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词多少字最佳
一首歌词与旋律搭配,不一定有先后之分的,对于我自己的经验来讲,合作的作曲人通常是先有曲给我,然后再填词,也有少数作曲人会先要求我提供歌词给他们,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样会有比较多主题的刺激,甚至在词里写到某种场景或某种情绪,他们也可以在你的框框你的格式里去做发挥,但这样的机会算是比较少的,对那些热爱写词的人,如果你身边没有作曲的朋友,你的歌被发表,或被完成的机会也少的多,这就是目前唱片工业中一个无奈的现况。怎样是好的歌词
怎么样算一首好词,我想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说这首歌最后可以产生动人的力量,那词应该是没有扣分的,一首歌有词、有旋律、有演唱人、加上编曲,一首歌可以受欢迎,势必有整体的分数在里面,就像一部电影一样,你可能会觉得这部戏的剧本很好,或是演员的演技特别好,还是美术的设计很不错,诸如此类每一个单项的分工一定会有它的强弱,我很少看到一部佳片是每一个部份都很好的,如果一首歌真的够流行,够轰动,应让是每个部份都发挥它的一个力量,词的本身如果能够很特别很醒目,让人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当然是一个作词者的成功,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完整的搭配起来,是不是很好的。
怎样是不好的歌词
对照上一题,好的歌词的反面就是不好的歌词,我觉得中间还有一种不痛不痒的歌词,它不是不好,只是它没有特色,用字普通,当然在畅销的歌曲中,也是有这样的歌词,这时就是靠旋律的力量及歌手的魅力来捧红这首歌。我只能说不好的歌词是用词太普通,或者是你用字很不错,但是别人都听不懂歌手在唱什么,它只适合阅读而不适合聆听,有时他会把歌词和其它文学作品做比较,觉得歌词太口语或是太浅白了,但我仍觉得歌词是综合性的艺术,如果只求字面上的表现,有时反而会伤害整首歌的完整性。
诗和歌词的差别
在古代很多诗都是可以用来唱的,研究过的学者都知道,从乐府诗到唐诗宋词,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只看到文字的表现,但是以前都是配上音律的,我觉得诗和歌词本来是没太大的分别,只是在现在的时代,诗都是用来看的,如果没机会变成一首歌,那何必写呢?你说你写了个歌词纯粹是你不想加上音乐的,这是很奇特的一种展现,我抽屉里大概有很多这类的歌词。诗有非常多的流派,诗是纯文学里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只能说歌词比诗的工整性来的强烈,韵角也比诗来的讲究,除此之外,能不能把现代诗的精神美放到现代歌曲中,是可以的,而且很多作词人已经尝试过,所以这个部份并不是问题,应该说很多文学作品它的精神是可以互相借用的。
**** Hidden Message *****
原创歌词 —语点醒梦中人是啊是啊看来我—直坚持唱着写是有根据的多谢 当然对于作词人来说是创作重要了。对于一个有一定旋律能力的作词人来,这种创作是必然,并不是针对某个歌手去的。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沁园春.雪》格式虽然是古人创造出来的,但词是近代的新做,而且超越了古人,那这就是一种创作。而这首词真的不适合歌唱吗,显然不是的,只不过没有找到最为恰当或者比较恰当的方式而已。我本人对这首词进行了好几种方式的演唱,已经从最初版本的60分上升到了75分了,但距离自己满意还差些,不通过一次次尝试怎么知道有多少潜力呢。作品永远都不会去适应歌手,而是歌手适应作品。中国流传的这么多人声歌曲,翻唱比原唱好的多的是,比原唱差的也多的是,和原唱差不多的也不少。也许今天的原唱就比明天的翻唱差,但只要够水准同样会得到大家的喜爱,比如董文华版《热血颂》比廖昌永版《热血颂》效果要差不少,但听众不会否定董文华做出的贡献,毕竟后人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看到更高,望得更远。再比如巴桑原唱的《天路》就比韩红版《天路》效果好,只因为韩红买了版权后巴桑才没办法公开演唱了,同样的李娜版《青藏高原》比韩红版《青藏高原》强了不少,这个是李娜遁入空门韩红买的版权自己翻唱的,韩红自己真正的作品那是《天亮了》。对么曾经的或者目前在线的歌手其实可以大致分层的,不同层次的歌手显然唱同一首歌曲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而韩红这就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一首歌曲能不能被歌手唱出动人的效果那也是有条件限制的,首先是歌词水平,其次是音乐编排,再次是歌手水平。