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间音乐的“资料库”
李兴池是谁?陕西省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作曲。在这两个身份背后,却是一个地道陕北娃变身为出色陕北汉的成长史。这位被同行公认的陕北民间音乐的“资料库”,究竟“高”在何处?带着好奇与疑问,记者听李兴池聊起了自己的故事。
贫穷也是一种财富
李兴池生长在陕北延川离县城三十里以外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山高沟深,十年九旱,黄风弥漫。“那个年代,生活虽然艰苦,但农村人大多都有平和的心态,没有更多奢望。李兴池的叔父、兄长们时常凑在一起,说古今、耍丝弦、唱小曲、闹道情……有时候甚至彻夜不眠。正月里,更是全村出动,搭建彩门转九曲,敲锣打鼓沿门唱秧歌。”回忆起小时候,李兴池眼神里流露出怀念和自豪。这些秧歌场子里自然少不了他,十二、三岁时,李兴池就跟兄长们学会了弹三弦拉胡胡,捣鼓拍钗唱道情。
李兴池的记忆力很好,那个年代,学本事全凭眼看脑记。父亲当时在秧歌队负责打击乐,李兴池从父亲那学到许多。“家里人都爱好闹秧歌,受父辈影响太大。”尽管不识谱、不懂和弦,李兴池12岁就开始拉二胡,给道情伴奏,跟着秧歌队出去演出,“先学唱,就会拉”。
李兴池的童年、少年、青年都在农村渡过,直到18岁进入县文艺宣传队。李兴池说:“小时候觉得农村苦、出身苦,因为打记事起就吃不饱、穿不暖。长大后觉得这也是一种财富。如果小时候条件好,可能走不到今天。”
“全县的民间艺人我都熟”
进入宣传队后,李兴池学会了打扬琴、吹笙。那时候,队员们经常背着铺盖卷,肩挑乐器和道具,穿梭在乡间的羊肠小道,终年为当地百姓宣传演出。日子久了,李兴池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他住在艺人家,听他们唱、听他们讲,十年时间,全县的民间艺人没有李兴池不熟识的,积累了巨大民间艺术财富。“他们说书、唱酸曲、闹道情、吹唢呐……这些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李兴池说,这种接触,让他受益匪浅。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兴池与爱人有幸参与了收集、整理延安地区民间音乐《集成》这项工程。为了采集民歌,两个人经常手提双卡录音机,身背电池、磁带,翻山越岭、走乡串户,寻找联系各类民间音乐采录音乐。回县城后,分类逐字逐句记谱整理,装订成册。正是这项历时三年的工作,让李兴池接触、记住了200多首陕北民间音乐曲调。“这让我在文艺宣传队时的记忆又加深了一遍,我的记谱能力也提高了,也为我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论是歌曲《我的西部》、歌剧《延河谣》,还是舞蹈《扇鼓》、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合作),李兴池的作品中充满了浓浓的陕北味、陕北情。李兴池说自己的创作技术不一定多好,但一定充满着强烈的地域色彩。“我要真诚感谢世代生活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民间艺人,是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民间音乐瑰宝。”
山沟里走出音乐家
李兴池总说自己是幸运的,总是遇到愿意帮助他的人,这其中就有作曲家赵季平。
1981年,县里推荐李兴池到省城参加“秦腔作曲进修班”,就是在这个班上,李兴池与赵季平结识。“赵老师当时教和声课,那也是我第一次听着钢琴学习。”李兴池说,那个年代,全县都没有一架钢琴。赵季平在为李兴池的《陕北民间音乐选粹700曲》写的序中也写道:“我从他的眼神儿里看出这是一个认真、淳朴、顽强、不打折扣的青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班的学习为他后来能够进入专业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
后来,新任县长鼓励大家走出去进修提高文化层次,李兴池来到了西安音乐学院。担任和声课的杨天锡老师把他关在门里做了三小时的题才认可他;系主任饶余燕老师也是多方考察才收了他;县里领导为他的学习经费破例帮了他。正如赵季平所言:这是命运之神无形的手,把李兴池拽进了音乐的殿堂。
赵季平称与李兴池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创作上的朋友,现在还是同事。赵季平帮助他、鼓励他、肯定他,李兴池不会说,却都记在心里。“三十多年的交往,看到他从一个陕北山里娃,成长为一个在音乐创作、研究、教学、社会活动等方面有成就的人,真正可以说是从山沟里走出来的音乐家,这是很值得高兴和回味的事。”
谈到赵季平、说起他对自己的帮助,这位陕北汉子更是几度哽咽。这泪水中饱含着李兴池的感恩之情。
从农村到县城再到省城,李兴池走得不算容易,但步步踏实。这位质朴的陕北汉子从未想过今后、未来,但西北人的执拗让他好学、上进、不浪费时间。他热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正如赵季平所言:对李兴池这样的本土音乐家来说,陕北不仅是“资源”,还是“根源”,甚至是“本源”,是他安身立命之处。
李兴池坦言自己爱陕北的民间音乐,把这些埋在黄土深层的神曲妙乐辑撰成书,是他多年夙愿。于是,就有了《陕北民间音乐选粹700曲》。在李兴池看来,学习和研究这些民间音乐文化,是实现自己作为陕北人的精神回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