应的允许误差正负3dB;频率响应曲线的斜率不超过每倍频程9dB;在250Hz-800Hz内左右单元在同一倍频程带宽内平均声压级之差不超过2dB;100Hz-5000Hz范围内,声压级为94dB时,谐波失真不超过1%,100db时不超过3%;耳机的频率响应在2KHz-5KHz之间允许有所下降,以改善透明度和空间感。
耳机相对于音箱的最大优势在细节上,实际聆听一副优秀的耳机应该是声音清晰、细节丰富、无可闻失真;低频深潜而清晰,得到有效的控制;整个频带要顺滑平整,高频不过亮或过暗。对于任何一副耳机,三频不可能都是十分完美的,它们之间平滑自然的连接是最重要的。如果是无线/无绳耳机,本底噪声要尽量小。
舒适性
  耳机的舒适性也是相当重要的,使用耳机的同时如还有其它的活动也要考虑进去,一副耳机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应可以长时间佩带。头带和单元的可调整性可以保证不同头部形状和不同用途的使用,专业音频人员有时需要单只单元监听,单元就需要能够旋转,另外线的长度和单元的入线方式也是影响使用的一个因素。在调整头带长度时要注意:头带短,对头顶的压力大,耳罩对头的压力就小,头带长时相反,三点的压力要取得平衡才是最舒适的,对于自适应头带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耐用性
  耐用性在便携音响和专业领域是非常重要的,便携音响的耳机比较轻小,容易被损坏;专业耳机使用和移动频繁,线也容易被踩断和拉断,要求耳机制造的非常坚固,而且部件易于维修和更换。
  另一个与耐用性相关的是承受功率,很小的功率就可以把耳机推的很大声,超过承受功率时就有损坏耳机的可能,一般民用耳机的承受功率小于100mW,专业耳机在100mW-1000mW。高阻抗耳机的音圈抗性较强,不象低阻抗耳机音圈对功率变化那样敏感,更加耐用。

五散人 发表于 2015-10-18 22:17:43


耳机的参数
  耳机的技术参数很重要,但也可能是误导人的,参数漂亮的耳机音质未必好,参数平平的耳机声音未必不好。
  阻抗:
  耳机的阻抗是其交流阻抗的简称,它的大小是线圈直流电阻与线圈的感抗之和:Z=(R2+ω2L2)1/2。
  民用耳机和专业耳机的阻抗一般都在100Ω以下,有些专业耳机阻抗在200Ω以上,这是为了在一台功放推动多只耳机时减小功放的负荷。驱动阻抗高的耳机需要的功率更大。
  灵敏度:
  平时所说的耳机的灵敏度实际上是耳机的灵敏度级,它是施加于耳机上1mW的电功率时,耳机所产生的耦合于仿真耳(假人头)中的声压级,1mW的功率是以频率1000Hz时耳机的标准阻抗为依据计算的。灵敏度的单位是dB/mW,另一个不常用的是dB/Vrms,即1Vrms电压施于耳机时所产生的声压级。灵敏度高意味着达到一定的声压级所需功率要小,现在动圈式耳机的灵敏度一般都在90dB/mW以上,如果是为随身听选耳机,灵敏度最好在100dB/mW左右或更高。
  音箱的灵敏度是输入1W功率在1米处产生的声压级,对于灵敏度数值相近的耳机和音箱,耳机所需的功率相当于音箱的1/1000,实际上这个数值还要小,因为很少有人在1米的距离上听音箱
  失真:
  耳机的失真一般很小,在最大承受功率时其总谐波失真(THD)小于等于1%,基本是不可闻的,较扬声器的失真小的多。
  频率响应:
  灵敏度在不同的频率有不同的数值,这就是频率响应,将灵敏度对频率的依赖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便称为频率响应曲线。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绝大多数人是听不到的,耳机能够重放的频带是相当宽的,优秀的耳机已经可以达到5Hz-40000Hz。一般耳机给出的频率响应其不平坦度为正负10dB,专业耳机和某些高档耳机给出的频率响应的不平坦度为正负3dB,这就造成了许多中低档耳机频响惊人,高档耳机频响平平的现象。一只频率响应曲线真正平直的耳机它的声音不会好,因为在声音进入耳道之前已经与头部发生了作用产生了峰和谷,所以在耳机设计时常常采用均衡的办法,使耳朵所接收到的频率响应曲线是比较平坦的。
扩散场均衡:
  耳机的均衡方式有两种:自由场均衡和扩散场均衡,自由场均衡假设环境是没有反射的,如旷野;扩散场均衡则模拟一个有反射的房间,它的听感比自由场均衡要自然。国际电工委员会有关测试扩散场平坦度的方法见标准IEC60268-7。但扩散场均衡是以标准的头部形状和房间模型为模型的,它不会令所有使用者满意,也不适合一些录音,比如假人头录音。
