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 发表于 2015-7-11 06:41:37

聆听13岁小作曲家的音乐语言

纽约爱乐乐团驻场夏季音乐节共有四台音乐会,其中一台,被专用于其教育音乐会品牌——“年轻人的音乐会”(Young People s Concert)。昨晚,有着91年历史的“年轻人的音乐会”登陆夏季音乐节,上海乐队学院13名学生与纽约爱乐百名乐手同台,上演了一场“纽约”风情、形式特殊的演出:整场音乐会7首曲子加起来才35分钟,在每首曲目演奏之前,主持人都会用浅显的语言为曲目做介绍,而上交音乐厅内的五块反声板也会显示与曲目相对应的影像画面。

延续近百年的教育品牌

纽约爱乐音乐教育项目“年轻人的音乐会”最早可追溯到1885年,正式创办于1924年。1958年,美国指挥家莱纳德·伯恩斯坦赴任纽约爱乐,成为乐团有史以来第一位土生土长的音乐总监。在职12年,他将纽约爱乐带入黄金时代,也将“年轻人的音乐会”做得风生水起,年轻人们可以放弃电影选择去听这样一场古典讲座。纽约爱乐现在的部分乐手,一度也受其影响而爱上古典音乐。

现在,纽约爱乐每年都会举办四五场“年轻人的音乐会”,其票价也较常规音乐会便宜得多。和伯恩斯坦原本担任的职务一样,“年轻人的音乐会”现在每场都会设讲解员,因指挥时有变化,担任固定讲解的现为纽约爱乐教育项目负责人泰德·维普瑞德。每一场“年轻人的音乐会”都会开设不同主题,选曲上,也并不只挑常人理解上更易懂、更轻松的曲目,维普瑞德说,“我们不应该质疑年轻人理解音乐的能力,他们的心智也可以很成熟。”

她们的音乐

听不出模仿痕迹

纽约究竟有着怎样的声音,怎样的脉动?昨晚“年轻人的音乐会”便是以“假装在纽约”为主题,开演了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伯恩斯坦《进城记》、凯伦·勒弗拉克《一口苹果》等选段。但更惹来观众注目的,显然是两位同为13岁的小作曲家——来自中国内蒙古的廖书文及来自肯尼亚的哈瓦·萨胡,她们分别以自己的家乡图景为灵感创作了《狼之影》与《纽约,城里城外》,完成了两部新作的亚洲首演。

给小作曲家一方展示的舞台,是“年轻人的音乐会”的一项传统。为此,上交从全国征集了5位小作曲家的作品送到纽约爱乐,最终,就读于上音附中初三、主修作曲的廖书文脱颖而出。廖书文4年前开始接触作曲,2年前她来到上海读书,除了钢琴,也学写艺术歌曲和弦乐作品。去年暑假,廖书文回了趟内蒙古,重新感受到了草原热情,便以狼为对象写了首诗与一曲弦乐四重奏。在她的音乐里,你仿佛真能听到狼的叫声。

现居纽约的萨胡和廖书文同岁,很小就开始唱歌和作曲。在时长3分钟的《纽约,城里城外》里,萨胡映射了自己对纽约的热爱,也写出了纽约的异域文化、风土人情、美味食物,在她眼里,纽约就是一个“文化熔炉”,“希望用音乐述说那些在纽约大街上就能看到的普通人的故事。”


“两位小作曲家都很有才。她们的音乐纯净、生动,可能不是我们习惯的音乐语言,却都有着鲜明风格。关键是,两人的作品听不出一点模仿痕迹,完全属于她们自己。”纽约爱乐音乐总监阿兰·吉尔伯特昨晚坐镇指挥台,执棒纽约爱乐演出了两人的作品。

演出前,吉尔伯特在谈及“年轻人的音乐会”时,也谈了谈职业交响乐团在音乐教育上应起的作用。在他观察看来,不少国家都面临音乐教育开支缩减的情况,“以前几乎每所美国学校都有乐团,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一门乐器,但现在情势不同了。交响乐团有责任去填补学校在音乐教育上的空缺,搞清楚怎样运用手中的资源投注于音乐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也正值夏季音乐节第三届“青少年职业体验日”。44位小志愿者在接受上交音乐厅培训后,参与了现场观众引导、服务、采访等工作,为“年轻人的音乐会”营造出年轻氛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聆听13岁小作曲家的音乐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