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xin 发表于 2015-8-10 08:25:43

美美与共,天下和平

 7月19日晚,为纪念爱国民主战士、浪漫主义“钢琴诗人”、钢琴作曲家肖邦诞辰205周年,广州市少年宫“创造剧场”力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旅法著名青年钢琴家吴牧野再度莅临,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重奏组联袂带来了一场“希望的田野——希望之梦想”专场音乐沙龙,并借此献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吴牧野同他的助演和协奏伙伴、国家交响乐团首席重奏组的赵坤宇、刘志勇、付威、许玉莲、张学杰五位演奏家,以行云流水般的灵动演绎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演艺厅内激荡。

    人类命运的洗礼

  吴牧野当晚演奏的第一支曲目是李斯特的《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简称《但丁奏鸣曲》,它是钢琴曲集《旅行岁月》第二集“意大利”的最终之作,也是篇幅最长的。该乐曲是一首单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式的幻想曲。题材取自李斯特最常阅读,几乎不离手的《神曲》。这里面处处体现着李斯特在阅读后受到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洗礼。长诗《神曲》中,但丁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同所遇到的有名的灵魂交谈,执着地追求着真理和信仰。《但丁奏鸣曲》可以说代表了“钢琴之王”李斯特创作的最高水平,同他陶醉于《神曲》的个人感受一样,这首曲子也让无数人为之激动。

  音乐里的每个音符通过作曲家的神来之笔,使其组成了纯洁的情怀。在吴牧野忘我的演绎下,来势汹涌的音符把听众卷入《神曲》里一波又一波的沉思和迷惘,当最终但丁得以游历天堂九重天时,欣喜又如一股清泉汨汨流淌,而在他获取新生后,那份狂喜犹如疾风暴雨任由吴牧野在琴键上挥洒,一个个灵感的音符,一段段撞击心灵的节奏,仿佛把听众从混沌中带到天堂。

  肖邦同李斯特年纪相仿,肖邦只大后者一岁,然而两人的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肖邦去世时年仅39岁,而李斯特活到了65岁,两人的音乐风格迥异,可以说完全是两码事,李斯特在钢琴艺术上突破了所有的技巧,而肖邦的贡献在于,他是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更是一位将爱国情怀深植于心的钢琴诗人。

  十九世纪初波兰被普、奥、俄瓜分,肖邦执意不做亡国奴,后半生再也没能踏上故土,客死巴黎,弥留之际,肖邦还深深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他紧紧握着刚从波兰赶来的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他把“爱祖国高于一切”作为一生创作的信念,不愧是“为祖国献身”的波兰最伟大的民族文化英雄。他“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肖邦与哥白尼、居里夫人一样,已成为波兰的象征和国家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和钢琴的范畴。穿过两百年流光,我们至今依然听见流亡者肖邦的悲愤琴声。

  为凸显本次沙龙的主题,国家交响乐团首席重奏组五位艺术家演奏了约翰-威廉姆斯的《辛德勒的名单》,乐曲选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这首极其契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的乐曲,娓娓道来、如泣如诉,瞬间将听众再度带回那个苍凉的时空,在凄婉、哀恸的弦乐中体会战争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创伤。

  必须重复的民族性

  沙龙的艺术总监、著名作曲家甘霖跟观众介绍:今晚的曲目有同吴牧野上一次演出“必须重复”的内容,即肖邦的《华丽大波兰舞曲》OP.22和《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吴牧野演绎的《华丽大波兰舞曲》清新、雅致,流畅温和的曲调仿佛平静湖面荡起一丝涟漪,洋溢着诗人的优雅。甘霖以这段文字将这一场景升华:“为什么观众是上帝,不是因为他们花钱购买了门票,而是观众现场的聆听,拉近了上帝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