  选择高保真耳机的原则
  (1)能选择开放式的不选择封闭式的。
  (2)能选择高阻抗的(100Ω-300Ω)不选择低阻抗的。
  (3)购买之前广泛调研,最好亲自聆听。
  (4)耳机是个人用品,要注意卫生,选择二手耳机要考虑。
耳机发展篇
  因为离自己太近,所以被忽视,耳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现在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耳机的身影,在家中、在室外、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都少不了耳机。耳机从发明到现在,也随着人们科技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着。
  随着时间的发展,耳机产品从最早的两个小音箱挂在耳边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不论是耳机的种类还是佩戴方式,甚至到核心的发音单元,都有了很多的改变。本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耳机从发明到现在的技术改变。
佩戴方式逐渐改变
  最早耳机就是挂在耳朵边上的两个发音单元,到现在来说已经发展出了很多种类,大体上有耳机、耳塞、耳挂和新发展出来的骨传导耳机。头戴式耳机是最早的耳机类型。
  耳塞是耳机发展的革命性突破,更小的体积使得在外面使用非常方便。由于城市的发展,环境噪音越来越大,入耳式耳塞又是耳塞产品的一种突破,在室外使用更为适合。
  耳挂可以算是耳机与耳塞的一个中间产物,耳挂的特点中和了耳机与耳塞优缺点,属于特点不很明确的一类产品,不过就佩戴来说,耳挂十分漂亮。骨传导耳机是比较新的技术,采用震动原理,通过头骨将声音直接传导到听音中枢。不过这种产品现在还没有普及,能不能给耳机带来 一种革命性的突破,现在看还不明朗。
由于耳机的用途不同,耳机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耳机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和半开放式。
  开放式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戴舒适,这里说的舒适是没有闷热感,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出去,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感较小。
  半开放式耳机没有严格的规定,声音可以只进不出或者只出不进,根据使用的需要而做出设计上的调整。
  封闭式耳机的耳罩采用了全封闭结构,这样可以防止外界的声音进入,对耳朵的压迫感较大,声音定位准确清晰,专业监听领域多采用这种结构,这种结构的耳机在低频上音染过重。
  耳机发展到现在,最主要的发音单元还是动圈发音单元。动圈式耳机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耳机,它的驱动单元基本上就是一只小型的动圈扬声器,由处于永磁场中的音圈驱动与之相连的振膜振动。动圈式耳机效率比较高,大多可为音响上的耳机输出驱动,且可靠耐用。
  动圈耳机技术在发展这么多年之后,已经非常成熟了,不过在声音提升上也遇到了瓶颈。除了静电耳机之外,动圈发音单元也有很多的衍生技术,其中现在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动铁发音单元。
  动铁发音单元就是利用了电磁铁产生交变磁场,振动部分是一个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前方,信号经过电磁铁的时候会使电磁铁磁场变化,从而使铁片振动发声。优点是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缺点是失真大,频响窄。常用于早期的电话机听筒。这种技术现在主要用于耳塞上面,由于动铁发音 单元相对于动圈发音单元要小了很多,很多高档耳塞中集成了两个甚至三个动铁发音单元,各个频段的声音表现都十分出色。
