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969084 发表于 2015-7-14 11:52:07

当代影像声乐表演文化刍议

声乐表演与影像的结合是声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文化发展的必要,还是现实的必需。影像改变了声乐表演的接受和构成状态,并制造出新形式的声乐表演艺术家,但其魔力并不足以构成代替现场声乐表演的理由。

  【关键词】影像 现场 声乐表演

  1.声乐表演与影像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自古以来,人类对影像就有一种渴盼。宋代高承编著的《事物纪原》记载,早在公元前140年左右灯影就已诞生,随之由单帧灯影发展到能演绎一定故事情节的灯影戏,到11世纪的宋代达到鼎盛。在欧洲,17世纪发明了幻灯,1853年,奥地利的乌却梯沃斯又把旋盘装进里面,“活动幻灯”面世。即便这些影像都是剪、绘而成,形象粗鄙、动作简单、画面断裂、篇幅短小,却也让当时的人们颇为兴奋以至趋之若鹜。

  1895年12月28日,电影的诞生揭开了影像文化史上的崭新一页;而35年后电视的呱呱坠地又迈开了影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以前人们通过电影这个在剧院中打开的窗口眺望世界,此后人们则可以这个窗口直接搬回家中、开在卧室。现代社会,信息的占有极为重要,而信息量又极为庞大,人们无法事必躬亲——我们需要更新形式的媒介;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精神却更为紧张、焦虑——我们需要更多形式的艺术。于是影像文化蓬勃发展,后来居上,其巨大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早在电影诞生后短短数月的默片时代,电影家们就开始用器乐、歌唱、语言躲在银幕后现场配音了——这时还主要是声乐对电影的支持。1927年,标志有声电影时代来临的《爵士歌王》更是以歌舞取胜;1936年,地球上第一次播放电视,歌唱就粉墨登场并成为主角——此时,影像因声乐表演而精彩,声乐表演因影像而强大,二者开始互助、互融。

  既然影像技术已经出现、并且如此茁壮成长,声乐表演就再不能无动于衷。

  2.声乐表演与影像的结合是文化的必要

  影像是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在时间维度上需要声音的丰富,在空间向面上需要造型的优美。声乐囊括了音乐的感染力、嗓音的亲和力和语言的叙述、概括力;声乐表演则兼有舞蹈的柔顺、武术的刚劲以及雕塑的深沉。

  音乐具有表述的非语义性、对象的非对应性和表情的多义性,沉浸在音乐中可以任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这是一个优点。但我们也要看到画面和音乐可以互补、可以对音乐作品的抽象有所突破,为人们打开另一种可能。

  我们不拒绝音乐和影像在各自独立的方向继续深入,但同样不能排除音乐和影像结合为一体的可能。何况歌唱本身就具有表演性,需要视听综合的方式加以记录,歌唱的表演也需要镜头重新整合以增加视觉的冲击力。声乐作为时间艺术本来没有具形性,但不是说它就绝对不需要影像的激发和深化、不需要影像赋予歌唱新的表现新的境界。并且声乐是具有语义性的,它的“所指”(signified)也可以是具体的,它的“能指”(signifier)辅以影视画面的形式也就算得上顺理成章。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信息吸收活动中,视觉作用占据了83%的比率,听觉11%,其它所有感官才分享了剩余的6%;三天以上的信息记忆保持率,视觉为20%,听觉为10%,而视听结合则可以达到68%!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视听更是基本霸占了全部的席位。

  当两者在影像声乐表演的“场”中联姻,就与人们建立起来了“全息”的交流方式,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和审美效果并不是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数字的简单叠加,而是“立方”,一种全新的审美、“现场”以至“超现场”的图景感受。

  影像为人类建立起来超时空超文本的立体化交流方式,并成为现实的超现实、超现实的现实,如真如幻,使人如入其境、又如出其界。影像给人的感受没有什么可以代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你不仅亲眼看到天使在空中飞翔、事实如此精彩,而且听到她的翅膀拍击空气的声音。

  3.声乐表演与影像的结合是现实的必需

  作为传媒,影视能够同时传输声音、语言、文字、符号、图片、动画等,有着巨大的整合性;对观众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有着巨大的包容性;电视信号每秒钟可以绕地球七圈半、电视终端进入家家户户,有着巨大的便利性。作为艺术,影视可以吸收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精华,画面清晰、形象生动,可塑性大、表现力强;影视表演和声乐表演都是表演艺术,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

  影视已经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每个城市都会有数座电影院,每个时段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去目睹自己的“白日梦”(电影业的不景气并不说明看影片的人数减少,他们只是换了场所);电视更成为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员,社会上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而没有电视的家庭少而再少。统计数字表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就家庭平均拥有1.83台电视机,平均每人花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达到7小时。我国到1999年底城镇居民的电视观众也达到了97%,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拥有了两台以上的电视。电脑在全世界的普及更是有目共睹。

  作为媒体的影视是印刷、广播媒体望尘莫及的。在法国,单单晚间8点钟的电视新闻的观众就比法国所有早报和晚报的读者加在一起还要多,更别说没有读报传统、文盲率又高得多的中国。

  作为艺术的影视,其能量同样是其他艺术不能相提并论的。一部书的出版能有十万本就不得了(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而电影、肥皂剧的受众动辄数以亿计。一部也许无聊的《还珠格格》让小燕子飞进千家万户,一部可能莫名其妙的《卧虎藏龙》使李安蜚声全球——试问除了影视又有哪些艺术形象、艺术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这么多人的关注?

