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5 00:38:32

花千骨

昆仑花飞溅,瑶池醉无眠,
桃花溺水三千,月光淡如烟,
恩恩怨,爱恨一念间,忘时别时时念,
莫怪世道变,凡人变妖仙,
无缘无怨,恩情隔断,终生留遗憾。
梦已远,花容月貌葬流年,
红颜泪,泪始干,谁能与我共婵娟。

岁月笑苍天,变道妖魔间,
看昆仑风云变幻,
听惊涛拍岸誓不还,
自古忠孝难两全。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6 17:23:35

蔡春龙 发表于 2015-7-6 16:44
支持朋友

谢谢蔡老师的支持。问好。{:1_1:}{:1_1:}{:1_1:}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6 15:48:47

浮游 发表于 2015-7-6 15:02
支持佳作!

谢谢朋友的支持,问好。{:1_1:}{:1_1:}{:1_1:}

梧桐 发表于 2015-7-6 12:04:34

原来白马王子老师,是老马了。欣赏古风佳作

庄永祥 发表于 2015-7-5 09:18:02

欣赏佳作 支持{:1_1:}{:1_2:}{:1_10:}

未来1 发表于 2015-7-5 09:22:50

不错欣赏,顺便问一句有音乐公司的人来看歌词吗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5 10:59:14

庄永祥 发表于 2015-7-5 09:18
欣赏佳作 支持

谢谢好友的支持。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5 11:00:58

未来1 发表于 2015-7-5 09:22
不错欣赏,顺便问一句有音乐公司的人来看歌词吗

谢谢朋友的支持。没有音乐人来看歌词。

hulu 发表于 2015-7-5 12:23:16

难得白马写古风,佳作。支持。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5 13:06:26

hulu 发表于 2015-7-5 12:23
难得白马写古风,佳作。支持。

谢谢老弟,写古词应向你学习。

日月同辉 发表于 2015-7-5 22:33:05

不一般,歌词写得好同时也反映出了文字功底。{:1_1:}{:1_1:}{:1_1:}

蔡春龙 发表于 2015-7-6 05:56:01

支持朋友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6 08:00:09

日月同辉 发表于 2015-7-5 22:33
不一般,歌词写得好同时也反映出了文字功底。

谢谢朋友的支持和关注,问好。{:1_1:}{:1_1:}{:1_1:}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6 08:02:57

蔡春龙 发表于 2015-7-6 05:56
支持朋友

谢谢蔡老师的支持问好。{:1_1:}{:1_1:}{:1_1:}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6 12:46:28

梧桐 发表于 2015-7-6 12:04
原来白马王子老师,是老马了。欣赏古风佳作

谢谢好友的支持,好久不见可好,有时间可以谱曲啊。

梧桐 发表于 2015-7-6 14:59:31

找时间试试

浮游 发表于 2015-7-6 15:02:45

支持佳作!{:1_1:}{:1_1:}{:1_1:}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6 15:48:04

梧桐 发表于 2015-7-6 14:59
找时间试试

好的,期待你的大作。

蔡春龙 发表于 2015-7-6 16:44:31

支持朋友

梧桐 发表于 2015-7-15 18:16:09

attach://13674.mid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15 19:27:50

梧桐 发表于 2015-7-15 18:16


谢谢好友为拙词谱曲,曲调回味悠长悦耳动听,敬茶,问好。{:1_1:}{:1_1:}{:1_1:}{:1_1:}{:1_1:}献花。

邓俊成 发表于 2015-7-16 20:59:25

欣赏佳作{:1_1:}{:1_1:}{:1_1:}

白马王子 发表于 2015-7-17 08:01:39

邓俊成 发表于 2015-7-16 20:59
欣赏佳作

谢谢邓老师的支持。{:1_1:}{:1_1:}{:1_1:}

40806991 发表于 2015-7-20 17:20:14

是弱水三千吧
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
   “弱水”始见于《尚书.禹贡》:“弱水既西,泾属渭汭”,“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郑康成曰:‘弱水出张掖’”)。
  《史记.夏本纪》:“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道九川: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史记.大宛列传》:“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汉书.地理志上》:“道弱水,至于合藜,馀波入于流沙。”
   《汉书.地理志下》“张掖郡”条下有:“桑钦以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
   《后汉书.西域传》:“或云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
   《后汉书-东夷列传》:“夫馀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夫馀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
   《山海经-西山经》:“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芘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山海经-海内西经》:“弱水、青水出西南隅。”
   《山海经-大荒西经》:“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
   《淮南子-地形训》:“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乐民、拏闾在昆仑弱水之洲。”
   其他古籍言弱水亦多,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征引。
  不论史籍也好,小说也罢,这些都是古代的文字记录。今天还有没有地理学意义上的“弱水”呢?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弱水,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甘肃省西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流量不大,是内陆河。
   说了那么多“弱水”,也该讲讲“溺水三千”了。
  查《现代汉语词典》“溺水”条,解释为:淹没在水里。关于“溺”的另一个字义与读音为“尿”(此义“溺”读“尿”,音niao)。
  有人曾以为“弱水三千”的“弱”字乃通假“溺”字,原因是在一些古文里见到此词作溺水之意。曾见于《尚书》‘拯弱与兴’。谭戒甫先生撰写的《墨辩发微》里也有此说。但这种用法不多,而这些提到“弱”的地方全为水淹之意,是“弱”借“溺”意,而不是水名。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里对“溺”(音“弱”)倒是解释为水名“弱水”的,但这也仅是许慎的一家之言。成书早于《说文》的《山海经》、《淮南子》、《史记》均作水名“弱水”,非“溺水”,以至汉代以后的诗文多作“弱水”为水名,“溺水”也就失去作为水名的意义,独存淹没的含义,“弱”、“溺”的字义已经开始分离。故而《现代汉语词典》的“溺水”条没有水名解,就连王力先生编撰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不收此意,可见“溺水”作为水名在古代汉语中早已废弃不用,在现代汉语里也只能解释为“淹没在水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花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