  现在世界第一的耳机是森海塞尔的奥菲斯耳机,这款耳机并不是采用动圈发音单元,而是使用静电发音单元。静电发音单元相对于动圈发音单元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
  静电耳机有轻而薄的振膜,由高直流电压极化,极化所需的电能由交流电转化,也有电池供电的。振膜悬挂在由两块固定的 金属板(定子)形成的静电场中,当音频信号加载到定子上时,静电场发生变化,驱动振膜振动。单定子也是可以驱动振膜的,但双定子的推挽形式失真更小。静电耳机必须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数百伏的电压信号,用变压器连接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也可以驱动静电耳机。静电耳机价格昂贵,不易于驱动,所能 到达的声压级也没有动圈式耳机大,但它的反应速度快,能够重放各种微小的细节,失真极低。
  虽然静电耳机有种种好处,但是这种发音单元的技术还只是掌握在少数的几个厂商手里,现在市面上的静电耳机基本售价都在万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耳机发烧友,WINNY自己开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套静电耳机,成为了中国耳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耳机。
  耳机现在展现的发展向着无线和降噪发展。无线耳机使用起来更加自由,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逐渐成熟,保证了无线耳机的音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手机音乐功能的普及和蓝牙无线传输技术的诞生,蓝牙无线耳机正在飞速发展着。
  随着城市的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在室外使用普通耳机耳塞,只能提高音量来盖过噪音,这样一来不但不能享受美妙的音乐,对自己的听力也有很大的影响。降噪耳机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主动降噪耳机,拥有一个降噪器,降噪器使用麦克采集外界的声音,并发出相反的声波起到抵消噪音的作用。在人们越来越关爱自己健康的今天,降噪耳机能更好的在室外欣赏音乐,还能保证耳朵的健康,是未来耳机的发展方向。

五散人 发表于 2015-10-18 22:18:16

发展史
  拜亚动力是历史最悠久的耳机公司,最早创立于1924年,1937年,拜亚动力率先开发出了全世界第一副动圈式耳机DT48,从此进入高保真耳机领域。DT48这款耳机至今仍在生产销售,可算是全球生产历史最长的耳机了。拜亚动力的耳机都在型号数字前冠以DT,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DT是DynamicTelephone,即"动力电话"的缩写。刚发明出DT48的时候,"耳机"(headphone)这个词还不存在,拜亚先生把自己的发明称作"动力电话",DT这个字母组合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1924年,有个德国科学家尤根·拜尔(Eugen Beyer),在柏林开设了一家电子公司,专门从事“电动换能器”(dynamictransducers)的研究与开发,并将有关技术使用在影院专用的扬声器及其他同类器材上。当时,年轻的拜尔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如何将音乐原汁原味地送到人们的耳朵?于是,他开发了小型扬声器,并将它们固定在弧形箍架上,于是全球首只耳机诞生了!
  ●当初人们以为耳机是怪物
  1937年8月18日,拜尔邀请朋友到柏林的发烧房里听歌剧《阿依达》(“Aida”)。可是朋友来到了发烧房,却只见唱机,不见扩音机及扬声器的踪影。在唱机一旁,静静地躺着一只金属的弧形怪物,怪物的两端各有一个耳罩。当然,你我都知道那是一只耳机。但对当时的人们而言,这简直是UFO!而且,它还会唱歌哩。
  在这历史性的一天里,人们见证了Beyerdynamic DT48耳机的诞生,并缔造了一个世界记录,轰动全球!