  谢东的《笑脸》出来两年无人喝彩,后来制成MTV才有了“常常的想,现在的你”红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如果没有和“flash”的动画接合也就只有唱给自己听听的份了……作为艺术的发展,声乐及其表演必然有一条路通向影视这个综合能力最强、最有活力的艺术;作为艺术的传播,声乐及其表演也不得不借助并适应影视这个强势媒介。

  即使影像没有这样的力量,声乐及其表演也应该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种种可能——因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多指向的。

254969084 发表于 2015-7-14 11:53:00

 4.影像改变了声乐表演的接受和构成状态

  原始歌唱的自娱性、仪式性的功能很强,当众的歌唱虽然也有一定的表演性、有“讨好别人”的冲动,客观上具有审美性,但归结点还是放在愉悦自己、“与上天沟通”上。随着私有制产生、人类进入等级社会,专职乐工出现,音乐具有了等级和垄断性,奴隶、下人是无缘得见声乐表演的。音乐成为权贵特有的娱乐工具,权贵的喜好决定了声乐的具体表演状态。随着社会的再一步分化,百姓稍稍有了一些自由,“庙堂”乐人外又出现了游吟诗人和流浪艺人。他们的表演自然也受政治气候和所面对的文化需要的决定,但已具备了些须自主意识,声乐表现的也开始有了审美的自觉。

  而当代影视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它传递的画面,而且是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社会的固有结构的改变,生活关系和生存状态的改变,以及人们对艺术的感受模式、审美习惯的改变。影视具有兼收并蓄的胸怀,其丰富的表现手段却又不能不在传统的声乐表演身上贴下自己的标号,对声乐表演予以改造,并进行新的探险。

  在录音技术出现之前,声乐表演都是现场形式,演唱者与观众的互动关系很重要,观众甚至可能在表演进行中就加入自己的意愿,演员面对观众的反应也必然要调整自己。录音技术的出现是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没有史书会记载唱片比贝多芬更伟大,但事实上它对人类音乐生活的影响是再伟大的音乐家也无法企及的。从此以后人类的音乐欣赏由“节日庆典”来到了“日常生活”。我们可以说唱片是“冰冻的激情”或者“僵直的音响”,但是想一想即便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音乐家本人也只“听”过一次,我们就知道这“冰冻”、“僵直”也不那么讨厌了。以前的达官贵人无论多么显赫,都不可能在骑马坐轿时或在卧室里听歌剧吧?现在你可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乘飞机跑到云彩上都能听到差不多全部这个星球所能够演奏的音乐。音乐不再是神话,她就在你身边,你还可以把她装在口袋里到处走。音乐家也可以如此轻松地汲取世界上任何音乐的素养,带给世界更好的音乐。

  影像技术和录音技术结合,完成了音乐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我们不仅听到了音乐,而且目睹了音乐的发生;我们不仅获得了“在场”的亲切感,而且这个“在场”甚至比现场还要了不起——你可以从空中俯瞰到不一样的场景,也可以把歌唱家的脸就拉到你的面前,还可以窥探到演员、剧务们在后台的紧张忙碌。

  影视声乐表演不能完成现场氛围感、现场声场效果以及“演员——观众”互动的任务,确实是一个缺憾。但这个缺憾绝对不能构成取消它的理由。

  影像不但改变音乐进行的视觉结构,而且改变音乐的艺术内容,尤其是声乐及其表演。打个比方,路边的树不是艺术,摄影家把它拍成的照片却可能是艺术。而声乐表演是艺术,影视声乐表演就不仅是声乐表演的艺术。影视声乐表演剧情片开拓了歌唱艺术的新境界、MTV则创造了影视文艺的新体裁,影像用多机多次拍摄、蒙太奇、特效、特技打造出一个崭新的梦。声乐表演从此不再是原来的声乐表演,她出落得就像一个神话——我们把音乐从云端拉到眼前、又把她装扮得像一个天仙。

  5.影像制造了新形式的声乐表演艺术家

  当影像成为艺术,它就有了传播、改进、制造声乐表演的力量,它就不但比任何一个大师影响都更大、而且直接着手于制造大师的游戏。

  影视技术发展成熟后,如果没有在影视中露面,作为声乐表演者的作用就可以忽略不计:(1)不能上镜的声乐表演在人们眼中不可能是优秀的,人们不会在意;(2)不通过影视单单凭舞台现场传播的受众不可能太多,“形不成气候”。在美国,正是影视的推波助澜成就了“猫王”和“甲壳虫”的神话;在中国,如果能够经常出现在影视中,张国荣、刘德华、赵薇、周迅都可以成为歌坛巨星;因偷拍的“性爱录像带”在网上的广泛传播而“声誉鹊起”的女政治家璩美凤都可以在东南亚开演唱会……在大陆从90年代朝前数,能不能在影视剧中唱首歌更成为歌唱演员是否大家的唯一分水岭。

