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会导入的模式-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儿童音乐会导入的模式(四)故事讲述导入的模式
该模式的适应范围主要是这样一些歌曲: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内容和语言结构也都较前几种复杂,如通常会含有难以用动作来表现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描述、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等。具体做法是:围绕歌词内容讲述故事,不要过于添加情节,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讲述时可以由教师讲述,也可以教师与儿童一起讲述。为了帮助儿童弄清和记住歌词,必要时还可以配上图片和活动的图景。如:《小小金丝熊》(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儿童观察:天空中刮起了大风,树枝摇摆,有一座小房子倒塌了,一只小小的金丝熊被压在了石头底下。(2)教师随歌曲的旋律讲述金丝熊的故事:前两天的一个晚上,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风越刮越大,不一会儿就把山上小动物的房子全都刮倒了,小金丝熊的房子也倒了。哎呀!小金丝熊被压在石头底下了。教师提问:“小小金丝熊,没有了伙伴没有了家,我们能伤害它吗?我们能丢下它不管吗?”(3)教师指着图,清唱歌曲的第一段。(4)教师邀请儿童一起来想办法帮助小金丝熊。(5)教师根据儿童的回答,重新改变成第二段歌词并清唱。……附歌曲:
……
(五)歌词朗诵导入的模式
与适宜采用故事讲述导入的歌曲相比,这一类歌曲中歌词的语言更加复杂,但情境性、故事性却又比较弱。
具体做法是:将歌词单独分离出来用儿歌或诗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分散词曲同时学习的困难,并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把儿童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歌词的音韵节奏等方面的特殊审美特征上。而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把儿童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曲调与歌词的关系上。如:
《小花猫和小老鼠》
(1)教师教儿童学会按歌曲的节奏朗诵儿歌:
×× ××| × 0 |×× ××| × 0 |×× ××| × × | ×× ××| × 0 |
一只 小老鼠,瞪着 小眼珠,支着 两只小 牙, 长着 八字胡。
×× ××| × 0 |×× ××| × 0 |×× ××| × × |× × | × 0 ||
一只 小花猫,喵喵 喵喵喵,吓得 老鼠赶 快 往 回 跑。
在朗诵儿歌时,重点突出歌词的节奏以及儿歌中所押的“u”、“ao”韵以及“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
(2)教师鼓励儿童朗诵歌词,同时用琴声为儿童的朗诵伴奏,琴声仅表现歌曲的节奏。
(3)教师鼓励儿童朗诵歌词,同时弹奏音乐旋律,为儿童的朗诵伴奏,并请儿童同时注意跟随琴声的伴奏。
(4)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带领儿童跟随琴声演唱。
……
附歌曲:
(六)游戏导入的模式
历史上许多传统的儿童游戏活动都是伴随着歌曲边玩边唱的。如《丢手绢》、《卷炮仗》、《伦敦大桥》等。后来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习惯于把游戏和歌曲分开来作为两个独立的内容来教授,即先学歌曲,再教游戏,这就使得原本自然的活动变得很不自然。实际上,利用游戏的方式重复演唱歌曲,可以使歌曲的学习和游戏的学习互相强化,从而削弱枯燥重复的感觉。
具体做法是:组织儿童边玩游戏边唱歌。一开始不要刻意纠正儿童的演唱错误,而是把重点放在游戏方式、游戏规则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此后采用“拖”的方法,让儿童在反复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歌曲。如:
《丢手绢》
(1)教师教儿童玩《丢手绢》的游戏,并在每次从头开始玩时自己清唱歌曲。
玩法为:全体儿童围坐一圈,教师在圈外当丢手绢的人绕圈走,寻找机会悄悄将手绢丢在一名圈上儿童的身后,圈上的儿童不能回头看丢手绢的人。待音乐结束后,大家都看自己的身后,如发现手绢,立即顺丢手绢人绕的方向追赶,丢手绢的人要快速跑到追者的位置上坐下。如果丢手绢的人被追上,就要站在圈内为大家表演节目。如果没有追上,追人者就要表演节目。
(2)儿童轮流当丢手绢的人,教师在每次从头开始玩时带领全体儿童清唱歌曲。
(3)儿童轮流当丢手绢的人,每次改由丢手绢的人清唱前三句,其他人一起清唱最后两句。
