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服务“一哥战”
早前提到今年Apple的WWDC 2015,除了iOS、Mac OSX及watchOS三大系统的更新外,在发布会最后, Tim Cook学Steve Jobs经典地说了一句:One more thing……即是早在一年前收购Beats业务,并已事先张扬的全新音乐服务“Apple Music”。相信这个不少果粉都会期待音乐服务,似乎令付款音乐串流平台都紧张起来。使用Apple Music服务当然先要成为付费会员,这样就可以透过平台,收听超过3000万首歌曲的庞大资料库内的任何歌曲或MV。预计6月30日起开始在全球超过100个地区陆续推出,个人会员收费为每月9.99美元,另有月费14.99美元的家庭会员方案,需透过设定iCloud 的家人共享功能,并邀请6名以下的亲友加入即可享用,用户可免费试用3个月。
笔者曾致电相熟的本地唱片公司核实,大部分都已经和Apple签约提供音乐,相信不同地方亦有相近的处理方案。不过在发布之时亦发生了小风波,Taylor Swift以公开信指出Apple Music 的三个月免费试用期间,不给予歌手支付应有费用是不公平的,似乎Apple吸取了之前Spotify的教训而快速应对及更改政策,Taylor Swifty亦似乎接纳处理并表明早前推出的专辑会在Apple Music上推出,但不会像其他歌手或独立乐队般签订独家合约。
对手们又如何对应Apple Music?Spotify及其他如KK BOX等比较小规模的音乐流媒体平台还未做出应对方案,或者是因为服务只在Apple封闭平台下出现,真正“埋身肉搏”,应该是Android公开平台推出时,但如果Apple拥有歌手乐队的独家权,或者会进一步收窄它们的生存空间。另外,Apple Music在不同地区或会有不同收费标准,传闻在香港地区个人方案收费为48港元,与Spotify收费差不多。在音质(320kbps)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下调收费才是出路。未计拥有庞大用户群的通讯娱乐平台Line亦会推出Line Muisc音乐服务,相信价格战是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Apple Music还有一个强劲对手,就是上月以高姿态登场,在知名音乐人Jay Z领军的跨平台音乐串流平台Tidel,主打HiFi音质之余亦有Alicia Keys、Daft Punk、Kanye West、Madonna、Rihanna等“大哥大姐”阵容,在音乐、资讯及名气上都足以构成威胁,但收费比较贵而且对于移动装置而言,高清大容量是一大负担,而它们在Apple Music发布后亦表明为学生推出优惠方案,相信战团应该进一步扩大。
Apple Music要坐上一哥地位的确不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