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歌曲系列之一
1蒙古族
蒙古民歌从音乐特点来讲,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
牧歌
乌兰图雅 - 牧歌
2
回族
回族民间音乐的特征是:①旋法中运用四度框架与细碎装饰音相结合,表现在曲调上行时连续四度大跳形 成较大的起伏,下行时则取迂回波浪式,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风味。②曲调中先现音和延留音频繁出现。例如: ③民间歌手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以体现花儿的曲调高亢、音域较宽、音程跳动大的特点。④节拍丰富, 喜用 散板和混合拍等。 ⑤调式按地区有所区别,河州花儿多用五声徵调式,也 称"商徵型";山花儿多用五声羽、角调式,其他调式 次之。角调式民歌如《上山里打了个梅花鹿》,羽调式民歌如《模样儿咋这么俊了》等。下面是商徵型花儿的 代表性乐句:⑥回族民歌中的七声音阶多含有降si音, 它在调式中起骨干音的作用,有时因降si音而形成调式 交替或离调。
白牡丹令
周强 - 中国民歌
3
苗族
苗族民歌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游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 语歌等几类,曲调各不相同。飞歌是流行于黔东南的一种特别的民歌演唱形式,一般在山上放声歌唱,其曲调高亢,豪迈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点,其内容有情歌、时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民歌形式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 嘎百福歌是流行于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太阳鼓
宋祖英 - 东方牡丹
4
傣族
傣族民歌以优美抒情见长,它的特点是歌词长短不拘,多至野外演唱,旋律悠扬舒缓,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演唱场合及应用范围也灵动和自如,在歌舞活动中演唱的傣族民歌,可以大家载歌载,也可一人领唱,多人舞蹈等;在劳动之余的夜间歌唱,多是表达爱情的,它的曲调缠绵委婉,轻声吟唱,在各种传统习俗中或礼神佛活动中,傣族人都离不开歌唱,这种民歌多称调子。同时也有歌唱与朗诵相结合的特点。
月光下的凤尾竹
关牧村 - 关牧村-中华歌坛名人百年珍藏版
5
傈僳族
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
贡山情歌
来自OTOS学唱歌
00:0004:29
6
藏族
藏族民歌的主要特点是活跃热烈、朴实和抒情优美。声音要求首先要自然流畅,在风格较强的歌曲中,偶尔出现用喉头控制声音的情况。这种唱法在民间称"枕固",其意是说嗓子的拐弯处,是特殊的声乐装饰技巧。如朗玛、藏戏唱腔中均使用枕固这种技法,主要是强调风格上的色彩变化,这也是和它的民族语言分不开的,藏语中有紧舌音,是和汉语有区别的。如果我们用普通话演唱藏族歌曲,首先要掌握它的音乐特点属那种风格的歌曲。一般都是以拉萨民歌为主,从语言上讲,藏语以拉萨话为主,拉萨音乐同样有代表性,也最易掌握。如《达嘎拉》、《桑吉卓玛》等一些优秀歌曲,是最有特点的拉萨民歌。唱这种歌曲,声音要明亮、抒展、自然,不能有任何撑、堵、压、挤的感觉,气息要非常流畅,不能用喉头控制声音,因拉萨民歌是区别于朗玛与藏戏唱法的。
格桑拉
才旦卓玛 - 才旦卓玛
7
壮族
壮族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其中有叙事用的平调;有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除了单声部民歌,还有双声部和三声部民歌。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富宁皈朝山歌调、靖西马隘及汉隆山歌调、田阳古眉山歌调、马山山歌调、环江山歌调,尤其著名。
敬酒歌
阿龙 - 壮族子孙
8
朝鲜族
朝鲜族民间歌舞盛行,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在鼓声中翩翩歌舞的习惯,民歌也因此而具有强烈的律动感,富有舞蹈性。民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劳动民歌、抒情歌、杂歌、俗歌。
阿里郎
金润吉 - 阿里郎
9
高山族
高山族音乐有民歌与器乐两大类。民歌比器乐丰富, 可分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和叙事歌 4类:①劳动歌 是在农耕、狩猎、捕鱼及其他劳动中唱的,以农业劳动 歌最多。②生活歌分抒情歌、朗诵歌、讽刺歌、舞歌、 酒歌、儿歌和催眠歌等。③仪式歌分礼俗歌、祭典歌和 巫咒歌等3种,礼俗歌用于婚礼、丧礼和迎宾送客等场合; 祭典歌用于有关农业、狩猎、渔业的祭祀仪式以及祭祖 先、祭人头和举行成年仪式(祭猴)等场合;巫咒歌用 于祈求降雨和祛除疾病。④叙事歌是以叙述历史来缅怀 祖先和颂扬部落头人等为内容的传说故事歌。
阿里山
陈艺鹏 - 连城记
10
纳西族
纳西族歌谣,主要分为传统调和即兴调两大类。传统调也叫大调,纳西语叫“本底子”或“本子”。纳西族民间长诗皆属传统调。即兴调也叫小调,无固定的唱词,望物起兴,灵活多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纳西族广阔的社会生活。纳西族人民世世代代惯于用民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美好的愿望,调子一般低沉哀怨,如泣如诉,但东部地区因受藏族民歌影响,调子比较奔放、粗犷。 {:1_1:}{:1_1:}{:1_1:} 好词.有古韵的味道.{:1_1:} a201505329 发表于 2015-3-23 19:55
好词.有古韵的味道.
谢谢鼓励与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