  更叫人惊讶的是,DT48耳机的频带宽度竟然达到了16Hz至20kHz的骄人规格。就上一世纪30年代的技术条件来说,这个指标简直令人难以想像。DT48耳机当时称为柏林(Berlin)牌,由于它惊人的频率响应及分析度,德军的情报部门和盖世太保甚至用它侦察到其他耳机根本无法辨别的声音,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1950年,Beyerdynamic推出了全球首只立体声耳机——DT48S,再次轰动世界,领先群雄。
  更有趣的是,到了60多年后的今天,Beyerdynamic仍然生产DT48系列耳机,只不过改用了更先进的材料而已。这可算是全球销售历史最长的耳机了。
  现在很多朋友都开始对耳机发烧,在耳机耳塞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这在外人看来实属不能理解。这个现象也让大家不免发起了疑问,声音到底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来看看耳机的发展之路吧,在这来找寻自己认同的答案。
  国内的发烧友有烧头戴式耳机,也有烧耳塞的,在设备上的投资从几千到几万元。据小编所知世界第一的耳机奥菲斯国内某位烧友就曾经拥有过4套,现在出了一套,自己还保留了三套。到底是什么魔力让这些人身陷在耳机的世界不能自拔?没有亲身体会过的朋友很难理解,其实发烧也是一步一步开始的,慢慢得越陷越深。
  现在很多耳机发烧的中坚力量都起源90年代,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能体会到那股随身听的风潮。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健伍、三洋等卡式录音机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将音乐如此近距离得带到了人们的身旁。随着时间的发展,索尼带来了Walkman,一下次成为了年轻一族所追求的目标。
  在那个时候是爱华、松下与索尼的天下,一款磁带随身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收录放、自动反面、线控成为年轻朋友聊天的一个焦点。那时CD随身听还算是奢侈品,更不要说小巧的MD了,当然那时更没有MP3。那时的耳机市场完全也是这三个品牌的天下,市场上销售的耳机几乎全是松下、爱华与索尼。
  在90年代,人们心中的名牌耳机也就是松下、爱华与索尼,其它的品牌一律不予理睬。也是在那个时候,很多年轻人肯为一条100多元的耳塞节衣缩食,当然那时有多少是真品,大家心里也都有个数。但是如果自己用得耳机不是这三个品牌的产品,走出去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有这样的想法得人在当时大有人在。
  时间流逝,当时的年轻人现在已不再年轻,大部分都走向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了钱,不免想圆了当年的梦想,又开始接触耳机,猛然发现市场的品牌已经是如此的繁多,自己所熟知除了索尼之外已经不见了踪影。于是开始尝试,一下子体会到了美妙声音带来的震撼,走上了发烧之路。
  大家回想从前,在90年代的中年人都在玩什么,他们那个时候忠迷于发烧音响。那个时候有钱人家中都会有一套,很多人都是在显示自己的品位和地位。当然过了一段时间随着卡拉OK的流行,各种家庭影院开始飞入百姓家中。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注重于家庭娱乐,社会的跟风现象也很严重。现在这些朋友也都在40岁左右,成为社会的中坚群体。高端耳机才让他们体会到真正的声音,这些人现在有了财力与精力,走在发烧的最前沿。
  随着来自社会与家庭压力的增大,现在的中年人很多都选择欣赏音乐来达到放松与缓解的目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套上万元的耳机系统是很平常的设备。这部分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成现在的高烧人群。
  耳机由消耗品转向为消费品,这还要归功于MP3的兴起。MP3以其小巧的体积,便宜的价格和网络上大量的资源,向随身音频市场铺天盖地而来。
  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于MP3的要求仅是能出音即可,随着市场上MP3产品的增多,人们对于MP3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是外形,然后是功能,到现在彩屏已经基本。人们对于音质的要求从开始就有,但是一直没有作为挑选MP3的重点。现在不同了,消费者对于MP3的音质要求逐渐提高,大家发现一般MP3的原配耳机都不能发挥出MP3本身的实力,这个时候升级耳机成为了消费者们的焦点。
  现在消费者的MP3拥有量是十分惊人的,这也带了耳机市场发展的春天,07年的耳机市场也证明了这点,这一年市场上作耳机销售的柜台是越来越多。购买为随身设备开发耳机的消费者,在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
  MP3的大量用户给随身耳塞耳机带来了市场,越来越小的居住面积同样给高档耳机带来了市场。在今后可以预见,耳机将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预测未来是耳机的世界不是随意乱猜的,现在是个性的年代,每个人的品位都不相同,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自己的音乐空间,耳机就能达到这点。一套音响要想发挥出效果,对于房屋的要求较高,避开音响设备的成本不谈,装修房屋的费用也是惊人。相比音响器材,整套的耳机系统成本就要小的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耳机,未来的发展方向,耳机发烧友现在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品质的追求会使人们在耳机的投入上越来越高。在文章的最后,希望各位消费者能买到自己称心的产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耳机常识(之一)分类篇、衡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