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xin 发表于 2015-8-10 08:37:17

想有好“口才”,先有好“耳才”


钢琴家茅为蕙在多次讲课中说,目前中国孩子真正喜欢音乐、喜欢钢琴的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给孩子创造的音乐环境太少。孩子耳朵里没有吸收进去多少有价值、有品位的音乐,他也就没有多少对声音的审美判断,也就没有多少对声音的想象和追求,眼前的琴谱一本又一本,手上的曲子一条又一条,却都是手指的运动员,生硬简单地转化乐谱为音响,没有个性和想法,更谈不上用手中的乐器亲自制造声音,来表达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把钢琴、小提琴等学习定位于一技之长的一门技术而不是一门艺术时,虽然乘上了学琴的列车,走的却是南辕北辙之路。当然,大家还是大概知道学琴就是为了学习一门艺术的,但由于对这门艺术缺少必要的、基础却也是本质的了解,再加上急功近利的心态,那么刚开始错误的方向与手段,就注定了将来放弃和失败的结果。

  比如,家长会急不可耐地为自己三四岁的孩子拜请老师,以免输在起跑线上,老师同样也急不可耐地为孩子进行专业正统的技术训练,以免落下教学水平不高的评价。于是,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孩子稚嫩的小手在冰凉的琴键上进行所谓专业的手型站立训练,并以严格要求为名,证明了自己的教学规格,鼓励了家长的盲目心态,最终也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浪费了孩子的艺术天分。再比如,家长如果有威逼利诱的手段,孩子也有抵抗高压的毅力,终于熬过初始阶段的艰难也能弹出《致爱丽丝》等世界名曲时,一堆堆纷乱嘈杂的难听声响,一段段难挨死磨的练琴时间,一番番痛苦无聊的心理体验,始终充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家庭氛围里,最终音乐艺术的心灵滋养作用没能实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倒是经常爆发。

  音乐的学习,实际上是在学习音乐这门语言,用这门语言的学习过程,来对孩子进行人格、气质、修养的培养和熏陶。普通语言的学习,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极其正常顺畅,从学会喊爸爸妈妈,到表达自己一个完整的想法,进而再用笔写出一篇标明自己观点的文章,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个过程。同样,正常的孩子只要用学习自己母语的方法来学习音乐,达到一个正常听说读写的水平,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当然钢琴家的水平只有极少数天赋极高的人才能达到,就像不是人人都能达到语言学家的口才与笔头功夫一样。

  既然普通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从听到说再到读和写的过程,为什么音乐语言的学习却是倒过来的呢?更多时候,这个倒过来并不是真的能够倒过来,而是卡在了读和写的阶段。

  音乐作为声音和另一种语言,首先针对的是听觉。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宜的、高品质的音乐,创设一个温馨的、高浓度的音乐环境,这是广大家长最应该去着眼的地方,也是需要广大教师最应该去投身的领域。然而,大家从一开始就盯在眼睛识谱和手指技术上,热切地期望孩子稚嫩的小手赶紧叮咚出一首实际的曲子来。可以想象,假如孩子真能在琴上叮咚两下,那是什么声音?无非照葫芦画瓢或者鹦鹉学舌了,不可能是孩子“我要喝水”、“这个水果不好吃”之类的真实表达和切实判断。那么,孩子叮咚得哪怕非常顺溜,其实也没有任何意义。

  钢琴家刘诗昆在多个场合说到自己三岁就开始学琴的经历,他的说法是建立在手指的站立、力量、耐力等技术训练的意义上的,有其特定的语境和语义。但钢琴家的话却被家长和老师生硬照搬过来,坚定认真地让孩子三四岁就开始了所谓专业正统的技术训练。专业正统的名义和严格要求,却掩盖了艺术学习的本质规律,抹杀了艺术兴趣的持续发展,阻碍了艺术潜力的正常发挥。这是刘诗昆以及很多家长和老师不愿看到却也是实际发生的事,对音乐教育的美好期望并未达到,反而落得相反的下场。

  主持人崔永元在回答大家对他口才好的赞誉时说,我不是口才好,而是“耳才”好,只有认真聆听并好好领悟了别人说的话时,我才可能有口吐莲花的口才。音乐学习同样如此,听不清自己手上出来声音的好与坏,听不懂作品里声音的意图,那怎么可能有崔永元那样的口才呢?

  作曲家贾达群说过一个亲历的例子,一位国外音乐家在看到中国一位年轻演奏家的优美演奏时,抑制不住冲上去,要用自己手中的乐器和他来个即兴对话,但中国的这位经过二十年严格专业训练的演奏家却不知所措,无法用手中的乐器应和几句,哪怕是与自己独奏的经典曲目在艺术价值上相去甚远的几句“瞎哼哼”都没有。音乐学习,当然要去传承历史上的伟大作品,但传承更多只是表达别人,我们同时还要学会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这位中国演奏家的情况,既是缺憾,也是悲哀。

  说到这里,想到多年来广为诟病的中国式外语学习,我们都会拼写单词,都会做阅读理解,但就是遇到老外时,听不出人家说的什么话,也说不出自己要说的话,这与我们音乐的学习很相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想有好“口才”,先有好“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