如果作词人为了生计那就必须迎合歌手,如果不是为了生计那就随心所欲。香港的水平为啥王小二过年了,就是因为音乐人的理念下降了;大陆和台湾也是同样的情况。经过岁月考验的歌曲我们就会发现至少在作词和旋律上特色才能传世,但歌手就未必了。如果是神词神曲加神唱,那这样的歌曲必然就是神品,比如郭兰英版《我的祖国》张映者版《英雄赞歌》。但是神品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是一般的音乐人能够触摸到的。而作为音乐人来说最少也有个良心吧,9分算小目标,6分是底线,这个总能做到的。歌词如果有重大转折,那必然对作曲人来说也是一种转折,对歌唱者来说也是一转折。一首歌我们不能总用通俗旋律来演绎,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旋律来表达,但也不能太复杂,像《青藏高原》这样的影响力很大,一般人拿不下,就是起伏太多了,大家的水平够不着,《悟空》这样的也是,好听不好唱,虽然戴荃也没唱好,但也可以登堂入室了。随着听众欣赏能力的提高,作词作曲的人当然就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准以适应变化。邓丽君的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听,而是因为当年我们听到的乐曲表达形式太单一而她又正好在那个时机冒出来了,这就是机会的问题了,而机会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用的。岁月是考验乐曲经典的一把刀,也是最准确的一把刀,所有的歌曲在岁月面前只能黯然失色。 《城市蝴蝶》
惊慌的一瞥
看不见浩瀚的田野
一只闯入城市的蝴蝶
辗转在车水马龙的街
这个世界是如此的肆虐
我飞不过呼啸的钢铁
无力的翅膀在风中纠结
像一朵花轻轻地凋谢
停在霓虹灯上的胆怯
最后只能被繁华毁灭
告诉自己再沉着一些
向着同一个方向飞越
心有多烈翅膀就有多坚决
勇敢地飞
一定能回到最初的原野
那里有大片金色的花儿在春风中摇曳
盛开的翅膀
带着不曾愈合的伤
回家的道路跌跌撞撞
没有想像的那么悲壮
夕阳里的天空一片苍茫
风吹来了大地的芬芳
刚刚升起炊烟的小村庄
从来没有离开的地方
曾经不知所措的胆怯
那一种感觉灰飞烟灭
告诉自己再沉着一些
向着同一个方向飞越
心有多烈翅膀就有多坚决
勇敢地飞
一定能回到最初的原野
那里有大片金色的花儿在春风中摇曳 欣赏支持学习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1_1:}{:1_1:}{:1_1:} {:1_1:}{:1_1:}{:1_1:}{:1_5:}{:1_5:} 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力支持!{:1_1:}{:1_1:}{:1_5:}{:1_5:}{:1_3:}{:1_3:}{:1_3:} {:1_1:}{:1_1:}{:1_1:}{:1_5:}{:1_5:} {:1_11:}{:1_11:}{:1_11:}{:1_11:}{:1_1:}{:1_1:}{:1_1:}{:1_1:}{:1_13:} {:1_1:}{:1_1:}{:1_5:}{:1_5:} {:1_1:}{:1_1:}{:1_1:}{:1_5:}{:1_5:} 道理道理道理道理很有,鲜花鲜花鲜花支持 写歌须知,顶起来{:1_1:}{:1_1:}{:1_1:}{:1_1:}{:1_1:}{:1_5:}{:1_5:}{:1_5:}{:1_5:} {:1_1:}{:1_1:} 学习了 {:1_1:}赞一个,学习中 很受用,感谢南极老师的讲解。 谢谢啦。受教了 寓深意于浅显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是难了些,若说每一句多少字合适,这是没定数的了,若说每一段落写几句,一般讲是四句(四大句)即使是三句或五句谱曲时也会被拆开或合并成四句,如果难以取舍,也可通过旋律弥补,但这必须是合理的 {:soso_e179:} 半把胡琴 发表于 2014-11-4 09:01
{:1_1:} 谢谢 谢谢 写得真好,受益菲浅 对于一个对音乐近乎无知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很实用,支持{:1_1:}{:1_1:}{:1_1:} 学习了!谢谢! 经典之言,直白易懂。敬佩! 受教了 {:1_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打印下来,便于消化吸收。谢前辈谆谆教诲! 学习了,谢谢老师! 值得好好学习{:1_1:}{:1_1:}{:1_1:}{:1_1:}{:1_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