  MTV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影视对声乐表演的影响。1975年,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Music Video在伦敦诞生,使名不见经传的Queen乐队一炮走红,被制成音乐录像片的《Bohemian Rhapsody》开创了连续9周霸占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状元的记录,并使这首歌曲成为英国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单曲之一。单听音乐笔者觉得就像是照片中的那棵树,不见好到哪里——是音乐和影像的结合完成了最终的艺术品。1981年,第一条专播Music Video的电视频道“MTV(Music Television)”在美国开通(传入中国后国人就用“MTV”代替了Music Video来特指音乐录像片),成为世界流行音乐的发送站、世界青年文化的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强大的明星包装机制的运行中,影视是核心的一环。影视是这个时代新的意识形态力量,它可以把有变成无/把无变成有、它可以把一个傻瓜塑造成天才。第一遍说时你能够不相信,当那么多“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信誓旦旦,那么多生动形象、“真实”、“自然”的画面在电视上(现代人已从文字崇拜进化到电视崇拜)第一万次说时,如果你能够还不相信那么你肯定是天才——可惜这世界天才稀缺。不管明星的真实生活是卖身嫖娼、满嘴脏话,还是猥琐悭吝、与人为恶,影视中的形象却总是那么温文尔雅、光鲜照人、勇敢正直。掩饰和剪切缺点,放大和制造优点,对于影视技术/艺术实属一碟小菜。处处留情的playboy、playgirl在影像中对爱的信仰是如此单纯和执着,行动本无异于常人的明星一上镜就等于武术家+舞蹈家+歌唱家+表演艺术家……这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然经济时代,这是一个谁嗓门高谁胆子大就能成功的宣传时代。

  声势可以平地而起了,表演可以威风八面了,歌唱其实也可以畅通无阻。现代录音技术可以把你演唱最可心的部分、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毫无痕迹地粘贴在一起,音量小了可以放大、大了可以缩小,枯涩的音色也可以变成甜润(枯涩也可因影视宣传而内化为大众自己的需求),如果需要、使你的歌唱比帕瓦罗蒂还高两个全音也就是点点手指的事情……完美的视听被机器制造出来了,现场也不必过分担心:(1)不参加现场演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2)现代舞台的设计、光怪陆离的灯光能够保证你的光辉形象;(3)影像形象无法在舞台“克隆”而歌唱完全可以“拷贝”。假唱是中国歌坛有效利用现代科技的独特创造,科学和艺术在此融为一体——从此我们再没有理由抱怨CD、MTV、影视声乐表演是音乐的僵尸。

  结语:现场声乐表演和影视声乐表演不可互代

  笔者并不排斥纯视觉艺术和纯听觉艺术,它们都在各自的方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唤起和深化了各自器官的审美能力,并给予心灵以特殊的作用力。但笔者同样不排斥综合视听的艺术:它在新的方向取得了新的成绩。

  在视听综合艺术中,影视声乐表演与现场声乐表演也一样是不可相互替代的。现场的真切(真正的真切)感、现场感、参与感都是无法相比的,人们对现场声乐表演的不可预测、不可重复都充满了特殊的期待,艺术家在现场的灵动也的确值得我们永远期待。但现场的传播面毕竟很小,一些精品只有通过影视(包括电脑)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影视还有自己艺术上的优势,对声乐表演多角度、多距离、全方位的展现和影视化处理创造出来的美伦美奂也是现场声乐表演所不能给我们的。

  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是我们生命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影视声乐表演的出现无疑是件好事。但笔者还是认为,现场声乐表演是歌唱的基础,歌者毕竟无法只生活在虚幻的梦境里,演员也无法只在虚幻的梦境里歌唱。良好的歌唱能力和现场的调控、表现能力是一切歌唱必不可少的。而观众也要健全和提高自己的欣赏和选择,不要只沉溺于影视的精彩中,习惯于演员的“机器人版”而忽略了“真我的风采”,甚至还幼稚地把影视中的视听形象等同于生活中的演员本身。

  在现场,尤其要敢于向假唱说不:我们费时费力费财不是为了来这里听CD!假唱得以盛行不外乎两个条件:(1)观众容忍假唱;(2)观众根本分辨不出假唱。

  青少年还要注意不要陷入偶像崇拜的泥沼。公司借助影视制造明星是为了从明星这个人造幻象身上获取商业利益,它是不吝捏造事实的。公司利用人们的趋光、影从、跟风,施与视听上的轮番轰炸,于人们的审美感受的丰富和深刻无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代影像声乐表演文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