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静 后现代古筝 穿透古今
报道胡文雁 图片由滨海艺术中心提供当代“古筝四美”之一常静,个性鲜明,她穿透常规的演奏,以古筝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形成了中国New Age Music后现代古筝的音乐形式,空灵迷离。静心聆听,会感受到一股魔力与震撼。
被誉为“古筝四秀”之一,古筝演奏家常静应华艺节邀请,将在农历新年初二(2月4日,星期五),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室举行她在本地的首场个人独奏音乐会“诗情画意”。音乐会门票一早售罄,叫常静喜出望外。她说:“我没想到在新加坡也有知音。”
常静是四川成都人,8岁习琴,自此开始与古筝的不解之缘。1991年她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李婉芬和邱大成,毕业后考入中国歌舞团,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她把一曲《春江花月夜》,弹得抒情写意,优美空灵。
一位很不一样的古筝演奏家,常静在舞台上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她喜欢把古筝与流行、摇滚、蓝调、New Age等融合,在古筝上创造前所未有的音乐风格。
音乐凌驾于乐器之上
常静说:“做别人都做的事情,我觉得意义不大,从小我就喜欢挑战,也喜欢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对我来说,音乐是互通的,彼此并无排斥。”
常静演奏的作品,因此有大部分是她的原创音乐。“我多是在即兴状态下创作,一气呵成,追求的是内心的刹那感动和最真实的声音。”
穿透常规的演奏,音乐凌驾于乐器之上,静心聆听,会感受到一股魔力与震撼。这是就是常静带给听者的力量。
常静认为,演奏家必须寻觅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个性化语言,因此音乐学院毕业后,她有五六年时间不曾举行任何音乐会。“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音乐方向,因此需要时间去积累和丰富自己。”
1996年,她为雨果出过一张唱片,叫《筝美人》,但因为意念太新,一直被“雪藏”,直至去年才出版。常静说:“听回自己10多年前的作品,我其实蛮感动的,因为那时的我已有很多古怪和新奇的音乐想法。”
这之后,常静不断有新专辑问世,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离弦》一碟。它尝试用一种新颖的形式来演绎中国民族音乐,形成了中国New Age的后现代古筝音乐形式,是古筝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
中国文化能触动她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有趣的是,近年,常静开始走上“回归”路,喜欢从最经典和最传统的东西汲取营养,形成所谓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以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方式去演绎最古典的东西。她说:“我要做到‘和现代有接轨,和古老有对话’。简单来说,就是在讲一个古老的故事,但用的是一种现代的语言。”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一样的喜欢和需要。常静说,刚离开学校时,她对老师教导的东西觉得很枯燥,加上年纪轻,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因此被许多别的东西吸引。“但10多年过去了,人渐渐长大,心态也比较沉淀,开始对中国的东西越来越有感觉。”
她阅读大量的中国经典,看中国画,并专注于唐宋诗词与古筝音乐演奏的研究,发现中国文化能触动她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她说:“这和我以前所做的其实并无矛盾,不管演奏的是现代音乐还是传统经典,我忠于的,始终是音乐的本质和精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