附歌曲:
(七)填充参与的模式
该模式比较适应于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的词曲动机的歌曲。
具体做法是:在教师第一次范唱歌曲时,儿童就用朗诵或歌唱的方式参与其中。其目的是让儿童很快学会歌曲中重复出现的部分,并尽早地加入到歌唱活动之中。如:
《加油干》
(1)教师提问:你们听过人们在劳动的时候喊的号子声吗?并带领儿童学习“嗬嗨”的呼喊声,注意要喊出劳动号子的风格。
(2)教师用手势邀请儿童整齐地按照规定的节奏喊“嗬嗨”。
(3)教师边领唱边用手势邀请儿童整齐地在歌曲重复出现的“嗬嗨”处呼喊。
(4)教师边领唱边用手势邀请儿童整齐地唱衬词“嗬嗨”。
……
附歌曲:
(八)音节玩耍的模式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邀请儿童用各种单音音节、双音音节或者简单的多音音节填入简单的歌曲,如“嘟嘟嘟嘟”、“喵呜喵呜”、“拉路哩噜”等。这些音节既可以是各种模仿现实音乐的象声字、象声词,也可以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单纯嗓音音节。用这样的方法来玩唱歌曲,往往可以起到既增加儿童参与演唱的兴趣,又降低歌唱难度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教师邀请儿童想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然后选择某个“奇怪”的声音填入到歌曲中。并鼓励儿童将其他“奇怪”的声音填入歌曲中唱着玩。
如:
《苹果》
|:5536|553- |1353|221-:||
单音音节: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嘟。
双音音节: 喵 呜 喵 呜 喵 呜 喵 喵 呜 喵 呜 喵 呜 喵。
多音音节: 拉 路 哩 噜 拉 路 哩 拉 路 哩 噜 拉 路 哩。
此外,某些优秀中外民歌中的歌词内容或形象不为儿童所理解,给儿童的演唱带来一定的困难。考虑到儿童的实际能力,适当地采用“无意义音节”玩唱的方法演唱此类歌曲,一方面可以降低儿童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难度,使这些歌曲能够接近于儿童的演唱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儿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中外名歌。不失为一种与中外名曲对话、开阔音乐眼界的好方法。
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其他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韵律活动等)使儿童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结构有所了解,然后引导儿童创造“无意义音节”,再和儿童共同选择合适的音节,将之编填进歌曲中唱出。如《邮递马车》:
(1)教师按照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教儿童学会用乐器为该首歌曲的录音音乐伴奏。(有关“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详见第六章第三节)
(2)教师引导儿童创造“无意义音节”,以表现马车由远渐近又由近渐远的形象和人们迎接邮递马车时的愉快心情。
(3)教师和儿童一起讨论,选择合适的音节,将之填入歌曲中唱出。
(九)“副歌”前置的模式
此模式一般适宜于一些带有“副歌”的比较大型的歌曲。由于“副歌”通常都是为增加气势、强调主题而特别设计的,所以,在创造手法上也更强调重复。因此,让儿童先学会演唱“副歌”,然后再在教师范唱整首歌曲时自然地在“副歌”部分参与演唱,往往可以激发儿童参与演唱的兴趣。
具体做法是:儿童首先学会演唱“副歌”。可以采用教师示范、儿童模仿的方法学习,也可以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儿童探索学习“副歌”部分。整个“副歌”学习过程应尽量减少“教”的痕迹。
如:
《小黑猪》
(1)教师扮演“小猪”,设计情境:“我是一只小猪。请你们学一学小猪打呼噜的声音。”
(2)儿童探索副歌歌词的节奏型:呼噜噜噜噜噜∣ 噜- ∣ 呼噜噜噜噜噜 ∣噜-∣
(3)儿童倾听钢琴演奏,并尝试将“呼噜”声与旋律匹配。教师提示语:“听,钢琴也会打呼噜呢。”
(4)根据教师的体态及手势动作的暗示,学唱副歌。如在 1111 11∣3-∣时,教师的身体和手向上;在1111 11∣6-∣时,教师的身体和手缓缓向下沉;在第二个 1111 11∣3-∣时,教师的身体和手向前上方扬起;在最后两小节 1111 16∣1-∣时,教师身体和手缓缓回原位。
(5)教师慢速演唱全曲,并用体态和手势动作邀请儿童参与演唱“副歌”部分。演唱一遍以后,教师要求儿童思考:你怎么才能知道“小猪”将要“打呼噜”了?(注意观看教师的“预备”动作:双臂在胸前自然弯曲,手心向下。教师可以在唱至第四乐句的最后一拍时,做出此“预备”动作。)
页:
[1]