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ycgc 发表于 2015-4-30 22:10:56

“好词”一说的误区

不知从何时起,“好词”一说在校园中悄悄盛行,语文课堂中有之,学生的作业本中有之,甚至于一些教辅用书上也有之。为了体现对词语积累的重视,许多学生都备有摘录本,随时记下所谓的“好词”,一方面赢得了老师的称赞,另一方面也为写作文做了准备。不容置疑,对词语积累的重视,正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精神,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过,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好词”这一提法的本身缺乏正确的理解。正如世界上的颜色无美丑之分一样,词语也无好坏之别,关键看它用得是否恰当、精妙。因此,“好词”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必须以一定的语言环境为背景,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地谈“好词”是站不住脚的。正是学生对“好词”这一说法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其摘录行为步入了一些误区,具体来谈,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误区之一:认为华丽词藻就是好词在读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那些表现气势恢宏、色彩鲜明的词语比较钟爱,从而片面地认为这些词语就是好词,其它词语当然就称不上好词了。打开学生的词语摘录本,你会看到孩子们的摘录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都积累了“一泻千里、繁花似锦、鸟语花香”等这些词语,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误区在学生中是广泛存在的。误区之二:认为褒义词就是好词有些孩子只从感性上理解“好词”这一概念,狭隘地认为好词就是褒义词,凡是含有赞美色彩的词语都被当作好词摘录下来。这样做,无形之中就把那些贬义词和中性词排斥在摘录和记忆之外了。误区之三:读书浅尝辄止,无暇斟酌词句“好词”存在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只有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之后才会有所发现和领悟。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常常把“好词”的摘录量当作一项硬性的指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样就使学生为积累而积累,读书浅尝辄止,对书中的词语无暇斟酌,甚至于有些学生连文本都没有好好地读一遍,这样的积累活动有什么意义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词”一说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