  肖邦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于1830年3月17日在华沙由肖邦独奏举行首演,苦涩而柔美的爱情小夜曲余音未绝,肖邦便毅然踏入祖国大地的民间欢舞行列。这部协奏曲的终曲乐章烙印上了肖邦终生喜爱的波兰民间音乐的痕迹。清新明快的意境,热情蓬勃的活力,使作品奏响了一个青年艺术家纯真的心声。其中不仅有对初恋少女的痴情,也蕴有肖邦成为波兰民族骄傲的最初萌芽。正如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说的:“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就像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在内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

  这支曲子并没有像《降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直接歌颂波兰民族英雄那般直接展现爱国热情,但是旋律中波兰元素的跃动,是肖邦爱国情结的另一种含蓄表达。波兰领土被普、奥、俄瓜分,国家覆亡,可是国家的精神、民族的文化依然生机勃勃地存在于肖邦的音乐中。甘霖在解读这支协奏曲时,强调他对艺术的感悟:文艺应该是反映时代的镜子,艺术中的崇高精神应该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和缅怀;艺术应该有鲜明的民族性,应该走自己的路,应该是纯朴的幻想和感情,不应该是脱离现实的想入非非,而应和祖国与人民联系在一起。

  中国旋律的升华

  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吴牧野三次返场,将纯正高雅的古典钢琴艺术演奏与中国正能量相结合,陆续演奏了吕文成的经典作品《平湖秋月》、《黄河钢琴协奏曲——第四乐章 保卫黄河》和由吴牧野本人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早在2014年11月12日,在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举办的国宴上,吴牧野为两国元首演奏了中国名曲《平湖秋月》,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东方音乐的魅力被我们年轻的钢琴家展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面前,对此,甘霖不禁赞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超越语言的东西方对话。”本次音乐沙龙返场时,吴牧野再次献上了这曲具有浓厚民族元素的美妙音乐。婉转的音调、流畅的旋律让在场观众沉浸在湖光月色的良辰美景中,吴牧野用西方乐器完美呈现出传统民乐中淡泊悠远、虚无飘渺的独特意境,余音绕梁。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吴牧野专门为现场观众演奏了《黄河钢琴协奏曲》第四章“保卫黄河”,波澜壮阔的气势、铿锵饱满的情绪、昂扬有力的曲调,音乐在激烈与悲壮的情绪间流转,令在场大大小小的观众无不肃然起敬。吴牧野两手在琴键间快速游走,曲调时而激昂、时而平缓,又转入恢弘,在没有交响乐队的情况下,仅凭一双手就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的黄河保卫战,如此强度,不愧为钢琴界的“金手指”。诚如甘霖所说,好的音乐艺术能凝聚观众的心灵空间,再现历史的伟大。

  无论肖邦还是吴牧野,祖国、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是他们音乐创作的重要养分。吴牧野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也十分喜欢中国的传统曲目,“我们是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必须做自己的东西,不能盲目追寻国际上流行的东西,因为推动流行的国家不一定是有底蕴的国家,我们不能被蒙蔽。”

  回到祖国之后,吴牧野也开始尝试处理一些传统音乐,他创造性地将《在希望的田野上》做了重新的编创,最后一次返场时,吴牧野展现了这支钢琴独奏曲,这首改编自同名歌曲的乐曲,早已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可是经此演绎,不仅原先欢快、活力的情绪得以完整保留,还加入编创者自己的理解,把满怀希望的喜悦通过钢琴独特的音色传递到观众的耳朵里。

  甘霖对此以字幕的方式做解读:音乐家带着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满腔热忱,创作出了一幅博爱、和谐、包容元素的中华民族精神之美、思想之美、物质之美、文化之美,我感叹这是展现给世界人文艺术的又一颗明珠。昨日我有幸在化妆室聆听这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精彩作品,心中升起一股何等的骄傲与自豪,因为你能听到更深层次灵魂的升华,富于变化的旋律,展示了“美美与共,天下和平”般的宏阔。

  吴牧野在他的微博中写到:“高级的艺术,需要文化的多元化来支持。一生需要不断的吸收以及永远的静雅,才有可能用艺术做出对人类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为的是做出平凡而伟大的贡献。”他的这些尝试和做法,正是对这一信仰的具体实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美与共,天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