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虎 发表于 2015-9-22 17:05:54

监狱高墙里“寄”出“阳光歌词”


这是一封从高墙里“寄”给本报的信,还附带着五本118首原创歌词。
  21日,60多岁的纪妈妈将装有这些宝贝的厚厚的文件袋送到本报,含泪说:“儿子嘱咐我,一定让记者看看!”
  狱中服刑人员让妈妈交给本报一封信
  纪妈妈对于儿子犯的错,起初有些难以启齿,随后才缓缓讲了出来。
  2003年,儿子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现在辽宁省第一监狱服刑。
  纪妈妈说:“儿子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初中文化,是我这当妈的太溺爱,才让孩子犯错。”
  1月11日,是家属的探监日。纪妈妈和老伴去监狱探望儿子时,得到一个好消息--儿子被减刑了,这已经是第二次减刑。
  纪妈妈说,儿子今年40岁,是监狱改造让他改过自新,这让她感到特别欣慰。
  一个最明显的改变是,儿子刚进监狱时,一年也不给家里写一封信。这几年来,给家里写的信越来越多。每逢母亲节、父亲节都会收到儿子的信。从信的字里行间,纪妈妈感受到儿子的变化,知道自己错了、知道心疼爸妈了……
  “他爸看儿子的信,能哭一宿。”纪妈妈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这次探监,儿子交给纪妈妈五大本用信纸装订的“原创歌本”和一封写给“华商晨报”及一个叫“古品”的人的信。
  本报报道让高墙里的他有了创作勇气
  记者打开档案袋,看见厚厚的五本原创歌词,分为:希望版、爱情版、爱国版、思乡版。
  每篇文章后面都会署上一个名字--学子,这是纪妈妈的儿子给自己取的“笔名”。
  此外,档案袋里还有一封写给本报和《爱在沈阳》创作者古品的一封信。
  信中说:
  我在监狱里有机会看到《华商晨报》。一篇《爱在沈阳》激发了我的思乡之情,看完古品创作的歌词后,我感觉到沈阳家乡多么可爱,多么可亲。
  我特别想家,想念爸妈……
  我在铁窗下生活,经常梦中见到亲人,我渴望能见到妈妈,帮她抚平脸上的皱纹,摘掉爸爸头上的白发,给家人一个拥抱……
  我现在喜欢写些东西,看到《华商晨报》,看到古品的创作,让我有了继续创作的勇气,很希望能与古品交流沟通……
  21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古品。本报记者与古品将在下个月的探监日去看望“学子”。
  在辽宁省第一监狱5监区狱警的眼里,学子的表现是很棒的。
  负责学子的狱警向记者介绍,学子在监狱服刑期间表现很好,其他狱友都在闲聊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伏案写字看书的身影。他写的文章还经常在监狱的内部报刊上发表,很多狱友看了他的文章,都看到了乐观、坚强和希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监狱高墙里“寄”出“阳光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