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词是被低估的艺术品
“世间一切也无法去抵抗时日过,不管真心跟瞒骗亦同样结果。”比起上个世纪给郑秀文写《爱的挽歌》时的那种锥心疼痛,香港词人林夕近年撰写的歌词显然舒缓豁达太多。比如给今年公映的电影《左耳》写的主题曲,“青春的旅途没有红灯,越走越快你也成了过来人”,又比如去年写的《匆匆那年》,“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都是以时过境迁的心态来俯瞰青春年华在面前滔滔而过。【娱乐观】粤语歌词是被低估的艺术品
此时的林夕,活像一位时光老人,站在未来的街头,点拨那些还在红尘翻滚的年轻人,用歌词,用散文,用其他抚慰人心的零散方式。他自己打这个年纪过来,当年给陈百强写的歌词《谁是知己》,可作青葱岁月的镜照:“你说我天生感伤,仍然像少年人模样”,纤弱敏感,吹弹可破。此后经历潮起潮落与人世历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由谈情转为论道,境界已然飞升。此时还能眷顾众生,发表人间指南,也是歌迷之福。
林夕创作的词对很多人来说,隐藏太多不敢轻易触碰的情感,曾经,他就像我们身旁的知心人。如今,当与他相关的新闻袭来时,竟觉得有些陌生。这两日,先是媒体们发布了由林夕作词、罗大佑演唱的电影《太平洋•彼岸》的主题曲。随后,有香港媒体报道,林夕将开设填词研习课程,教授学生填词,据悉该课堂将开设6次课堂,每堂课为1.5小时或2个小时,共收费3680元港币(折合人民币2948元)。网友哗然,大师的授课费比想象中便宜太多。
他就像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不得不在支离破碎的新环境中用新方式去守护他们的宝物。林夕的状态是香港流行歌词创作者们的一个缩影。虽然大势已去,那些同时代的才子们,包括黄伟文、周耀辉,如同港片导演纷纷北上一样,总有地方安放他们的才华,一如另一位词人潘源良在歌里所写,“一切在世好东西,各有自存地”。周耀辉除了填词,还做学术研究、教学生、策展,近年给李荣浩创作的《模特》赢得一片叫好;黄伟文演戏,以“潮流教父”之姿现身秀场,甚至到内地为张杰做演唱会造型。至于下一代创作者,林若宁、林日曦、陈咏谦、乔靖夫、林宝、周博贤等人,已开始接下衣钵。
面对香港流行歌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一种典型姿态是“念念难忘”。由此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粤语流行曲兴盛之初,因电视电影电台、卡拉OK的繁荣,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成为香港本土文化极为重要的一环,影响更达至整个华人世界。其中少不了黄霑、卢国沾、郑国江等前辈词人的功劳,“滔滔两岸潮”、“我的中国心”,黄霑在上海看见人人用上海腔唱“浪奔、浪流”,当年盛况,可见一斑。乐坛由盛转衰之后,黄伟文不忘再提“香港流行歌词一直是被低估了的艺术品”,也意图恢复“新广东歌年代”,被视为借此重新确认本港文化的身份认同与核心价值,但市场反应不太成功。郑国江却肯定他的探索,“假若有天按正确的方向走,应可走出一条路来的。”(见《逝去的乐言:七十年代以方言入词的香港粤语流行曲研究》一书)
另一类意见则是,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仍拿林夕为例,2014年的内地电影找他写了太多主题歌,《匆匆那年》、 《黄金时代》、《触不可及》、《一路惊喜》、《北京爱情故事》(观剧)……有些歌的传唱度与影响力恐怕已远超他在香港乐坛黄金年代的成绩。原因无他,内地人口基数浩大,网络时代更是无远弗届。而且,因为内地市场的因缘,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合作更易发生:比如他与十多年没合作过的罗大佑携手,为电影《黄金时代》创作主题曲。回望上个世纪他们合作的《赤子》、《皇后大道东》、《似是故人来》,丝丝点点,兜兜转转,不免让人感叹回首已是百年身。
是被时代浪潮涤荡,还是应时而动,林夕们主动或被动地找到合适的位置,仍可作为行业翘楚引领风向。当然,与其说是内地市场仰慕其声名,重金聘来装点门面,还不如说是他的作品质量铿锵有力,其背后所包含的才华、识见、功力、情怀、慈悲心,暂时没有旁人可以取代,仍有底气在当下傲视群雄。当年黄伟文说他与林夕“两个人写出六百万人的歌词”,目前看来,林夕写的已经是数亿人的歌词。
“一切迹象显示,只有能够再度进入中国的普通话市场,香港流行音乐才可以再有起色。而香港流行音乐人,在能够充分把握大陆同胞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之前,指望再度吸引大陆同胞也只是妄想而已。”黄霑2003年在其博士论文中已经提前预知了这一幕。至此,再忧心粤语歌会不会消亡,填词还要不要用香港地道的口语,“新广东歌年代”会否出现,并无太多实质意义。世界那么大,总有可以传经布道的讲坛。这或许也是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里“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么?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等语的真意所在。
楼主有心了{:1_1:}{:1_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